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給孩子找個朋友
王xx小朋友是本學期新轉入的幼兒,身體很瘦,很少講話。發現有以下行為:用餐時害怕吃不完,哪怕老師只盛一點也要哭;做活動 時任老師怎樣邀請,就是坐著不動;戶外時勉強來到戶外,只是靜靜在旁邊看著,被要求去參與游戲時就哭;不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話,只是怯怯地看著。于是針對王xx小朋友的種種表現,老師們商討出來一套辦法:
首先,進行家訪,從心理與情感上拉近距離,讓孩子感到老師是家人的好朋友;
其次,讓班里最聰明伶俐的一名小姑娘坐在王xx小朋友旁邊,在很多事情上照顧她,逐漸成為好朋友;被安排在她身邊的是徐xx小朋友,每天徐xx
最后,家園及時溝通,彼此合作,教育步伐一致。
一段時間后,王xx小朋友變化了。愿意加入到集體活動中來,跟小朋友的交往也很自然了;雖然飯量仍不是很大,但能吃完自己的一份;不哭了,能主動找同伴玩耍。
在關于幼兒社會發展方面,《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設溫暖、關愛、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發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熏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幼兒園觀察記錄《給孩子找個朋友》】相關文章:
• 精品幼兒園觀察記錄《老師等等我》
• 幼兒園下學期觀察記錄《文明禮貌教育從幼兒抓起》
• 幼兒觀察記錄《換一種方式來走路》
• 紀錄式觀察記錄《自發的探索活動》
• 幼兒觀察記錄《給孩子留出動手動腦的機會》
• 幼兒園上學期觀察記錄《“不經意”地表揚》
• 幼兒園觀察記錄《尿褲子風波》
• 幼兒觀察記錄《老師,我可以看你的書嗎?》
• 幼兒園下學期觀察記錄《傾聽幼兒的聲音》
•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老師的眼里有個我》
• 幼兒觀察記錄《教育故事先從自我反思》
• 幼兒上學期觀察記錄《我自己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