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量適度,多維滲透,把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作為教學目標
3~6歲這一階段是幼兒各方面發(fā)展的關鍵期,也是其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是為他們的人生打基礎的黃金時期,對他們的啟蒙教育十分重要,它關系到孩子未來身心的發(fā)展空間,甚至影響到孩子的終身發(fā)展。但孩子的啟蒙教育,是一個科學的過程。對教學量的安排要適宜適度,如果一昧的追求教學成果,“揠苗助長”式的過度開發(fā),對孩子智力的發(fā)育和思維意識的培育都是不利的。對孩子的發(fā)展,主要應考慮到智力發(fā)展,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情感意志力的培養(yǎng)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同時也不能忽略了適當?shù)捏w育訓練,等等。幼兒園除了科學合理地適當安排語言課、數(shù)學課、藝術課等傳統(tǒng)的課程外,還應開辟滲透德育、人格完善方面的課程。比如,通過各種游戲,培養(yǎng)孩子們團結友愛的精神,學會與人分享。通過給學生設置自己穿衣服、洗碗、洗蔬菜水果等生活課,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等。總之,幼兒園教學除了教授知識之外,關心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是很重要的。
二、因材施教,從幼兒教育時期就應開始
幼兒教育也是需要科學方法來統(tǒng)籌的教育行為。人們常說“先入為主”,一旦孩子接受了不規(guī)范乃至不科學的教育,要想對其進行改正,是十分困難的。為此,幼兒園教師,應對所授課班級中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等,做全面的綜合分析和記錄,根據(jù)每個孩子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使每個孩子都獲得適合于自己的教育。因材施教,從幼兒時代就應開始。關于因材施教,曾經(jīng)有一個很經(jīng)典的故事:一次,子路問孔子:“先生所教的道理我聽到了就去做可以嗎?”孔子說:“你有父親兄長在,你怎么能聽到這些道理就去實行呢!”后來,冉有也來問同樣的問題,孔子卻說:“應該聽到后就去實行。”公西華問孔子:“子路和冉有問您同樣的問題,而老師您的回答卻為什么完全不同呢?”孔子說:“冉有為人懦弱,要激勵他的勇氣,所以我鼓勵他大膽去做。子路武勇過人,做事容易莽撞,所以我讓他謙退,三思而后行。”可見,為不同的孩子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案是多么的重要。在游戲的時候,如走獨木橋,我們就要鼓勵膽小的孩子不要害怕,而多提醒那些做事莽撞毛躁的孩子注意安全,這與先賢孔子的教學之道是一個道理的。
三、不忘生命安全教育和校園安全防護
近年來,媒體報道了多起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受傷的事件,反映出對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對于安全課的教學,除了對各種知識的講述外,還可組織學生進行校園模擬演示。例如,準備紅色、綠色、黃色硬紙卡,剪貼出交通燈,有的孩子扮演過馬路的人,有的孩子扮演開車的司機,有的孩子扮演交警。讓孩子們通過不同的角色演出,來具體的了解紅綠燈的概念,并講授過馬路時的注意事項。此外,多起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使校園安全問題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忽略校園安全的防護,關鍵時刻保護每個孩子的生命安全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一位幼兒老師曾深情地說:“當孩子離開父母哇哇大哭時,我會像媽媽一樣抱起他,給他溫暖給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動表達著我的愛意,一個不經(jīng)意的撫摸,一個鼓勵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師在意他、喜歡他、信任他、關心他。”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有這種愛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探索鉆研,勇于追求,為出色地完成幼兒教育而全力以赴。
作者:高秀芝 單位:內(nèi)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qū)平煤投資公司第二幼兒園
【幼兒園教育中注意的問題】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的環(huán)保教育思考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