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設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聲樂綜合課的意義
(一)教學目標偏離。
在聲樂教學中,由于過去的思維定勢,我們單純地讓學生學習聲樂技巧,無意識中把培養歌唱家、演員作為聲樂教學的目標。
(二)教學內容脫離幼教實際。
把聲樂教學視為單純的歌唱學習,主要教唱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忽視幼兒歌曲的教學。學生由于接觸的幼兒歌曲較少,對于幼兒歌曲的發聲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兒園,在校所學的聲樂技巧基本用不上,有些學生甚至錯誤地認為幼兒歌曲演唱就是用白聲、真聲去演唱。
(三)缺乏系統的五年一貫制聲樂教學大綱。
教師上課選擇歌曲的隨意性偏大,五年的教學進度沒有進行科學的安排。幼兒園音樂歌唱活動對師資有較高的要求。一是幼兒教師必須有良好的范唱能力,而要具備這種能力,必須要有一定的素養,包括一定的文化修養、生活感受、歌曲體驗和欣賞能力等,而且要懂得兒童生活和心理。二是要求有較高的音樂綜合能力,幼兒園音樂活動不僅僅是教唱兒歌,還包括欣賞、律動、音樂游戲等在內的綜合活動。因此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要從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實際出發。
二、開設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聲樂綜合課的模式探索
五年制學前教育的基本特點是:招收初中畢業生,五年一貫學制,培養高素質實用型的專科層次人才。要根據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整體構建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體系,改變教學觀念、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充分合理利用五年的學習時間,使學前教育專業的歌唱教學真正符合幼兒教師職業的需要,培養出具有幼兒歌唱活動組織能力的專門人才。
(一)初始階段聲樂綜合課模式
以集體課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學內容以歌曲識譜教學為主線,在大量的歌曲識譜中解決音準、節奏問題,歌曲選擇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幼師專業的學生比起以前的小教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音樂素質方面相差很多。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再加之現在一些中小學對音樂課不重視,學生們的識譜、音準、節奏的基礎很差,有些甚至連簡譜都不認識,演唱技巧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在一年級的聲樂教學中,筆者覺得急需解決的是學生的識譜問題,音準節奏問題,這是學習聲樂的基礎。一年級的聲樂集體課中,還要讓學生初步建立科學的發聲概念,打好聲樂演唱基礎。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就好比“畫貓”之前要明確知道“貓”長什么樣,才可以在“貓”的框架下精雕細琢。因此我們通過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將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和各種聲樂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供學生聆聽。好的聲音刺激學生的耳朵,讓學生在意識上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同時指導學生搜集并學唱大量的兒童歌曲包括我國各地區、各民族不同風格的兒歌,這樣一方面進行兒歌積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學唱幼兒作品解決學生的識譜和音準節奏方面的問題。
(二)提高階段聲樂綜合課模式
以分組教學的形式進行授課。通過初始階段的歌唱基礎訓練,學生在歌唱的技巧、歌曲的難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了,根據學生的情況分成提高組與基礎組。在提高組和基礎組的教學中,聲樂作品選擇、聲樂技巧的解決和要求都有所不同,考試評價也個性化。結合學生平時和期末的考評情況,基礎組中好的學生可調至提高組,提高組中成績落后的學生調到基礎組中學習,這樣的安排將調動學生聲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競爭意識。在教學內容上應是成人歌曲與幼兒歌曲齊頭并進,進行教學。一方面通過成人作品的演唱訓練,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另一方面把科學的發聲技巧運用到幼兒歌曲演唱中,指導學生用自然美好的聲音演唱幼兒歌曲,符合幼兒的審美要求。要讓學生了解幼兒歌曲表演唱應以唱為主、動作表演為輔:即在幼兒歌曲的演唱過程中,以簡單、形象的基本動作、姿態和在對歌曲理解基礎上的自然表情對歌曲內容和音樂形象進行表達。教師要著重解決如何將科學的發聲技巧運用到幼兒歌曲演唱當中。成人聲樂作品的演唱和幼兒歌曲的演唱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成人聲樂作品演唱要求我們演唱者把人身體的共鳴器官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對音量的要求,對音區的要求都比較高。而幼兒歌曲的音區一般比較窄,基本都在自然聲區。幼兒喜歡甜美的,清新的,自然的聲音,因此教師在演唱幼兒歌曲時需要一定的發聲技術的支持,調整包括氣息支持、聲音位置、共鳴腔使用等。
(三)深化階段聲樂綜合課模式
以集體課和小組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集體課講授一些兒童聲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綜合教學。內容涉及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嗓音生理特點、如何進行幼兒唱歌教學、幼兒合唱教學指導、幼兒嗓音保健、幼兒唱歌教學的方法及教學設計等系統知識。小組課主要是學生幼兒歌曲表演唱的實踐教學。“唱”幼兒歌曲的能力在前三年聲樂教學中已初步形成,這一階段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幼兒歌曲的演、編、排的能力。“演”:幼兒喜歡在哼唱中模仿有趣的動作、表情和聲調。因此可以讓學生掌握幼兒歌曲表演唱中的一些常用動作、表情:模仿小動物動作和叫聲,常見的喜、怒、哀、樂表情等。同時要訓練學生“唱”和“演”的協調,不能顧此失彼,光唱不演或光演不唱都不符合幼兒歌曲表演唱的要求。“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要能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幼兒教師要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首先自己要有這方面的能力。因此在聲樂綜合課中讓學生對幼兒歌曲的曲式結構、題材與體裁進行分析和創編練習,從而提高他們兒歌編創的能力。“排”:現在幼兒園非常重視親子活動,積極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編排親子的音樂游戲活動和小小音樂劇的能力。我們在大專階段的聲樂綜合課上加進表演設計內容,學生自己設計自己組織表演音樂劇。
三、結語
學科教學的改革最主要的還是在于我們任課教師對學科教學的研究和思考,在教學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另外我們也要明確自己的教學培養目標,要把我們的教學和幼兒園教學緊密聯系,使我們能真正培養出優質幼師生。
作者:吳偉松 單位:麗水學院幼兒師范學院
【五年制聲樂綜合課學前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上一篇:簡筆畫學前教育論文
下一篇:舞蹈創作學前教育論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