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在日前召開的政協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僑聯南京市委員蔡蓓對“有權的進公辦幼兒園,有錢的進私立幼兒園,沒錢的進非法幼兒園”這一學前教育怪象深有感觸,“我們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班里的孩子來自各個階層,現在就不同了,好的幼兒園里都是有權有勢的家庭的孩子,幼兒園已經開始階層化了!
幼兒園是啟蒙教育的第一站,幼教是第一道起跑線。但如今,在我國很多城市,孩子的起跑線幼兒園早就不一樣了。網上流傳著這么一個帖子:“官二代”上機關幼兒園,一年財政撥款6 000多萬元;“富二代”上私立幼兒園,純正歐美人士授課,一個月學費上萬;“窮二代”上農民工幼兒園,一個月被教育部門查封好幾次。幼兒園呈現階層化,讓孩子如何不拜權拜富?
幼兒園階層化現象的背后是權力自肥。在今年廣東省兩會上,如果《廣東省2011年省級部門預算草案》獲得通過,那么八所機關幼兒園將獲6 863萬元財政資金補貼,一時間引發公眾質疑。廣東省人大財經委預算監督室主任解釋稱,目前這些幼兒園都是事業單位,按照我國財政體制都會給予財政預算安排,這和其他事業單位是一樣的,所以預算編制并無不妥。機關幼兒園獲財政補貼,年年受質疑,年年有關方面稱并無不妥。其實,最需要財政補貼的恰恰是那些“非法幼兒園”,但在權力自肥的語境中,也唯有機關幼兒園才能享受財政補貼。機關幼兒園成為“官二代”的“專供”。這種幼兒園階層化釋放出危險信號。
幼兒園階層化現象的背后是教育不公。一邊是我們熱切追求教育公平,一邊卻是幼教領域突出體現著教育不公。如此荒唐,正是老百姓無法用腳投票,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的結果。
幼兒園階層化現象摧殘著教育公平,是砸向社會的一記炮彈。社會學家指出,階層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階層固化,只有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有向上流動的機會和希望,整個社會才能充滿活力、充滿希望。階層固化隱藏著太多的不安和動蕩,打破階層固化,勢在必行。打破階層固化,幼兒園是繞不過去的“彎”。幼兒園階層化的怪圈如何破解?一方面要盡快將幼兒納入到義務教育;另一方面必須打破權力自肥。要補貼都補貼,機關幼兒園不能享受“特權”。
教育的天空下,對祖國花朵的澆灌為何如此不同?同在一片藍天下,卻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嘗到了不公的艱辛,這讓我們情何以堪?
【幼兒園階層化拷問教育公平】相關文章:
• 建節約型幼兒園 促師生共同發展
• 幼兒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探究
• 如何指導幼兒園開展角色游戲
• 德國:素質教育從幼兒園抓起
• 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寓教于樂”
• 斯德哥爾摩:弧形流轉的幼兒園
• 讓“越劇之花”在幼兒園綻放
• 高職學前教育意義(4篇)
• 西部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新思路解析
• 關于幼兒園常規教育研究
• 幼兒園趣味數學的滲透性教育
• 幼兒園室內外環境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