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到的現象:小朋友乙一個聰明的孩子,社會交往能力較強,但是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喜歡在吃飯時間里喜歡說話以及做各種小動作,吃飯的食欲也不是很強,吃完一餐飯需要很長的時間。
洗好手之后,孩子陸陸續續進入了餐廳。剛進來時,有的孩子在說話,我看見乙也在和一旁的小朋友在聊天。我提醒幼兒吃飯時說話這很危險,孩子都靜了下來,只聽到小朋友乙在低聲地說著。我走到他身邊,做了個“噓”的動作,他安靜了下來。他對碗里的飯、菜似乎沒什么胃口,用勺子在里面翻來翻去,接著就開始用勺子“切”飯了。
分析與措施:
我走過去,提醒他“飯冷了就不香了,吃了冷飯還會肚子痛的”聽我這么說,他很不情愿地用勺子盛了幾粒飯往嘴里送。這幾粒飯他放在嘴里,嚼了一分多鐘也沒咽下去。最后在我的提醒、幫助下,吃了半碗飯,吐了小半碗。幼兒對飯菜似乎并什么胃口,進食習慣也不好。良好的進餐習慣是吃好飯的基礎,所以要注意對他飲食習慣的培養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措施落實,我發現該幼兒在吃飯的速度上有了改變,進餐時也不會一邊吃飯一邊講話了,在食欲上幼兒有了明顯的提高,不會再像之前一樣挑三揀四的了。
【大班觀察記錄《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的進餐習慣》】相關文章:
• 幼兒園觀察記錄《胖胖挑食,不是好孩子》
• 幼兒觀察記錄《讓不聽話的鞋子慢慢學會聽話》
• 幼兒觀察記錄《老師說對不起》
•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
• 幼兒園觀察記錄案例《幼兒解決沖突能力的養成》
• 大班觀察記錄《老師要有發現的眼睛》
• 大班觀察記錄《呵護幼小的心靈》
• 幼兒觀察記錄《鼓勵孩子克服困難》
•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少一些干預,多一點鼓勵》
• 幼兒教育隨筆《我可以不睡午覺嗎》
• 幼兒園觀察記錄《簡單的愛不簡單》
•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你不乖,老師也不跟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