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幼兒語言教育領域,書寫領域備受爭議,很多人認為幼兒的小肌肉發育不完善,書寫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認為書寫教育是幼兒入學以后的事情。然而有關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在早期閱讀中逐漸產生了讀寫的興趣和能力,幼兒后期已經具備了書寫教育的基礎。因此,我們可以對幼兒園大班幼兒開展早期書寫教育。
在此之前,教師必須先明確幼兒早期書寫的含義。幼兒書寫與小學階段的書寫是不同的,這里寫前準備中的“寫”,并不是寫字,更不是寫作,而是有關寫字方面的各種前期準備,包括空間知覺、方位知覺、字形辨別、書寫姿勢的學習和培養等。以前的幼小銜接工作常產生一些片面性,即重知識準備、輕能力培養,表現為忽略幼兒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忽略幼兒學習主動性、學習積極性、學習持久性的形成。幼兒時期的“寫”常是幼兒隨心所欲的涂鴉,利用簡單的線條繪畫,它表達的是幼兒的內心世界。幼兒書寫的東西成人往往看不明白,但幼兒自己卻能解釋得很清楚。幼兒正是在寫寫畫畫中掌握了書寫的技巧,產生了書寫的興趣。幼兒學習書寫的方式與學習識字和閱讀相似,都要經歷嘗試和探索的過程。他們寫是覺得好玩,便在紙上寫寫畫畫,繼而慢慢了解寫字的各種形式,開始試著寫出類似文字的東西。只有知道了書寫的用途之后,幼兒才能夠真正寫出跟成人一樣的字來。幼兒書寫能力的發展規律是他們首先了解書面語言是有意義的;然后認識寫字時一再重復少數幾個筆畫;進而發現這些筆畫有許多變化的形式;經過探索,幼兒進一步認識到形成字的筆畫只能有有限的變化;最后發現寫字有次序和方位的規則。根據幼兒書寫發展規律,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幼兒做好寫前準備。
一、明確寫前準備的目標
大班幼兒經過兩年規范的早期閱讀活動,已經積累了不少有關“寫”的經驗。如幼兒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能,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逐步將口語和書面語聯系起來,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文字有了足夠的興趣和敏感性,他們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不斷同步發展。因此,教師在幼兒閱讀識字的基礎上,在早期閱讀環境中,將寫前準備的必要經驗習得融人其中,更易于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和獲取經驗的積極性。
因此,幼兒園的“寫”顯然不是要求幼兒掌握具體規范的寫字技能,而只是幫助幼兒積累積極的寫前經驗,讓幼兒在與環境的良性互動中獲取寫前經驗,掌握粗淺的寫前能力,為以后進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寫”的基礎。
二、創設寫前準備的環境
1.心理環境的創設
存觀察和了解幼兒的情況后.教師可以發現由于在幼兒周同存在成人因素等一些環境的影響,加之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正規的書寫,所以他們對“寫”有兩種反應:一種是覺得好奇好玩,充滿新鮮感;另一種是產生陌生感甚至恐懼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區別對待。對前者要保護他們的新鮮感,提高其積極性;對后者則需要注意正面引導,消除不利影響,激發其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盡量采用鼓勵引導的方法,還要注意充分發揮幼兒間的互動作用。如班里有幼兒參加寫字興趣班后,可以獲得很多關于“寫”的經驗,教師可以請她(他)介紹自己的經驗并在區角活動中專門設立一個區域供幼兒交流。與此同時,教師也應主動和家長聯系,取得認同和支持。
2.物質環境的創設
幼兒對閱讀識字有了一定程度的興趣后,通過閱讀對文字的認知、理解也在迅速發展。有了相應的認知、理解后,幼兒對文字的結構和組成文字的筆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時教師應順應幼兒的需求,為幼兒提供單獨的筆畫材料,供幼兒來拼拼讀讀,引導幼兒通過對“筆畫”的擺弄和操作來感知自己認識的文字的筆畫結構。在區角活動中,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年級語文書,當然不是教他們認字,而是讓幼兒自己來找攏認識的字,并利用事先塑封好的單個筆畫,引導幼兒把這些自己認識的字拼搭出來。這種方法以幼兒的閱讀成果為載體,促進了幼兒對筆畫的深入感知和有關筆畫組字的體驗。
幼兒對文字結構的認識,可以采用游戲的方法。即把幼兒認識的單結構文字全部裝到一個筐里,然后請幼兒自由組合,看看能夠組成哪些自己認識的文字,這就促使幼兒遷移已有的閱讀識字經驗,是幼兒對文字進行再解讀、再認識和再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自然而然地掌握和記憶了簡單雙結構或多結構的文字,對文字結構的理解和認識更為深入。如讓幼兒自由拼組文字“木”、“又”、“寸”、“口”、“十”等,他們拼出了“樹”、“葉”、“杏”、“嘆”等許多新字,對這些字又產生了新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了在初步閱讀識字行為基礎上推動再閱讀行為的良性發展。
“田”字格、“米”字格都是幼兒進入小學后最先接觸到的字格,在幼兒對“田”和“米”這兩個文字已經掌握和熟悉的基礎上,給幼兒提供放大的“田”字格和“米”字格,讓幼兒感知在這樣的字格中寫字的方法和文字的擺放位置,從而在幼兒不經意的操作擺弄中,培養他們的空間知覺能力和方位知覺能力。
三、進行寫前準備的指導
寫前準備應指導幼兒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培養正確的寫字習慣。為了培養幼兒正確的握筆姿勢和書寫姿勢,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特定的美術教育活動內容,幫助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趣中練習手和手腕的互相配合,加強手的小肌肉群協調性,鍛煉小肌肉的發展;訓練手眼動作的協調,增強注意力,強化視覺的控制等。如讓幼兒用線條和幾何圖形來進行圖案裝飾。幼兒通過此類繪畫活動,提高了畫線條的能力,增強了線條的流暢性,對手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都有極大的促進。而培養幼兒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在家里幫助幼兒學習書寫自己的名字,在幼兒學習時,請家長充分關注他們的握筆和書寫姿勢。還可以在每一次的繪畫活動后,給幼兒提供閱讀和寫名字的機會,讓幼兒在輕松自在地邊閱讀名字邊“畫名字”時,鍛煉手的靈活性,同時進一步體驗筆畫和文字的關系。
早期閱讀識字是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重要載體,大班時期將幼小銜接內容和閱讀識字合二為一,既給幼兒平穩過渡到學前階段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也對促進幼兒盡快適應小學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科學認識早期閱讀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價值】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各年齡班語言學習游戲的特點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