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下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園要因地制宜,勤儉節約,從本園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自身的條件和現有資源,努力為幼兒創設適宜發展的教育環境。近年來,農村幼兒園由于存在著教育經費不足,教學設備、設施少等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作為農村的幼兒教師,我們應盡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賦予的優勢,擺脫課堂和書本的限制,走向自然,充分利用身邊的自然資源來為孩子的發展提供“養料”。充分利用豐富的鄉土資源,就地取材,實施立足于本班幼兒實際的多方面素質教育,培養出充滿好奇、勇于探究、活潑、自信、健康、大膽的新世紀兒童。
一、讓幼兒親近大自然,培養幼兒認知能力
變化莫測、奧秘無窮的大自然是幼兒啟蒙探索、學習的最佳場所 。大自然蘊含著無窮的科學教育素材,它具有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我們要根據農村特有的優勢,帶幼兒到大自然中去認識、探索獲得科學知識。春天,萬物生長,野外遍地草色青青,野花飄香,一片生機盎然,這正是孩子們走進田野,親近大自然,了解小草、野菜生長變化的大好時機。由此我們設計了科學活動認識野菜――枸杞頭。本次活動直接在野外進行,幼兒身臨其境感受自然,通過尋找采摘,知道了枸杞頭的特征、作用并且知道枸杞頭是農村的一種特有自然物,它能祛暑解毒,最后長大成熟的果實就是紅紅的枸杞。回到教室后我們教給幼兒干制枸杞的方法,以及和幼兒共同品嘗炒熟的、涼拌的枸杞頭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觀察、辨別,大大激發了幼兒強烈的探索欲望。5~6月,大自然一片生機勃勃,我們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聆聽美妙的聲音;淙淙的溪流水聲;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和知了的鳴叫聲;雨點落到石頭、瓦片上的滴答聲;雞、鴨、狗、羊、牛等不同動物的叫聲;鳥兒扇動翅膀的刷刷聲…… 這不僅陶冶了幼兒的情感,更激發了幼兒對大自然奧妙聲音的研究興趣。農忙季節,我們把幼兒帶到田野去觀看稻谷、花生的豐收情景,適時地用一些問題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和思考:“為什么干活的人衣服是濕濕的,滿臉通紅,汗水直淌?”“挑擔子的人為什么嘴里不斷地發出‘哼喲哼喲’的聲音?”讓幼兒從中感受農民勞動的辛苦。寒冬臘月,大自然一片靜悄悄,我們讓幼兒自己感受冬天里的動、植物與夏天相比有哪些不同,遇到下雪天,帶領孩子打雪仗,孩子們是那么的開心,帶領幼兒觀察雪,了解雪對農作物的作用并向幼兒介紹雪可給麥苗當棉被的道理等等。
二、讓幼兒走進大自然,激發幼兒動手興趣
有人說:“學習科學最好的方法就是動手“做”科學。”幼兒經常動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群的發展,會變得更加聰明。于是我們在區域活動中有意識將動手能力培養與身邊環境結合起來。例如在我鎮鳳凰島旅游區的教育資源開發上,將農村中旅游資源滲透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創編了一些教材內容,并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讓幼兒用心去體悟,動手去操作。如:我愛家鄉鳳凰島,首先我們帶領孩子參觀鳳凰島,觀察鳳凰島的美景,回來后我們和孩子討論鳳凰島、設計鳳凰島、繪畫鳳凰島、制作鳳凰島等等。讓幼兒不但領略了家鄉美麗的風景,感受到成人用勞動和智慧帶來的財富和美好的生活,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農村,水、石、沙、土隨處可見、觸手可及。正是因為它們的平凡,更易被人們所忽視,但在孩子們的眼里,它們卻有著無窮的吸引力。在戶外活動時,經常有幼兒把小泥巴悄悄帶到活動室玩,甚至還有幼兒拿著仔細觀察,由此可見,他們對身邊的自然物都很感興趣。因此,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于是設計了一組綜合活動――認識大自然中的自然物。如科學活動《有趣的泥寶寶》,在活動前兩周和孩子們收集菜葉、果皮等垃圾并埋在泥土里,請孩子們預測這些東西會發生什么變化。活動中孩子們拿著小鏟子去挖土,初步了解了泥土的凈化及環保作用,并親自動手嘗試使用提供的材料將泥土從水中分離出來,增長了有關泥土作用的知識,從而懂得了保護、愛惜土地資源。本次系列活動最大的特點是“學玩結合”,幼兒一直沉浸在一種歡樂、自由的氣氛中,情緒高漲,活動效果較為理想。
三、讓幼兒體悟大自然,提高幼兒運動水平
農村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條件,這是城里無法比擬的。教師要做一個有心觀察者和引導者,引導幼兒將農村一年四季各場景作為一個開展戶外活動的運動場。美麗的田野、充滿挑戰的山坡,甚至是稻田、冰凍的小河等等,讓幼兒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感悟快樂,提高運動技能。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可以帶上孩子去參加遠足活動,這不僅鍛煉幼兒的腿力也讓他們感受春天的氣息;夏天里我們可以組織幼兒在草地上翻跟頭、打滾、捉小蟲;秋季里,我們和幼兒去參加一些農忙期間的勞作活動,如拾稻穗,這不僅鍛煉了幼兒腿、腰、手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又能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質及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冬天里,山坡、結冰的小河都是孩子們進行活動的好地方,在此他們可以爬山坡、擲石塊等等。由此可見,只要老師用心,就會發現我們身邊就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它不僅能豐富幼兒的戶外活動,還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無盡的快樂。
農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幼兒教育的寶貴資源。作為農村幼兒園的教師,我們應善于挖掘和利用這些農村資源,根據《綱要》精神,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勤于思考,不斷實踐,有效地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和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使幼兒獲得更大的發展!
【農村幼兒園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構建
• 幼兒園消毒質量監測結果分析
• 有效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策略
• 幼兒園生活事件的教育意義探析
• 幼兒園如何抓好教育教學管理
• 不想在幼兒園過生日的豆豆
• 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研究
• 幼兒園數學教學實踐探析
• 高校學前教育參與教學模式研究
• 幼兒園“小紅花”現象研究
• 有效開展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策略
• 從浦南幼兒園的案例看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