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階段是孩子智力成長的關鍵期,對孩子一生的品德形成、智力發展、行為習慣等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2010年11月3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辦好學前教育,關系到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要把學前教育擺到重要位置。”
近幾年來各地區政府部門已逐漸開始重視學前教育,但力度遠遠不夠。目前現有的學前教育資源(特別是公立幼兒園所)遠遠不能滿足當地學前幼兒入園的需求,這一點在農村情況更為突出,因此各種類型的民辦幼兒園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些民辦園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幼兒“入園難”的現狀,但隨之而來的是許多民辦幼兒園(托兒所)在辦學設施、教學手段、保教質量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影響著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亟待規范管理。
一.農村民辦幼兒園急需規范管理的原因
㈠民辦幼兒園所占比重過大,影響面廣
以九江市星子縣為例(截止到2011年3月):全縣共計幼兒園122所,在園總人數8900余人。其中公立幼兒園只有1所,占所有園所的0.8%;僅能容納600余人;占入園幼兒總數的6.7%。所有鄉鎮沒有一所公立園。民辦幼兒園121所,占所有園所的99.2%;在園人數8300余人,占入園幼兒總數的93.2%。無教育教學許可證的民辦幼兒園108所,在園人數為7000余人。
㈡農村民辦幼兒園師資匱乏,專業教師流動性大
各農村民辦幼兒園取得從業的合格學歷( 中專及以上幼師專業畢業) 教師比例不高,多數未接受過正規的學前教育專業培養或培訓。而具有資格證的教師就成了“香餑餑”,“挖墻角”現象屢有出現,致使這些教師在一個幼兒園呆的時間都不長,一個學期換幾個老師的現象時有出現。在師資緊缺的情況下,辦園者及其親屬臨時頂崗現象也不為鮮見。由于部分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和幼兒心理學知識,沒有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能為大多數幼兒提供科學而規范的學前教育。
㈢農村民辦幼兒園教學內容不系統,保教失衡
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實質上就是托管所,根本不具備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的資格。“小學化”和“低齡化”現象嚴重。不少幼兒園每個班就只有一名教師,沒有分教師和保育員,導致出現兩個極端:一是只重保育不管教育,即只要幼兒吃飽穿暖、不大小便在衣服上就可以,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二是不顧幼兒年齡特點迎合家長需求開設各類小學課程,注重讀、寫、拼的學習,在教學上完全采用“注入式”教學,嚴重影響幼兒的全面發展。
㈣農村民辦幼兒園硬件設施簡陋且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許多農村民辦幼兒園硬件設施極為簡陋,一間或幾間改造而成的民房甚至是危房,加上幾張拼湊的桌椅板凳,便美其名曰“幼兒園”,連最起碼的適合幼兒飲水、洗手、入廁的條件都不具備,更談不上為幼兒提供基本的安全戶外活動場所,也缺少必備的幼兒玩具、圖書和教學設備。其它方面的安全隱患突出表現在餐飲衛生、接送車輛等方面:大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無衛生許可證、廚師無健康證、餐具消毒等衛生條件更是難以保障;幾乎所有的農村民辦幼兒園都用“校車”接送幼兒,其中無證上路、“帶病上路”、超員超載現象比比皆是,加上鄉級公路路況不佳,險情隨時都可能發生,孩子們生命隨時都受到威脅。
㈤停辦無證園所難度大
目前各職能部門只能發辦學許可證,卻無權限取締無證幼兒園此其一,其二各鄉鎮無證幼兒園幼兒在園人數較多,關閉后許多幼兒無處可去,也會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二.規范管理農村民辦幼兒園的方法
㈠當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引導農村民辦幼兒園園長規范辦園
科學規劃,拓寬投入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吸收民間資金,充分調動合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事業。各鄉鎮根據本地實際,制訂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長遠規劃,制訂和調整農村幼兒園布局規劃,一般地區至少應按“一鎮一園”的要求設置,鎮大、人口密集的可以“一鎮數園”,但要建立幼兒入園的學區制度,規定收費標準,防止形成無序競爭。確定發展目標和實施步驟,留出學前教育規劃用地,使農村幼兒園的發展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層層落實。有條件的鄉鎮也可自行設立公立幼兒園或大量吸收民間資金,主動幫扶并有計劃的引導投資者在各人口密集處分散建立大型、規范的私立園所,滿足學前教育階段孩子需就近入園的特點和需要。
㈡提高師資水平,穩定師資隊伍
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穩定均是學前教育的生命線。沒有一定數量的幼教合格專業教師,在好的校舍也是一座空中樓閣。教育主管部門要建立幼兒園教師登記管理制度,為其業務培訓、專業發展、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評優評先以及有序流動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各地政府應根據幼教事業的發展,有計劃的增加事業性質的幼兒園教師編制:一是針對符合條件的優秀幼師畢業生和在崗民辦幼兒園教師,建立公開招聘程序進入事業編制的政策和導向機制;二是逐年增加農村學前教育教師“三定向”培養指標,優化幼教隊伍的整體結構,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三是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進行幼教從業人員培訓。
㈢強化管理部門責任,依法整治辦園秩序
針對許多農村民辦幼兒園無證辦園,不規范辦園等普遍現象,建議由各地政府主導,聯合各相關職能部門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對照辦園條件、安全管理等要求,每年開展兩次專項治理整頓行動。對有辦園許可證但硬件設施不齊全的,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吊銷辦園許可證。對無證辦園的,則根據該園的評估結果和當地學前教育資源狀況,由執法部門逐步予以取締。對被評為優秀的農村民辦幼兒園的要給予獎勵。各地政府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統籌協調,健全教育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形成推動學前教育健康有序發展的合力。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全球化的人才大競爭已是蓄勢待發,而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教育的競爭,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前教育,已然是全社會的關注熱點和焦點,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能使他們覺得安全、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的幼兒園所,是我們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相信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全社會都來關心學前教育,各職能部門都能通力合作,農村學前教育一定會迎來新的發展春天,每個孩子都將擁有一個幸福的教育起點!
李敏珍,教師,現居江西星子。
【農村民辦幼兒園亟待規范管理】相關文章:
• 幼兒園“快樂音樂活動”的有效優化
• 如何有效地進行幼兒園管理
• 淺議幼兒園活動區域的創設
• 幼兒園感恩教育之我見
• 探究當下如何優化幼兒園語言教學
• 淺論幼兒園教育中的“游戲懲罰”
• 幼兒園閱讀教學案例解析
• 以新理念創設幼兒園環境
• 幼兒園課程初理解
• 探究幼兒教學活動中操作材料的實用性
• 動物幼兒園
• 幼兒園大班成長課程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