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上幼兒園了!面對和寶貝的分離,媽媽們開始惶恐,這種焦慮情緒會通過各種各樣的理由呈現:比如,寶貝還不會自己吃飯怎么辦?寶貝還不會自己大小便怎么辦?寶貝的表達能力不行,他能夠跟小朋友和老師相處得好嗎……每個媽媽都有自己擔心的事情,而且這些擔心看起來都合情合理。
面對即將入園的寶貝,以下這些問題是媽媽們最不放心的。如果我們幫助孩子解決了這些問題,那么雙方的焦慮情緒也就少了一半。
孩子哭鬧,不愿上幼兒園怎么辦
解決方案 給予必要的心理訓練,克服分離焦慮,盡早開始有意識地與孩子談論上幼兒園這個話題。
入園分離會給孩子和家長都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有些家長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孩子還沒哭,家長的眼睛就先紅了起來。所以說,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克服分離焦慮。從家庭環境走入幼兒園這個集體環境,這是孩子走向成熟的開始。但是,很多家長的心理準備還是有點滯后,在他們心里,孩子還那么小,需要家庭全方位的照顧。在大人的這種心理暗示下,孩子會更不容易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克服自己這一關。然后,再想一些策略幫助孩子。例如,家長要經常跟孩子聊聊上幼兒園的事情,可以向孩子描述自己小時候上幼兒園的開心往事;周末時安排寶寶和上小班或中班的孩子一起玩,激發孩子上幼兒園的愿望。有機會的話,帶孩子去幼兒園玩一玩,讓他熟悉幼兒園的環境。這樣,孩子剛入園的時候,就不會因為環境陌生而慌亂了。
孩子不會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衣,沒有午睡習慣,怎么辦
解決方案 趕緊開始給孩子做吃喝拉撒各方面的生活訓練。
●吃飯訓練:從現在開始,媽媽們可以把擔心變為實際行動。家長可以在一旁指導孩子吃飯。當孩子初步學會自己吃飯后,鼓勵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飯。
●如廁訓練:幼兒園的廁所有的是小馬桶,有的是蹲坑式的。家長們可以到老師那里了解一下情況,如果是蹲坑,可以在家里訓練孩子使用便盆,訓練幾次后,一般孩子就學會蹲著拉了。有的家長還很擔心孩子不會擦屁股,這個訓練時間相對要長一點,如果能學會當然是最好的,但一時半會實在學不會,也不用太擔心,上小班時保育員一般都會幫忙。
●穿衣訓練:先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衣服,分清上下、前后、左右,在家里針對性地做些訓練。孩子穿到幼兒園的衣服和鞋一定要舒適、方便脫穿,如:寬松的、有松緊帶的褲子,前面系扣的衣服(衣服的紐扣大一點,扣眼也開大一點),套衫的領口要松一些,鞋子最好選擇有松緊帶的。過于復雜繁瑣的衣服會給孩子增加很多困難,帶來不必要的焦慮情緒。每個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穿脫衣服的方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不必拘泥于一種模式。
●睡眠訓練:幼兒園的作息制度中有午睡,這是保證孩子睡眠時間,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措施之一。對于在家里沒有午睡習慣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兒園的前兩個月開始訓練,讓孩子養成午睡習慣。
孩子在家比較任性,會不會在幼兒園也不聽話
解決方案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跟自由散漫說再見。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毫無規矩在幼兒園是行不通的,因為幼兒園有幼兒園的規則。那些上課隨便走動,不聽老師指令的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的過程會比一般孩子更長。是否有規矩,能否守紀律跟家長平時在家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對于坐不住的孩子,從五分鐘開始訓練吧。讓孩子坐在凳子上看書,或者聽媽媽講故事,讓他慢慢習慣遵守規則和要求,等到孩子能堅持坐五分鐘,再向十分鐘努力。同時,培養孩子的紀律意識,即便在家,也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師反映,大多數在家任性的寶寶,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家園配合。
在做好孩子方面的工作之后,爸爸媽媽們在寶寶新入園的時候,千萬要提醒自己做到下面幾點。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跟老師說孩子的“缺點”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眼中寶貝的缺點根本談不上缺點,但是如果當著孩子的面跟老師說“我們家寶寶膽子很小”之類的話是非常不合適的,這會讓孩子認為,我就是一個膽小的孩子,老師自然而然也就會認為你的寶寶是一個膽小的孩子,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是非?膳碌摹<幢闶切枰屠蠋煖贤,也最好是單獨溝通,可以先聽聽老師的說法,也許,在老師眼中,孩子的膽子并不小呢?
不要總用“負性”的提問
老師有沒有兇你?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今天午睡有沒有小朋友吵你?老師有沒有批評你?這類問句共同的特點就是傳遞了負面的信息,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老師可能會兇他,同學可能會欺負他,午睡可能有人會吵他,老師是會批評人的……所以,家長要學會用正向的提問,正向的提問會緩解孩子上幼兒園的焦慮情緒,比如:今天交到新朋友了嗎?玩得開心嗎?能跟爸爸媽媽分享一下幼兒園里有趣的事情嗎?
不要把孩子塑造得“與眾不同”
有些媽媽喜歡把孩子塑造得與眾不同,比如每天去幼兒園給孩子送奶瓶,每天接回家午睡,吃飯的時候送點特制的寶寶餐……進入幼兒園,孩子有一段不適應期是正常的,有些孩子不適應期長一些,有些孩子短一些,這跟孩子先天的個性有關,也跟家長的養育方式有關。不管怎么樣,我們不能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別的小朋友能夠在幼兒園午睡了,我不能。別的小朋友能夠自己吃飯了,我不能。別的小朋友能夠自己大小便,我不能……小朋友之間會有比較,這種“特殊性”會讓孩子感受到壓力,讓他們有游離于集體之外的感覺,這種感覺阻礙了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所以說,“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對于剛入園的孩子們來說很重要。
對爸爸媽媽說 上幼兒園對于大多數媽媽和寶寶來說,是一次重大的分離,不僅是空間意義上的分離,也是心理意義上的分離。媽媽和寶寶心理意義上的分離,其實很早就出現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從6個月開始就進入了分離個體化的階段,也就是說,孩子們開始要慢慢獨立了。到24個月的時候,這種分離已經基本完成,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和媽媽分開一會。他們已經明白,和媽媽的分離,并不意味著媽媽會消失,她還會回來的。而等到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們基本已經過了36個月,這個時候,從心理上來說,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和媽媽以及家人分開。當然這一次的分離顯得與以前不同,除了周末,每天都需要分離8個小時左右,雖然孩子們都經歷過分離,但是這樣有規律的長時間分離,對孩子們來說卻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剛開始肯定有不適應,但是很快,幼兒園豐富多彩的活動會把他們的不適感慢慢消除。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相信孩子們已經擁有了獨立的能力,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真正地相信,爸爸媽媽的心里才能放下焦慮。在剛入園的階段,爸爸媽媽們需要做的是鼓勵孩子邁出這重要的一步。
【上幼兒園,先搞定這些事】相關文章:
• 罰你去上幼兒園 等3則
• 文老師最新幼兒園六一兒童節舞蹈 愛上幼兒園_clip
• 孩子上幼兒園 家長信任誰
• 年六一點點班《愛上幼兒園》舞蹈視頻
• 小班舞蹈 愛上幼兒園
• 上幼兒園后,兒子大便失禁,怎么辦
• 文老師最新幼兒園六一兒童節舞蹈 愛上幼兒園_clip
• 愛上幼兒園年暑假舞蹈班第二期文藝匯演匯報演出
• 孩子上幼兒園你準備好了嗎
• 當多媒體遇上幼兒園音樂活動
• 舞蹈視頻 - 愛上幼兒園 (廣場舞版)_m002213d4ne_1_0 [mqms]
• 《湯姆上幼兒園》繪本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