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如何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就成為了教師和家長共同關注的問題。結合我自己幾年的工作經驗,我認為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使孩子敢說、想說、能說、會說。 1.營造寬松的語言環境。我班的一婷小朋友是一個文靜、內秀的女孩,平時在班里不太愛說話,于是,我便在活動間隙主動去接近她,與她交流她的家人、她的好朋友。漸漸地,一婷與老師的距離感消除了,現在,她能夠主動與我交流了,經常來跟我說說爸爸媽媽又給她和姐姐買的什么、姐姐在學校里玩什么。在我組織活動的時候,她回答問題也比以前積極了,而且聲音特別洪亮。看到她的這些進步,我真正體會到了老師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老師的一次鼓勵,一個微笑,孩子就可能會對你敞開心扉,所以,老師要多給孩子正面的鼓勵,讓孩子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敢說、想說。 2.結合教育活動的開展,讓孩子“能說”。生活是語言的源泉,所以,是孩子親身經歷的他就一定能說出來,于是我們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活動,讓孩子把自己玩過的游戲、做過的事情說出來,以此來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上周我們進行了泥塑活動,這種活動孩子以前沒有接觸過,新鮮感很強,于是抓住這次機會,在活動結束后請孩子回家將做泥塑的過程講給家長聽,并請家長用紙幫孩子進行記錄,帶到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在孩子講述之前,老師以飛信的形式和家長做好溝通,一定是記錄孩子自己說的,如果孩子在說的過程中有語句不通順的現象時家長可以稍加指導,看到孩子們一篇篇或短或長的口述日志,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一定會得到提升。 3.結合
繪本,讓孩子“會說”。學齡前兒童處于“讀圖”的年齡段,圖畫對孩子的視覺震撼要比文字更直接、更強烈。幼兒園給每個班都配備了比較多的圖書,有些
繪本是非常好的,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讓孩子通過讀圖,展開想象,猜測故事情節,然后總結、概括故事內容。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喜歡看書的,面對一幅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大膽地表達出出自己的思想,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孩子會在活動中,開拓思維、大膽想象,成為一個敢說、想說、能說、會說的孩子。
【幼兒語言能力提升之我見】相關文章:
• 從生活出發,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 呵護外來孩子的心靈
• 攻擊性行為兒童的個案與對策
• 洋蔥頭的故事——幫助幼兒學會自我欣賞和欣賞他人
• “好孩子”情感障礙個案研究
• 如何加強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 露齒的微笑
• 農村幼兒園大班、學前班的健康教育
• 以情感教育為先導,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 幫助孩子走出戀物怪圈
• 初談幼兒選擇性緘默癥
• 增進與幼兒情感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