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當前幼兒園教研活動中存在的教研機構職能轉變不徹底、教研活動質量不高的現實問題,幼兒園應重新考慮教研活動開展的思路,實現工作方式、研究內容及工作條件的多元化,以提高幼兒園教研活動的科學性與研究性。
【關鍵詞】幼兒園;教研活動;多元化
幼兒園教研工作是以保教人員為主體,以保教實踐為基礎,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教育規律與基本原則,采用科學的方法,解決保教工作中實際問題,提高保教質量的研究活動。
一、幼兒園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從教研機構的發展和職能看目前存在的問題
1.從教研機構自身的發展來看,教研機構原來是教育行政部門的一個職能部門,隨著職能的分化,逐漸從行政部門分離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事業性機構,原來的工作多少帶有一些行政色彩,作為上級領導機關,肩負著指導和管理的職能。相對獨立以后,教研機構的管理職能逐漸削弱,而研究的職能逐漸增強。但是,這種職能的轉變還沒有徹底完成,我們研究的力度和水平還不能滿足幼兒園的需求。以前對幼兒園和教師的管理和指導出于行政的權威,而現在則需要用“研究”這種隱性的力量。當然幼兒園有時也可以硬性規定、“強制”執行、“強迫”老師們反思,但如果沒有研究上的高水平、高質量,還是無法對幼兒園和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服務。
2.從教研機構的職能來說,有研究、指導、服務三大職能,其中,研究是先導,是進行指導、服務的基礎。如今幼兒園教研機構的職責主要有6個方面的內容:(1) 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2)教育決策研究,主要表現在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現實依據;(3)教學實踐研究,主要表現在開展多種教學研究活動,進行教學督導、教改實驗等活動;(4)教師發展研究,主要表現在對教師的教學指導和培訓;(5)評價研究,主要表現在對評價標準的研究;(6)課程研究,主要表現在對課程標準、教材以及教學參考資料的研究與編寫上。以上6個方面的內容既是工作,又是研究,只有把研究貫穿教研機構全部工作的始終,才能夠更好地對幼兒園進行指導和服務。
(二)從幼兒園教研活動的質量看當前存在的問題
1.教研內容流于形式,活動方法單一,缺乏創新。以往進行教研活動大多是組織教師學文件、理論,很少落到教師的工作實處,并且在方式上通常都是集中學習。現在很多學校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但也無非是聽課、說課、評課,而且評課中往往也只停留于表面,流于形式。
2.教師缺乏參與教研活動的興趣與愿望。在調研中發現,廣大幼兒園教師對教研活動并無多大興趣,特別是年紀偏大的教師,更是不想參加教研活動。如果不是因為要記考勤,且考勤直接與工資績效相關,老師們估計難以自覺地來到教研活動現場。
3.教研組長缺乏組織活動的激情。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很多教研組長對于每周都要進行的教研活動也嚴重缺乏激情,往往是顯得疲于應付的狀態。每到教研活動時間,往往是簡單地記記考勤,組織教師聽聽課,然后集中評評課,作一點會議記錄,然后就宣布散會。很顯然,教研組長們在活動中沒感到有什么收獲,只是為了應付上頭的活動規定才不得不組織活動,顯得很被動。
4.研究力度不夠。例如有些教師認為寫出
論文就是進行了教研活動,還有些教師認為參與了備課和討論,聽了、評了別人的課就是進行了教研,這些都只是片面地理解教研活動。
5.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應用較少。
二、幼兒園教研活動的新思路
幼兒園教研活動對幼兒園的健康發展,對幼兒的成長都十分重要。開展好教研活動,幼兒教育意義重大。所以,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都要加大研究的力度,促進教研工作方式的創新。總體上看,幼兒園教研活動內容和形式都要力求多元化,除采用集中討論這種解決共性問題的方式外,幼兒園還可以采取一些解決個性問題的方式,如安排老師們到班上觀摩,看活動,看完后互相評議等。那么,從幼兒園教研組織者的角度來看,又應采取何種方式加強教研的力度呢?面對時代對教研機構提出的新要求及教師的實際需要,我們經過認真思考,提出如下教研發展的新思路。
(一)解放教研人員。
給教研人員留出學習、思考和研究的時間和空間。不僅數量上要保證,而且應該在質量方面考慮,讓教研人員在保證工作效率的基礎上進行教研。如給予教研人員必要的“心理安慰劑”、對其所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認可,讓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給予其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等等。
(二)加大教師的“反思”力度
這里的反思不僅包括自我反思,還包括同伴互助、專業引領。首先,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我們進行教研的基礎,同時教師要在反思中虛心接受其他老師提出的改進意見。教研組織人員應該以身作則,承擔起組織老師們討論的責任,思考怎樣才能活躍討論的氣氛,激發老師們教研的積極性。其次,在教研中還應該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使幼兒園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引導教師群體中每位成員相互交流、研討,互相幫助,達到共同提高。我們還發現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教研收效頗豐。最后,我們還應該用專業引領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比如組織教研組人員去外地學習、參觀等,一方面可以作為一種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們參加教研活動的興趣,同時她們可以學習很多先進的理念和活動設計思想,有助于提升教研工作的理論高度和實際操作水平。
(三)重視教研成果的總結、宣傳與推廣、轉化。教研工作產生了許許多多優秀成果,值得我們進行總結。如,優秀的活動設計、
論文、教師的教學經驗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成果,也是我們進一步研究的資料,因此非常有必要集中篩選,進行提升。在此基礎上進行宣傳與推廣,使更多的教師學習和借鑒這些成果。
(四)運用科學研究的方法。雖然在目前有科研和教研之分,有人認為教研不是科研,還有人認為科研比教研高級。我們認為,教研是科研的組成部分,是教育科學研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它研究的內容是與教學有關的一切問題,研究的方法應該是科學的。雖然當前教研和科研在研究的內容上有一些區別,如教研主要側重在教學領域,相對比較微觀,而科研側重比較宏觀的方面,但是誰能說微觀的研究是不科學的,是低級的呢。所以,我們的研究不但在方法上要科學,而且在語言的表述上也要科學。因此在工作中不但要學習教育理論,而且對教育研究的方法要給予關注,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研究的學術水平。
綜上,當前幼兒園教研活動總體上存在著教研活動管理不善、教研流于形式、活動內容和方式單一等問題,需要管理者和幼兒園教師轉變觀念,建立多元化教研活動的思維,積極在教研活動內容和形式上創新,以多元化的教研活動促進幼兒園教學工作的發展,為幼兒健康成長奠定必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興莉.幼兒園教研活動的組織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8(07)
[2]侯春艷.淺析幼兒園教研活動有效開展的路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
[3]鄭玲.幼兒園教研活動有效性研究[J].教師,2012(36)
[4]趙冬云.基于評價交流功能釋放的區域教研活動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新時期幼兒園教研活動實施分析】相關文章:
• 解讀《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
• 幼兒園散文詩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
• 讓陽光的生活充滿幼兒園
• 淺談農村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幼兒園“考察”指南
• 如何搞好幼兒園教學管理
• 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初探
• “透明幼兒園”謹慎為好
• 幼兒園游戲與教學整合之我見
• 提升幼兒園語言教學質量之我見
• 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與對策
• 森林里的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