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學前教育來講,有效性是必須要重視的要素之一。目前我國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反饋機制不健全,教學形式過于呆板,靈活性不足和教學方法傳統,創新力度不足等問題。需要教師科學的設計教學目標和環節,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對學生的量化評估為基礎來制定適宜的引導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有效教學;問題;對策
一、我國學前教育關于有效教學的內涵
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階段的起步階段,對教育對象的后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關于學前教育的有效性成為了教學活動的重要話題。有效性是幼兒園教學必須實現的教育目標,學生需要在接受教育后在各方面有明顯的進步。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以遵守幼兒教育規律為前提,通過科學的目標和方法來進行高效率的教學活動,實現教師的教育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活動二者良好結合,發揮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同時,教師要實現有效的幼兒教學,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定期對教學工作進行評估和優化,努力將教學活動貼近學生實際,提升有效性。
二、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的低效問題分析
1.教學過程中反饋機制不健全,這主要體現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沒有正確的對幼兒的學習活動進行反饋。就基礎教育而言,教育對象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得到良好的反饋,會充分刺激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保持對學習內容的興趣。然而從當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來看,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反饋機制都是不健全的,表現在一方面不重視對學生的反饋,另一方面沒有科學地進行反饋。例如在回答學生的提問時,很多教師只是簡單的進行回應,沒有重視他們的問題,又或者回應不夠清楚,導致學生產生更大的困惑。這些都是反饋機制不健全的表現,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效果有較為嚴重的影響。
2.教學形式過于呆板,靈活性不足,主要表現在很多幼兒園的教師沒有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標準過于統一。雖然我國的幼兒園是集體教育,但是差別化教育依然是不可忽視的潮流。學前教育要重視教育對象的差異性。從教育對象的角度出發,差異性是其發展過程中非常顯著的特點之一。每一個教育對象都有不同的興趣和需求,并且在生理和心理發展速度和層次上由于受到環境和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較大的差異。但是很多幼兒園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并沒有注意這些差異性,一味采用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學和評價,導致有些學生對教學失去了積極性,從而影響了整體的教學效果。
3.教學方法傳統,創新力度不足。就我國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來看,絕大部分教師都摒棄了理論知識的灌輸,更加關注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無疑是我國學前教育的一大進步。但是其中存在較大的問題,即很多教師雖然重視了實踐方面的訓練,但是并沒有深入的開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訓練,很多情況下只是機械地重復,起不到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容易忽視教學活動在幼兒頭腦中的思維過程,沒有起到相應的引導作用,導致學生不能夠進一步的深入探索和學習。這是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較為普遍的問題之一,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提升幼兒園教學效果的途徑
第一,幼兒教學活動需要具備明確的目標。在學前教育中,目標的清晰程度極大程度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需要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選取和規劃,科學的設計教學目標和環節,以實踐經驗為依托,以對學生的量化評估為基礎來制定適宜的指導策略。具體來說,教師要充分關注一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課程設計,這就需要教師具有清晰的教學目標,無論是知識的講解和實踐的操作都要歸入到課程設計體系當中。二是課程環節,即教學的各個階段和環節是否具有內在密切的聯系,學生能否在各個環節的轉換中依然保持清晰的思路和較高的學習熱情。另外教師要密切關注目標與教育對象的貼合性,避免出現教學目標的制定與幼兒發展實際不相符。
第二,教師需要發揮引導作用,培養幼兒的多方位思考能力。學前教育與后續的教育階段相比最為明顯的一個區別就是教師引導作用的大小。對于學前教育的對象來說,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教師進行良好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他們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思考。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思想發展的關鍵階段,如果教師能夠在這一階段進行科學的引導,會極大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促進他們思想成熟。很多幼兒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完全參與到活動中來,就是因為教師沒有給他們以相應的引導,導致他們面對實踐時無法進行多方位的思考。因此教師要努力創造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來引導幼兒進行學習,提高教學的效果。
第三,教師要注重幼兒個體的差異性,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差異化的教學模式已經在我國教育中廣為普及,但是在學前教育階段需要教師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來體現這一理念,避免出現統一僵化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密切關注幼兒的行為活動,充分了解他們的思維和行動特點,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最重要的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來改變教學方法,不滿足于單一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興趣,同時盡量減少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束縛,讓他們能夠自由的進行活動,這樣有利于提高他們思維的敏捷度。
四、總結
有效性是幼兒園教學必須實現的教育目標,教師要實現有效的幼兒教學,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定期對教學工作進行評估和優化,努力將教學活動貼近學生實際,提升有效性。對于學前教育的對象來說,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教師進行良好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他們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思考,同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密切關注幼兒的行為活動,充分了解他們的思維和行動特點,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目前我國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低效問題,需要教師在幼兒教學活動中制定明確的目標,發揮引導作用,培養幼兒的多方位思考能力,同時注重幼兒個體的差異性,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周碩.當前幼兒園有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交際,2012(01)
[2]李莉.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新課程(上),2012(02)
[3]宋慧慧.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3(12)
[4]李香玲.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提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2(06)
【幼兒園有效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三部曲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
• 幼兒園的牢騷分子
• 走進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
• 幼兒園教師如何進行個性化教育
• 關于幼兒園課程發展的思考
• 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之我見
• 幼兒園親子活動初探
• 幼兒園繪本教學問題探討
• 幼兒園全程立體互動式家長工作實踐
• 透過區域活動看幼兒園教育質量
• 小議幼兒教育工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