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幼兒園;安全教育;途徑;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9―0030―01
安全教育是幼兒教育永恒的主題。幼兒好奇,好動,愛探索,生活經驗貧乏,自我保護能力差,是社會成員中最脆弱、最易受到傷害的弱勢群體!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作為幼兒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肩負著培養幼兒身心發展的重任,應該更加重視對自身安全教育問題的分析。那么,對于幼兒安全教育問題幼兒園應從哪些方面進行探究呢?
一、文化建設營造安全氛圍
幼兒園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主要場所,幼兒園應為幼兒創設溫馨的生活環境,通過直觀、形象且生動的環境教育,讓幼兒在生活中體會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險。幼兒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教育實際進行個性化布置,力求讓每一塊墻面“說話”,讓每一個角落育人。如,為了幼兒上下樓梯有序不擁擠,教師可在地板上貼上小腳印,幼兒來回沿著小腳印走,避免了許多安全隱患;在幼兒園最醒目的位置可張貼安全標志和溫馨的提示語,如在窗臺的地方張貼禁止攀爬的標志、在樓梯間張貼禁止擁擠的標志、在電源插座旁張貼禁止觸摸的標志等;還可在專題展板粘貼幼兒參與的“學會自護”、“逃生演練”等生動的照片以及圖文并茂的宣傳畫來吸引幼兒和家長,起到激勵導向作用。這些富有特色的幼兒園安全文化建設,營造了幼兒園祥和、平安、積極向上的育人氛圍,讓大家時刻謹記“安全第一”。
二、日常引導培養安全行為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日常生活習慣,是安全教育的基礎。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差,對他們講大道理他們也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搜集一些有關日常安全方面的信息、圖片、影像資料等,讓幼兒觀察討論“應當注意些什么,應遵守怎樣的規則”,讓幼兒明確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和各項活動的具體要求,知道怎樣做才安全,怎樣做會不安全。此外,對規則進行專門學習和練習,平時不斷地加強訓練,使幼兒良好的行為得到強化,形成規范。
教師還可以把幼兒玩戶外大型玩具時的情景拍攝下來,然后讓幼兒觀看。通過觀看幼兒就可以自己發現問題,如有幼兒就說:“藝明(化名)小朋友在滑滑梯上推小朋友,這樣小朋友會摔下來”、“有的小朋友滑滑梯時沒有排隊,擠來擠去”……幼兒可以從片子里自己發現活動中的一些危險動作。這時,教師再把問題拋給幼兒,和他們一起討論這些危險動作可能引起的后果,這遠比教師無數次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主題活動傳遞安全意識
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主題活動,提高幼兒自救技能,增強幼兒安全意識。幼兒園可結合本園實際,開展“安全主題系列活動”, 如“寶寶安全好習慣”、“不跟陌生人走”、“身邊的危險”、“保護自己”、 “不怕黑”等一系列安全主題活動,通過游戲、教育教學、演練活動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了解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安全知識。教師還可利用身邊的事例來教育幼兒,如2013年7月22日岷縣發生的6.6級大地震,教師就可抓住這一契機,開展“地震來了怎么辦”的主題系列活動,教給幼兒最基本的自護逃生常識,同時讓幼兒牢記家里的電話號碼和110、119、120等特殊電話號碼,教育幼兒一旦置身危險,不要慌張,要想辦法保證自己的安全,及時發出求救信號,讓幼兒學會運用學到的安全常識和自救方法來保護自己。
四、家園合作深化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必須家園同步。學習安全常識和應急自救方法,幫助幼兒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幼兒園可通過建立班級QQ群,與家長在網上進行交流、探討,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家長們可針對自己在安全教育中出現的困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發表各自的安全育兒觀,變一人的經驗為大家的經驗,共同為幼兒的安全教育保駕護航。幼兒園還可通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危險”活動,鼓勵幼兒查找家里有哪些地方存有安全隱患,不能隨便去碰;讓幼兒說說在幼兒園課內外要注意哪些安全,在社區或公共場所要注意哪些安全,請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調查表,并展示在班級安全主題墻等。通過這些親子互動,既讓家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幼兒園的安全教育中,又讓家長及時地了解了幼兒園安全教育的內容,做到家園同步。 編輯:王金梅
【強化幼兒園安全教育的幾個途徑】相關文章:
• 如何打造一所安全的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從細節上落實幼兒園安全措施
• 淺談幼兒園安全管理
• 對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 融入幼兒園常規的安全教育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對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思考
• 幼兒園安全管理策略與措施
• 幼兒園開展安全教育的策略探究
• 幼兒園老師的安全提示
• 探索幼兒園安全教育游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