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次的活動,使我意識到,要做一個好老師必須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幼兒,把幼兒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幼兒的發展放在第一位,抓住每一個事件開展教育活動,這樣我們的活動才會吸引孩子,才會贏得孩子。
設計意圖:很偶然,由于“非典”的突然襲擊,外聘教師都不能來園上課了,其中的大王老師孩子們很喜歡她,她也很喜歡孩子們。很多孩子期盼的問我,大王老師什么時候再來,我發現孩子們很想念她。幾天后,我收到了大王老師給孩子們的信,于是,我利用了這個機會,開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培養幼兒大膽地用畫畫,寫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獲得交往的情感體驗;
引起幼兒對文字的興趣;了解信的形式,用途,以及它的變化。
活動構想:在與孩子的學習生活中,處處隱藏著豐富的教育契機,在孩子原有的情感經驗基礎上,教師對于孩子有情感的需要卻沒有表達經驗的關系中,必須充分地去滿足孩子的需要。由目的、有計劃、有的放矢、循序漸進的去創設、組織系列活動,在孩子討論、自然產生活動愿望中,運用游戲、繪畫、講述等多種藝術手段進行表現,充分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引導孩子以尊重及充滿感情的態度去對待身邊的人。
活動流程圖:讀信------寫信-------寄信
一、讀信:
分散活動:把信、信封都貼在畫報欄里,讓孩子們和家長隨時隨地都能看見,以引起孩子和家長的讀信興趣.
引導認識字的孩子自己讀信,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
集體活動:
讀信
1.老師告訴大家,大王老師給全班朋友寄來一封信,誰能來讀一讀,(老師幫助孩子讀有困難的字)。
2.討論:
信的內容:大王老師在信里說了些什么;大王老師為什么要給我們寫信;大王老師很想念大家,那么你們想不想大王老師;你們想對大王老師說些什么.
二、寫信
分散活動:
把大王老師的信布置在家園信息欄里,讓家長了解這件事.
讓孩子們自己回家準備信的內容,把自己要想對大王老師說的話請爸爸媽媽幫助記錄,或者可以畫出來。
集體活動:
1、告訴大王老師什么事、你最希望她怎么樣,就畫下來或說出來;
2、說說我對大王老師說的話,談談我畫的是什么;
3、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給大王老師一個心意。
三、寄信
1、認識信封,制做信封:觀察信封,了解信封的作用。老師把信封拆開貼在黑板上,讓
幼兒觀察該怎么做。
2、寫信封:提醒特別注意郵政編碼。上面是收信人的郵編,下面是寄信人的郵編。郵編與電話號碼的區別是什么;
(1)、認識郵票,了解郵票的用途及起源;
(2)、去寄信:
討論:郵局有些什么特征,郵局的叔叔阿姨是怎么工作的,寄信需要些什么。
延伸活動:討論,誰知道除了用寫信來告訴大王老師我們很想她,還可以用什么辦法可以告訴大王老師我們想她。為孩子創造一個活動區,隨時將孩子的各種表達方式體現出來,增設各種內容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討論。
老師的話:說實話,這樣的活動我還是第一次做,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始終處于興奮狀態。他們不但惦記著大王老師,而且對寫信的形式十分感興趣。很多孩子已經能讀信,只是沒有信給他們讀,這次機會對孩子們來說十分的珍貴。活動中,我的重點是立足于培養孩子的情感。我認為,幼兒期是孩子最需要情感慰籍的時期,他們的對情感的感受能力需要通過不斷學習逐步發展的。孩子快樂的情感是在適宜的環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他們在一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互相關愛,在創造中體驗關愛別人和被人關愛的快樂。他們十分的幼弱,他們需要別人喜歡自己,他們同樣需要喜歡別人.他們需要別人能注意自己,他們需要別人能更多地關心自己.何況我們班有一部分寄宿的孩子,他們有時會更需要感情上的交流,因此顯得情感的表達更熱烈。天野,天凱兩個男孩子,每一次大王老師上完課他們就會搶著背她的書包要送她,每次都把大王老師感動一番;當我第一次將大王老師的信讀給大家聽的時候,他們就記住了大王老師的電話號碼。在那天回家的路上,一個女孩一直在讀著電話號碼,她外婆覺得奇怪,不知道她是為什么。一到家她就給大王老師打電話,打通以后她高興極了;劉澄文的畫上,媽媽拿出許多水果來招待王老師,畫上一顆大大的愛心,她說:讓王老師到我家作客,讓最大的愛心飄落到我家;一個小女孩在寄信的那天,帶來了一片小小的花瓣,并夾帶在信封里,說是要送給王老師一個心意,讓王老師聞到花香心情愉快……諸多活動中感人的事,孩子用他們無私的愛讓我們共同感受著一份童真,在這某些人眼中的金錢社會里,這難道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善待生活的精神世界嗎?
二期課改十分強調從孩子的實際需要出發,從孩子的日常需要生成新的學習課題。通過這次的活動,使我意識到,要做一個好老師必須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幼兒,把幼兒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幼兒的發展放在第一位,抓住每一個事件開展教育活動,這樣我們的活動才會吸引孩子,才會贏得孩子。
【案例:一封信的啟示】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大班數學活動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