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德教育的提出與背景。
我們生活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的現代社會,由于社會的發展迅速,就向現代化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結合實際情況,我認為如今我國四個現代化建設對教育的挑戰是:要求教育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人才成長與成功,受到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其中內在因素是:“德、識、才、學、體”,其中德居首位。
那么在幼兒教育中的德育滲透,就可以解釋為:根據幼兒品德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把《幼兒園工作規程》中關于德育的培養目標,以和風細雨的方式,通過各種教育途徑,處理好“主導”與“主體”、教育與發展、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傳授知識發展能力與情感、行為培養等關系的基礎上,將顯性滲透和隱性影響相互結合,有目的的在幼兒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的整個教育過程中施加教育影響,逐漸轉化為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為習慣,真正達到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品德教育的實施過程。
在幼兒園正常的一日生活中,我嘗試著開展幼兒品德教育,嘗試著在一日生活中都滲透德育教育,并附諸實踐中。
1、對幼兒進行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
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瑣碎的,但卻日復一日地反復出現,潛移默化之中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將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去,只有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對幼兒進行良好習慣培養,這是對幼兒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德育可不是一般采用隨機滲透的形式,這種滲透是無時不有,無所不在的。象飼養的小兔病了,寧寧的小狗沒食物吃、餓了;某幼兒把另一幼兒的水撞翻了等等,做為老師的我就緊緊抓住這些滲透的機會,隨時了解和掌握幼兒行為品質問題和外界因素的各種動態,不失時機地開展隨機教育,促使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逐步形成。
2.精心設計一系列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優良的品德行為。
我們設計、組織的活動,注重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從而發揮教育的整體效益,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樂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氣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達到教育過程的最優化。
(1)節日活動:
一年四季,有不少節日,我們就在歡慶節日的同時,利用節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如“三·八”節進行愛媽媽、愛阿姨教育;“五·一”節進行勞動教育;“十·一”節進行愛國教育;等等。每次節日教育為期數天到數周不等,分節前、節日、節后三步組成一個系列。
如在三月八日前后進行的愛媽媽、愛阿姨的系列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節前,老師向幼兒介紹節日的名稱、日期,同時,要求每個幼兒在家了解媽媽、奶奶、阿姨工作的辛苦,從中使幼兒萌發尊敬媽媽、尊敬為社會作出貢獻的阿姨們的情感。節日當天,組織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滲透有關德育內容:請小朋友講述自己觀察媽媽、阿姨平時的工作生活情況,并把準備好的禮物和有關“愛媽媽、愛阿姨”的小節目獻給她們。節后,要求幼兒在家為媽媽、奶奶等做好事。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活動,使這些大班小朋友逐步懂得了尊敬媽媽等長輩的道理,產生了尊敬長輩之情。在家里,小朋友們爭著為她們做好事的事例層出不窮,戎戎小朋友說:“媽媽上班回來還要做飯洗衣,她的手都有開裂了,我要做媽媽的小幫手。”
(2)參觀活動
組織幼兒參觀城鎮鄉村新風貌,參觀幼兒園附近的新型小區住宅、郊外的田野和大棚、新建的中小學等。讓幼兒了解人們的勞動,激發幼兒愛自然,愛家鄉、愛祖國、愛人類的情感。
(3)游戲娛樂活動
幼兒喜歡看表演,也喜歡參加表演,因此,在每天的游戲娛樂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途徑。如通過故事表演《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教育幼兒互相幫助,通過表演《小兔乖乖》,教育幼兒團結,通過舞蹈《摘果子》教育幼兒愛勞動等。在下午的娛樂活動中,我們的幼兒在玩著實習教師自行設計的內容不同的幼兒德育棋“扔果皮在地退三步”,“對人有禮貌進二步”,“自己洗臉進三步”,“扶起跌倒的小朋友進四步”。
(4)體育鍛煉活動
幼兒園體育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這就為德育滲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如在各類競賽性游戲中,教育幼兒團結一致,激發上進心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品德;在以高蹺、拋雙球、跳繩、玩皮球等為主的小型游戲中,教育幼兒互諒互讓,不爭搶活動器具;在偶發事件中,當在激烈奔跑的游戲中,幼兒不慎突然摔倒;當活動場地受到干擾,幼兒注意力不易集中時;當幼兒要鉆過障礙物,走過獨木橋,個別幼兒產生畏懼情緒時,老師都及時而恰如其分地進行品德教育;在操場上學著長征中解放軍戰士“過鐵索橋”的體育游戲。
(5)“大帶小”活動
由我們的大班哥哥姐姐帶領小班的弟弟妹妹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如“大帶小”一起去散步,“大帶小”幼兒美食活動,“大帶小”一起游戲等。哥哥姐姐對弟弟妹妹倍加關心,而弟弟妹妹對哥哥姐姐無比信賴。通過這種活動,培養了幼兒相互關心、相互照顧、團結友愛、和善交往、辦事有有責任感等優良品質。
經過一系列的活動開展,我結合實際的教育實踐,認為最主要的是結合每一個活動的特點,進行德育的有效滲透。
三、開展德育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具體的德育實施過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進行德育教育還需要注意下列問題:
(一)做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樹立強烈的滲透意識:
不管剛參加工作不久還是已經有十幾年的老幼教工作者,在幼兒園中就會有這么一中體會,即“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是的,幼兒園一日生活及各個環節都滲透著德育因素。如在自然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就要樹立德育滲透意識,不僅注重給予幼兒發現的機會,發展幼兒的智力和幫助幼兒掌握學科學的技能和方法等,而且還要積極關注幼兒“積極情感和良好學習習慣和態度的培養”。
(二)注意教育環境的隱性滲透
《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指出:“幼兒園要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環境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要主要因素之一。如何積極地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并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教育環境進行德育的隱性滲透,讓幼兒積極地與環境交互作用,萌發良好的情感,培養造就精神健康,積極進取的一代新人是我們關注的問題之一。
1.從全面提高每個幼兒的素質入手,為幼兒創設富有教育意義的良好環境。
以往每個學期開始,我們都會為了如何布置幼兒園環境而苦惱。現在通過學習各種新理論、加深對綱要的理解,我們改變了過去單純地為美化活動室而布置環境的觀點,結合不同年齡的特點出發,考慮全面發展的需要和不同個人性的差異,從全面提高每個幼兒的素質入手,為幼兒創設一個清潔,優秀、舒適、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
首先,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發展水平及品德教育的需要,布置墻壁。我們班級就布置了一個希望和陽光的太陽初升圖,在墻飾中既有幼兒自己制作的可愛的小朋友、手工制作的小動物,充分體現了和平、向上的主題。幼兒在師生共同布置的生活環境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其次,在活動室內設置各種適于幼兒活動與操作的區域或角落。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地選擇各種實踐,滿足自己參與社會的愿望和情感的體驗,充分地表現自己的個性。在教室中,我充分利用活動室的邊角,嘗試著建立了“我是小小工程師”、“娃娃家”、“圖書大家看”、“編織世界”等活動角,在這里小朋友可以自由的看圖書、聽音樂、玩積木,也可以與朋友交談。在這片自由的天地里,有的操作,有的說笑、有的探索,樂趣無窮,每個小朋友都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遵守紀律,當老師組織另外活動時,即使興味正濃,也能愉快地服從集體的需要。
2.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就是幼兒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因素,如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幼兒與幼兒以及與集團的關系,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關系等,尤其是幼兒園的整體氣氛,都屬于社會環境的范疇,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愛模仿是幼兒園所有小朋友的年齡特點,常常會聽到幼兒為自己的言行辯解道:“這是我們班╳╳老師說的”,“╳╳老師也是這樣做的”等,對于他們來說,幼兒周圍的人、事、物、境都能對他們發生作用,因此,我們在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外,還注重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我們的幼教工作人中時時處處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包括幼兒園全體工作人員集體的團結、協作,教師的言語行動以及幼兒中間的好人好事,都成為幼兒的良好榜樣。其中對于我們教師來說,第一,有愛心,充滿感情地去愛每個幼兒,尊重班上那些淘氣,各種能力顯露較遲、膽小懦弱幼兒的要求和心理;第二;師生共同參加活動,以教師的積極性、興趣性誘發幼兒的愉快情緒,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克服過去“老師前面講,幼兒呆坐聽的”做法,建立有平等師生關系的環境,,幼兒沒有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活潑、開朗、積極上進。第三,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一言一行,做幼兒的表率。
(三)把德育滲透到幼兒家庭教育中去。
幼兒園和家庭,是兩個背景極不相同的群體,幼兒進入幼兒園后,一方面受到幼兒園的教育,一方面繼續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家長的品德個性、習慣、愛好特長,為人處世的態度及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對幼兒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特殊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努力做好幼兒家長工作,如家訪、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接待家長來訪等,及時了解家長對子女教育的情況,向幼兒家長宣傳和普及教育幼兒的知識和方法,幫助他們端正教育觀點,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協調一致。
四、德育教育實施的感受。
教育環境中隱性滲透德育,往往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而它對幼兒的作用及其影響都是巨大的,不僅如此,這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即能將某些難以用語言對幼兒講清的觀點滲透到教育環境之中。通過對幼兒一日生活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實踐和思考,我深刻的感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是實施幼兒園德育的主要途徑,其中滲透是幼兒園德育實施過程的主要特點,即滲透在幼兒游戲、學習、勞動、娛樂和日常活動的整個過程之中,滲透在幼兒與同伴以及與成年人的各種交往關系之中。盡管,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嘗到了德育教育的甜頭,但這僅僅是我教育實踐和探索的點滴,今后將更深層次地研究幼兒德育的問題,繼續尋求幼兒教育整體優化的途徑,從做中學,學中改,使我們培養的幼苗健康地邁向新生活。
參考文獻: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
《學前教育學》學前教育大專自考教本
《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大專自考教本
【德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滲透】相關文章:
上一篇:淺談幼兒合作精神的培養
下一篇:淺談幼兒早期品德教育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