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中小學、幼兒園節約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教育部3月21日就在中小學幼兒園廣泛深入開展節約教育提出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各地要充分認識節約教育的重要意義。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源缺乏,貧困人口多,對青少年兒童進行勤儉節約教育,使他們從小養成勤儉節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不僅有利于他們自身的健康成長,而且會影響家庭和社會,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加強節約教育意義重大,刻不容緩。
意見要求,各地要全面持續開展“光盤行動”。要把節約糧食教育作為節約教育的重中之重,切實抓緊抓好,務求成效。每所學校、幼兒園都要制訂防止餐桌浪費的具體辦法,并真正落到實處,寄宿制學校尤其要加強食堂的精細化、人性化管理,提倡小份多次管飽的文明用餐方式。中小學要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普遍設立“學生文明就餐監督員”。通過努力,徹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讓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深入人心。
各地中小學要組織學生開展以勤儉節約為主題的體驗活動。組織學生到節糧、節水、環保等方面的社會實踐基地,觀察了解節糧節水節能的知識和方法,開展相關研究性學習。組織開展餐飲消費、辦公用紙、家庭用水等情況的社會調查。城市學校要在每個學段至少安排一次農業生產勞動,農村學校要普及校園種植養殖,建立“學校+農戶試驗田”,堅持“綠色證書”制度,讓學生獲得勞動的切身體驗,認識到粒粒皆辛苦,從而真正形成尊重勞動人民和勞動成果的思想感情。
意見要求,各地中小學要將節儉行為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各校要結合實際,制定詳細的評價辦法,將學生日常節儉行為習慣養成情況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評優評先結合起來。組織開展學生“節約之星”爭創活動,發揮榜樣作用,激勵學生參與節約行動。
要建立健全學校節約教育制度。中小學要在學校管理各個環節體現節約要求,編制學校年度節約計劃,推廣使用節能的照明、采暖、電教等設備設施。結合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細化勤儉節約條款。各地要將節約教育開展情況作為考核校長、教師的重要內容,并與教師績效工資掛鉤。校長、教師要以身作則,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學生做出表率。
要加強節約教育督導檢查。各級教育督導機構要將地方和學校開展節約教育、建設節約型校園情況納入教育督導指標體系,并開展經常性督導檢查。每學期都要開展節約教育專項督導檢查。將督導結果向社會公布,對開展節約教育不力的地方和學校要予以通報,對存在嚴重浪費現象的地方和學校要責成有關部門嚴肅處理。
意見還要求,要加大宣傳力度,各級教育部門要主動會同宣傳部門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組織節約教育專題報道,形成宣傳聲勢,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對開展節約教育好的地方和學校及時大力推介。各地要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平臺,認真受理舉報,對浪費現象嚴重的地方和學校,一經查實,要予以曝光。
(來源:中國教育報記者:焦新)
【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廣泛深入開展節約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最后一課,你上好了嗎
• 幼兒園文化構建的思考
• 論幼兒園教師的教學用語
• 幼兒園區域活動設計研究
• 淺談幼兒園表演游戲
• 幼兒園班級管理策略初探
• 學前教育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研究
• 讓幼兒園課程“活”起來
• 看農村幼兒園活動有感
• 初探幼兒園小班武術教學活動
• 幼兒園教師實踐性知識內涵初探
• 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