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初,我們三位老師辛苦布置的教室,沒過多久,墻上的好多圖畫就被幼兒撕掉或破損了,看到這種情況,于是我們就把每周幼兒畫的美術作品貼在墻上,每周更換一次,這樣一來,雖然,幼兒的作品不是很精致,但他們卻十分喜歡,而且再也沒有撕壞的現象出現。
同樣是圖畫,為什么老師制作的幼兒反應冷淡,甚至撕毀,而對自己畫的卻倍加愛護呢?這一有趣現象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認為其關鍵在于幼兒對兩者的體驗是不同的,教師制作的,幼兒只是被動地接受,而幼兒自己制作的卻給他們帶來的則是一種主體性的體驗,這種體驗是主動的,積極的,愉快的,印象深刻的。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對被斯毀的畫的思考】相關文章:
• 中班教育隨筆在故事中學習貼標記
• 學齡前兒童學英語的最佳時期
• 幼兒園教育隨筆不愛回答問題的孩子
• 幼兒教育隨筆細心觀察保護了孩子牙齒
• 幼師教育隨筆哭鬧的背后
• 幼師隨筆:把快樂自信還給孩子們
• 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掉了色的國旗
• 托班教師教育隨筆可愛的茹茹
• 小班教育隨筆萱萱的改變
• 小班教育隨筆讓小班幼兒愛上幼兒園
•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管好自己的“寶寶”
• 幼兒園老師的觀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