[摘要]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是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教育行政部門及幼兒園應該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適宜的保障與支持。雖然調查顯示當前重慶市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總體較高,但是其中低年齡、低職稱教師的專業發展仍存在較大不足,專業發展支持體系有待完善。為進一步提升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應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充分的物質及制度保障,建構園本支持體系,擴展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途徑,激發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性,提升其專業發展的自我效能感。
[關鍵詞]專業素質;專業發展;專業規劃
隨著學前教育實踐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學前教育的關注逐步從數量轉向質量,不斷提升學前教育發展質量成為學界的普遍共識和家長的普遍訴求。[1]幼兒園教師作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提升和保障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提升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促進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突破口。[2][3]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底子薄、任務重,政府在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數量供給的同時,提出要關注和支持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斷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盡管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幼兒園教師隊伍也通過增大培養規模、安排中小學富余教師轉崗進入幼兒園以及通過各級各類培訓來提升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質量,[4][5]但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建設仍存在隊伍不穩定、專業素質偏低、保障支持體系不完善等問題,[6]幼兒園教師隊伍學歷層次整體偏低且存在顯著的城鄉差異,[7]同時“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也對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和進一步的要求。[8]優質的師資是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基本前提,聚焦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可以為優化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環境找到突破口。
一、當前我國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本研究以自編《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對重慶市1400名幼兒園專任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共回收問卷1233份,其中有效問卷1075份,有效回收率76.8%。問卷包含師德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保障與支持、職業發展規劃等5個維度,其中師德理念包含4個二級指標,專業知識包含3個二級指標,專業能力包含7個二級指標,保障與支持包含2個二級指標,職業發展規劃包含3個二級指標。問卷采用Likert5點計分法,數據利用SPSS21.0進行統計與分析。分析顯示,幼兒園教師的師德理念(M=4.58)、專業知識(M=4.43)、專業能力(M=4.61)、保障支持(M=3.22)、職業發展規劃(M=3.17)得分均較高,表明幼兒園教師的整體專業發展水平較高,但不同維度的發展水平不同。首先,不同年齡階段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發展水平不同,不同教齡階段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水平不同。在專業知識方面,41~50歲、50歲以上、31~40歲、21~30歲、20歲以下年齡組的得分依次遞減,表明教師的專業知識與其實踐經驗相關,但50歲以上的教師知識更新緩慢。在專業能力方面,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50歲以上、41~50歲、31~40歲、21~30歲、20歲以下年齡組,表明專門能力與教師的實踐經驗相關。在教齡比較方面,16年以上、11~15年、5~10年、5年以下教齡組的得分依次遞減,表明教齡越長,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水平越高。其次,不同職稱幼兒園教師的師德理念、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發展水平不同。在師德理念方面,中學高級、小學高級、小學一級、小學二級職稱和未評級的教師得分依次遞減;在專業知識方面,小學高級、中學高級、小學一級、小學二級、未評級教師的得分依次遞減,表明職稱越高的教師其知識水平越高,但中學高級職稱教師得分要低于小學高級職稱教師;在專業能力方面,中學高級、小學高級、小學一級、小學二級、未評級教師的得分依次遞減。中學高級職稱教師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在發展水平上存在不一致,可能是雖然其實踐經驗豐富,但對新知識的吸收和利用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滯后。此外,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與其專業發展的保障支持與職業規劃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保障支持、職業規劃對幼兒園教師的師德理念、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發展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保障支持和職業規劃水平越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就越高。
二、當前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首先,職稱較低和未評定職稱的幼兒園教師師德理念有待提升。職稱較低或未評職稱的幼兒園教師的師德理念發展水平要低于其他職稱的教師,其在保教認知、兒童觀、保教態度和個人素養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要更低。這可能是因為職稱較低或者未評定職稱的教師,由于從教時間較短和教學實踐經驗不足,其對幼兒及其教育的態度和認知比較片面,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沒有切實地踐行并發展科學合理的教育觀念。其次,教齡較短的年輕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教齡較長的幼兒園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將專業知識與教育實踐進行緊密結合,在實踐中可以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也能夠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來設計和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新入職的幼兒園教師則因為教學經驗不足,對幼兒發展及其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系統和深刻,對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還有待改進和完善,且容易在工作中忽視教學反思。[9]再次,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不明確且保障支持體系有待完善。調查顯示,幼兒園教師普遍缺乏明確的專業發展規劃和發展意識,不能認清不同階段的專業發展特點。部分幼兒園教師則因職業發展空間不大、幼兒園工作煩瑣、家庭事務影響等原因,對工作的態度按部就班,不追求專業上的主動發展。此外,在專業發展的保障方面,幼兒園教師認為最需要得到提高的是提高工資待遇、完善獎勵機制和管理制度。調查也顯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經費和管理保障等支持水平都還有待提高。
三、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政策與經費支持,豐富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路徑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制度和經費保障,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建立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資金整合機制,使專業發展經費來源多元化。在加強投入的同時,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要加強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劃和管理,使不同類型的幼兒園教師能夠得到充分且有針對性的專業發展機會。[10]在此基礎上,要為幼兒園教師創造多樣化的專業發展平臺。首先,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構建不同層級的學習共同體,充分發揮當地學前教育專家、高校教師、園長和骨干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11]學習共同體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區域核心小組,著眼于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基本理論、思想理念等方面的支持;第二個層面是區域教研支持小組,通過區域教研的方式為幼兒園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發展提供支持;第三個層面是園際學習共同體,通過園所之間的經驗共享和合作研究,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更為真實的實踐平臺。其次,建立和完善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機制,為幼兒園教師的學歷晉升和專業培訓提供渠道和平臺。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為幼兒園教師提升學歷水平提供支持和保障,讓學歷較低的教師能進入高校進行系統的專業學習并取得相應的學歷。與此同時,高校要針對幼兒園教師的實際情況開設各種專題培訓或者研修項目,在優化幼兒園教師思想理念、知識儲備的同時,不斷提高其教學實踐和教育研究能力。
(二)構建園本支持體系,增強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和有效性
首先,建立和完善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園本制度,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提供相應的經濟和制度基礎。完善且合理的制度設計和管理有利于規范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行為并激發他們的專業發展動力,幼兒園應該通過制度設置來保障幼兒園教師良好的工作和發展環境。與此同時,幼兒園要建立園本教研共同體,形成以促進專業學習為主旨的“問題提出—專業學習—分享交流—行動研究”園本教研網絡,通過開展教研活動、專題講座、主題沙龍、網絡研修等學習活動引領教師建構領域教學知識和發展教學實踐能力。[12]在此基礎上,幼兒園要注重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差異評價和有效激勵。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教師專業發展的個體差異和階段差異,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教師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并根據教師的工作表現在薪酬、福利、晉升等方面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全方位激發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其次,健全幼兒園教師分層培養計劃,增強教師專業發展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幼兒園可依據教師的職業狀況將其發展分為適應期、穩定期、突破期三個階段,適應期的教師要著重提升其教學實踐能力,幫助她們接納并融入幼兒園的工作與人文環境;穩定期的教師則要為他們搭建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施教水平;突破期的教師要為他們搭建名師共同體發展平臺,幫助他們實現專業發展的自我突破。[13]在具體的策略和方法上,幼兒園可以通過“導”“引”“帶”“賽”等措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導”即發揮園長和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在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引”即發揮園本教研的培養功能,引領教師團隊專業共同發展;“帶”即通過師徒結對的方式,讓熟手教師帶領新手教師獲得專業能力上的成長;“賽”即發揮競賽的激勵作用,讓教師自覺地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和提升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14]此外,幼兒園還應根據不同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采取引進來、走出去兩種方式,拓展教師的專業學習渠道,不斷擴大他們的思維和視野,提升他們的專業發展動力。最后,重視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提高教師專業成長的科學性和計劃性。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就可以幫助幼兒園教師進一步確定自己的專業發展計劃,使其能更好地明確不同職業時期的專業發展目標,以及幫助他們不斷地反思自身的專業發展狀況,進而實現專業發展自覺。[15]幼兒園應該通過設立相應的制度和平臺來幫助幼兒園教師制訂相應的職業生涯和專業發展規劃,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有保障、有平臺,增強其專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三)激發幼兒園教師專業學習的自主性,提升其專業發展效能感
幼兒園教師的學習意識和意愿會影響其專業發展水平,幼兒園應該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和學習觀念,鼓勵他們成長為具有學習自主性、有批判思維的專業教師。在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中,要著重培養他們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教學監控和教學探究能力,讓老師成為教學者的同時成為研究者。教學監控和教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要堅持實踐導向,以真實問題入手,以解決專業學習中的重點問題;要堅持理論知識與教學相結合,以解決專業學習中理論實踐問題;要堅持行動研究,在教學中培養教師的研究能力。二是實踐反思能力,讓他們能夠對教育教學活動有更為深刻和本質的認識,并以此來增強他們的專業認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從而以更為積極主動的姿態去應對和規劃自身的專業發展。
作者:賴天利 單位:重慶市大渡口幼兒園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提升策略】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文化建設問題及策略
下一篇:民辦幼兒園薪酬問題診斷和對策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