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我們目前的情況看,我們老師是非常需要家長的配合幫助的,包括資料的收集和答案的尋找、生活經驗的建立、積累等等,我們教師也在平時做了相關的宣傳,但看來現在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如何讓家長積極的“動”起來,主動參與、配合到我們的活動中來也是我們目前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以《我們去秋游》為主題的生成活動已結束,在此我欣喜地發現我們的孩子原來是那么的能干,他們有其自己的思維方式,有自身的興趣愛好,有其獨特的認識和生活經驗,更有其與眾不同的個性色彩。下面請你與我一起踏入“我們去秋游”的旅程,去慢慢品味旅途中的每一處“風景區”、每一幅“站牌”……。每一滴希望與你分享!
站臺:
在國慶假期談話時,好多孩子都談到了去旅游的感受,看到孩子們談論時的那種投入和愉快,我和孩子們決定生成《我們去秋游》的主題活動。
路線編制:
第一站:上海有哪些旅游景點?
上海有哪些旅游景點呢?孩子們憑著自己去旅游的經驗,你一言我一語地述說著……。“想什么辦法可以知道更多關于上海旅游景點的訊息呢?”“怎么樣來選擇旅游地點呢?”老師預設的一連串開放性的問題,促使了孩子們彼此的討論,激起了孩子們對更多訊息的需求。他們對如何來收集信息進行了討論:有的說可以問爸爸媽媽,有的說看新聞頻道,有的說從書上找,還有的說從網上查。當然,對于這個話題,我感到我們更多的是要借助家長的力量,讓幼兒能更具體的了解有關旅游景點的信息,于是,我在家園聯系欄中這樣寫道:“親愛的爸爸媽媽:秋高氣爽的季節里,我們要和我們的小伙伴們一起去秋游啦!在這里我們非常想得到您的指點,上海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些我們上海的旅游景點,上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請您和我們共同來記錄下來”。在幾天的時間里,我和孩子們通過各種途徑來收集的上海旅游景點的資料漸漸充實起來,有圖片、也有文字介紹。這些資料的展示又誘發了孩子們進一步的想法,他們更關心的是老師要帶我們去秋游到底到哪里去呢?我仔細地觀察著孩子們的興趣,引發了幼兒進一步的討論。
第二站:到哪里去秋游?
那么多好玩的地方,這次只能選擇一個地方去,這可為難了我們的孩子們。我告訴大家:“這次秋游請小朋友自己來選擇去游玩的地點,你們覺得到哪里去最好玩?”沒等我說完,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開了:“中華恐龍園最好玩”、“老城隍廟很好玩”、“動物園最好玩”……孩子們的情緒興奮而熱烈,但是接著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你說你的好,我說我的好,不能解決問題啊,那怎么辦呢?”孩子們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舉手表決,看哪個地方同意去的人數最多就到哪里去。”于是我建議:“我們要說出自己想去的地方有哪些好玩的的?要想辦法說服別人,如何?”“好!”對于這么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孩子們斗志昂揚了。我記錄下了每個幼兒的精彩介紹:
沈晨月和爸爸:我們覺得好玩的地方是上海老城隍廟,那里有九曲橋、有公園,還有好多好看的地方,特別是我們覺得魚池的魚特別好看,那天我們買了一些魚食,在喂給它們吃的時候,那些魚都非常興奮的前來搶食吃,看到它們吃食的樣子非常有趣,在老城隍廟玩真開心,所以我們的沈晨月向大家推薦老城隍廟是個好玩的地方。
孫彤瑤:我覺得中華恐龍園很好玩的,那里戴副眼鏡能看到那些電視里的恐龍,脫下就沒有了,可神奇啦!我建議這次我們秋游就到中華恐龍園去。
馬浩宇:我覺得東方明珠塔那里有個昆蟲館很不錯,在那里可以看到昆蟲表演,有蛇,還有好多好多昆蟲,可開心啦!
施賽峰:我覺得上海的長風公園很好玩,里面可以看到大鯊魚和海龜,還有一些小丑魚、鰩魚,海葵,你們不信去看看。
汪徐恬子:我覺得上海動物園很好玩,那里有長頸鹿、大象、老虎、金絲猴、熊貓,還可以喂它們吃東西,可開心了。
趙蘇北:我介紹的是上海有一個海洋水族館,那里是一個海底世界,可以看騎馬表演、海龜表演、還有水里游的恐龍,好看極了!
孩子們介紹著、聆聽著,最后施賽峰的介紹得到了更多同伴的呼應,于是,這次秋游的地點在孩子們熱烈的討論中產生了——上海長風公園。
第三站:制定我們的秋游計劃書
孩子們懷著去長風公園的一份期待,帶著強烈想要去秋游的心情來問我:“徐老師,我們什么時候去長風公園呀?看來,什么時候去秋游成了大家熱切關注的問題,我把決定權留給了我們的孩子,讓他們來討論什么時候去秋游,于是,一場熱烈的討論又開始了,“那我們什么時候去呢?”“我們乘什么車去?”接連不斷的問題產生了。時機成熟,我適時提了一個任務:“我們來制定一份秋游計劃書吧!”
一幅幅精心設計的計劃書產生了,“什么時候去?”“幾點鐘出發?”“帶些什么東西去?”等等等等的問題都列入了孩子們的計劃書中。我及時地把孩子們的設計在版面上布置和呈現了出來,孩子們看到后都非常的高興和有成就感,一有空就圍在一起看著、議論著,雖然有些文字孩子們還看不懂,但上面的圖案是他們語言的真實再現。
第四站:設計旅游包
隨著主題的產生,孩子們的興趣一天比一天高漲,在討論“帶些什么東西去?”的話題中,孩子們產生了自己來設計旅游包的想法,我就順著孩子們的興趣,作了如下導向設計:“你想設計怎樣的旅游包?”“為什么你要設計這樣的旅游包?”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孩子們自己動手設計了起來,孩子們設計的熱情很高,并積極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沈晨月:我設計的是半圓形的包,上面有拉鏈,下面也有拉鏈的。
胡詩苑:我這個包拉鏈上有只小熊貓,可以拎的。
江思學:我設計的是神奇寶貝的包,它的身體里可以放東西呢!
姚辰怡:我在包的邊上設計了一個放茶壺的,很漂亮。
馬浩宇:我這個包有好幾個口袋,還可以變大變小,可以背也可以拎。
趙蘇北:我的包是有音樂的,它能唱歌,有五顏六色的口袋,是小熊包。
錢宏宇:我的包里面、外面都有拉鏈,有密碼,別人是拉不開的。
高馨怡:我的包有兩個背帶,是雙肩包。
龔倍宇:我設計的是皮卡丘包。
……
孩子們設計的旅游包各式各樣,別出心裁,他們的想象力是成人無法比擬的。
第五站:創編兒歌:《我們去秋游》
在期待去秋游的幾天里,孩子們的心情是迫切的、激動的,他們把自己的這種情感自然地流露了出來,并把它以兒歌的方式展示了出來,孩子們創編的兒歌是這樣的:
秋天是個好季節,我們快快去秋游。
秋游秋游真快樂,我們一起去秋游。
長風公園真好玩,我們一塊去玩耍。
有鯊魚,有海龜,還有那美麗的搖搖魚……
孩子們的兒歌還沒有編完,不難看出,他們的情不自禁、以及創作的欲望正是他們主動性的具體體現,我深信:孩子們去長風公園游玩了以后,他們會有更多精彩的內容編到兒歌中的,我和孩子們共同期待著……
第六站:我們去秋游啦
終于盼到了去秋游的日子,這天孩子們特別的興奮,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大家共同創編的歌曲:“今天我們真高興,真呀真高興,要和伙伴去秋游,去呀去秋游,你們到哪里去?我們到長風公園去,你們怎么去?嘟嘟,嘟嘟,我們乘大巴士去……”歌聲蕩漾在車廂里、長風公園內,不時有游客向我們的孩子投以關注的目光。
終點站:秋游歸來
孩子們從長風公園一回來,他們就津津樂道地講述著自己在長風公園的所見所聞;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畫筆,畫出了他們眼中的長風公園的海底世界;又饒有興趣地編起了上次沒有編完的兒歌,兒歌的內容有血有肉,是孩子們的真實回顧:
朱辰怡編了一句:鯊魚鯊魚真大呀,胡詩苑:鰩魚鰩魚多漂亮,趙蘇北:毒魚毒魚真可怕,徐婷逸:海龜海龜肚子大,馬浩宇:珊瑚珊瑚象棵樹,彭宜偉:海星海星象星星,陳天宇:海蛇海蛇長又長,汪徐恬子:寄居蟹寄居蟹能伸又能縮,吳海倩:還有許多小海馬,海馬海馬多奇怪,我們快來瞧一瞧,最后我編了一句:長風公園真有趣,下次你也去看看。
有感而發:
本次活動完全是在幼兒的一次活動中引發出來的,來源于幼兒的興趣,來源于幼兒的生活,所以幼兒對這個活動投入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應該說,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主題教學活動,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活動中我注重了跟隨孩子,跟隨他們的興趣、跟隨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活動。我始終記住每次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孩子而不是老師,逐漸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活動中作出積極、有益的調整,使整個活動能順利地開展和發展。
其次,在活動中,我注意了對孩子所提的問題進行價值篩選,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同時為幼兒提供相應的環境,使幼兒更好地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再則,我深相信孩子的思想看的見。孩子的思想有其不同于成人的表現方式,在活動中,我不斷地肯定幼兒的進步,并給予他們表現的機會,并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評價孩子和他們的作品。
另外,在每次活動開展后,我都及時地把孩子們的作品和孩子們的表達展示出來。我感到:把孩子們的活動過程,特別是他們的作品及時布置出來,不僅能提高、延長孩子們的活動興趣,而且會讓他們特別有成就感,同時也可以讓家
長了解班里的活動情況,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教師做好活動的基本記錄,以便于以后經驗的再現和借鑒。
在這里也產生了一個疑問:如何讓家長積極的“動”起來,主動參與、配合到我們的活動中來?
目前我們開展的探索性主題活動差不多都是孩子和老師在活動,家長只是應孩子的要求無奈的收集了一些材料,幾乎沒有家長主動關心、詢問過我們所開展的活動情況,最多也只是駐足在我們所布置的活動版面前看看上面的照片和文字。而就我們目前的情況看,我們老師是非常需要家長的配合幫助的,包括資料的收集和答案的尋找、生活經驗的建立、積累等等,我們教師也在平時做了相關的宣傳,但看來現在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如何讓家長積極的“動”起來,主動參與、配合到我們的活動中來也是我們目前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案例:探索型主題活動案例——《我們去秋游》】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