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樂欣賞活動使幼兒更加具有特性及感染力,也為幼兒的創造力及想象力提供了有利的發展途徑。使幼兒獲得快樂的審美體驗,促進幼兒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
音樂欣賞 多維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c)-0193-01
在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大多是教學方法與手段比較單一,缺乏趣味性,在面對活動中始料不及的幼兒的想法、體驗等,不知道如何應變,缺乏有效的指導。怎樣才能改變現狀,讓幼兒有多維的音樂學習空間,用心傾聽、主動參與、自主學習,使幼兒獲得快樂的審美體驗,促進幼兒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呢?
1 多感官協同參與音樂學習,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以往的音樂欣賞活動,教師反復地讓孩子聽音樂,表達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孩子們機械地聽、學,失去了興趣與主動性,課堂缺乏生機,音樂沒有帶給孩子快樂和享受。但在多維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老師們的教學方式有了極大的轉變,能以幼兒的興趣出發,調動幼兒的多感官參與音樂學習,幼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如在欣賞《加速度圓舞曲》時,一開始教師以故事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在一個魔法森林中,有一間小木屋,里面住著一個小精靈,小精靈有一個本領,會把一瓶瓶的清水變成五顏六色的魔法湯。你們知道怎么變嗎?快看,老師要聽著音樂變魔法了。”教師神秘的語言及自身的情緒感染,不由得激發了幼兒好奇的心理,不知不覺地走進了美妙的音樂世界。接下來,教師隨著樂曲的旋律變化在黑板上記錄下“魔法湯的配置秘方”。這些神奇的符號幫助幼兒輕松地了解了樂曲的結構;同時,幼兒也在聽聽、看看、做做的過程中,增強了對樂曲的理解與感受。最后,小朋友們都來做小小魔法師的游戲活動,更增添了教學的趣味性。伴隨音樂流暢的旋律,孩子們時而攪拌魔法湯,時而念著咒語有節奏地搖晃瓶子,時而好奇地看看自己的魔法是不是變成功了。當瓶里的水變成了紅色、綠色、藍色……孩子們歡呼雀躍,和伙伴分享著成功和驚喜。整個活動,神奇的魔法緊緊抓住了幼兒的眼球,充滿時代氣息、富有創意的想法與音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幼兒通過視覺、聽覺、運動覺參與感受音樂和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學習,獲得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傾聽能力和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2 運用豐富、多樣化的符號表達對音樂的獨特想象
在教學中,老師們比較喜歡使用圖譜這一視覺符號。直觀、形象的圖譜,對幼兒理解樂曲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作用。但是,教學中的圖譜大都是由老師們根據教材創作出來的,從幼兒“學”的角度考慮,符號化活動只限于一些動作的表演,幼兒的學習比較被動。如何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我們主張,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聆聽音樂,而不框架孩子的思維。正如“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自己的見解。以《大黃蜂的飛行》欣賞教學為例。活動開始,教師先不急于告訴幼兒欣賞的內容是哪個大師的作品,講的是什么事情,而是放錄音讓幼兒閉目想象,“這段音樂聽起來是怎樣的?你想到了什么?”然后在反復播放音樂的同時,讓幼兒“畫音樂”,把聽到和想到的東西畫出來。有的幼兒畫出了兇猛的老虎追兔子,有的畫出了密密麻麻的小圓點和起起伏伏的折線,還有的幼兒用許多圓圈圈和斜線條表現,還告訴大家自己的想法,“這是球寶貝在賽跑,從山坡上滾下來了。”每一個音符,每一條旋律在孩子們的手中變成了看得見、有內容的畫面,表達了幼兒對音樂豐富、獨特的想象,沒有老師的強加與灌輸,幼兒的自主表達更加自由。我們發現,平時不愛開口的幼兒或者缺乏自信心的幼兒在寬松的氛圍里,也能參與其中,講講自己的想法,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運用豐富、多樣化的符號表達音樂感受,實現了孩子體驗美感、豐富情感、促進想象力的過程。
3 參與游戲表演,激發幼兒多樣化的審美情趣
因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以往在進行欣賞教學時,老師們總怕孩子聽不懂、學不會,于是不停地講,手把手地教,注重的是教的過程,而忽略的是孩子的興趣、參與體驗和個性化發展。如何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教學實踐證明,游戲表演是孩子領會樂曲的一種升華,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讓孩子們參與游戲表演中,會激發幼兒多樣化的審美情趣,將自身對樂曲的感受與理解進行自然展現。如老師在開展《送給外婆的禮物》的欣賞活動時,老師設計了這樣的游戲表演環節:首先,幼兒自由結合分組商量:去外婆家坐什么交通工具?送給外婆什么禮物?然后,每組通過無聲的動作表演出來,大家猜猜看。這一環節使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教師及時的肯定、鼓勵對幼兒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最后,各組角色扮演參與游戲表演并展示小組成果,滿足了幼兒的成就感,而且也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整個活動,幼兒將生活中的經驗與音樂緊密結合在一起,每組幼兒對音樂的想象與理解不一樣,表達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多樣化的審美情趣在多維的學習空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4 充分運用玩教具,有效促進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力
在《動動鼓》的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利用手中的墊子,探索出大鼓、小鼓、鈴鼓的不同演奏方式,并將自己獲得的有益經驗融入到了游戲里,一物多用的方法活躍了幼兒的思維,而且更可貴的是這種寶貴的經驗在今后的學習中得到了較好地遷移,如《PEE PEE POO POO》的活動中,幼兒將坐墊當做游戲時的馬桶:在欣賞音樂《小鳥的
舞蹈》時,紗巾當做小鳥的翅膀等,幼兒按自己的想法、方式去做,學的主動,有效的促進了幼兒的想象力與獨創性的發展。孩子在自己創造的環境中體驗與感受音樂,其形式美、內容美,延伸其情感,使孩子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享受到美的愉悅、情感的陶冶。
實現音樂欣賞多維教學,我們要理性思考,深入實踐,在以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悟多維教學理念,拓展教育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王身佩.幼兒園多維教學策略實驗研究.
[2] 徐愛萍.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游戲化.
[3] 陳茹.開啟音樂欣賞的另一扇門.
【微探幼兒園音樂欣賞多維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學習環境的創設
•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
• 讓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生活化
• 幼兒園如何構建多元化區域活動
• 現代教育媒體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應用
• 淺談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探索
• 淺談幼兒園區域材料投放的原則
• 幼兒園戲曲教材的選擇與運用
• 轉讓幼兒園有問題,如何救濟
• 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性
• 關于幼兒園晨間活動的優化探究
• 幼兒園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