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重工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 510034 摘要:幼兒園的使用對象是三至六周歲的幼兒,因而在使用功能、空間構成、建筑組合、造型及細部處理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征及要求,應結實際的需要,精心設計為幼兒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場所。本文旨在探討幼兒園建筑設計的要點,使得幼兒園能夠為幼兒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打好環境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原則;建筑設計
1.幼兒園建筑設計原則
在幼兒園建筑設計之初,應對建筑類型進行定位,因此,其設計特色、設計功能均要符合幼兒建筑的特點,這樣設計出來的作品才能滿足和符合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要抓住孩子獨具的這一特性,在單體構思中,就要摒棄呆板的建筑格局,在建筑平面造型、立面風格、色彩對比上狠下功夫,才能創作出既富于時代氣息,又具現代化的幼兒園建筑。
在幼兒園建筑設計之中,應大致確定建筑的基底面積與室外場地面積的比例關系,只有正確處理好圖底關系,才能為建筑贏得更多的室外活動空間,進而對單體平面功能進行劃分。在平面關系確定之后,就要通過平面外輪廓形狀來構想建筑外立面造型。通過凹凸的變化、虛實的對比、色彩的漸變、層次的遞進等處理手法來豐富外立面造型,再配上適當的曲線線條加以裝飾,就能創作出富于生命力的幼兒園建筑。
在幼兒園建筑設計之末,應著重對建筑室外環境進行設計,比如增加幼兒分班活動場地、滑梯、大型游樂設施等,再點綴以園林綠植、園林小品等,既豐富了室外場景,又烘托了主要建筑,呈現出一個生機勃勃的幼兒園環境。
2.建筑單體構思
某幼兒園建筑面積共8082m2,呈南北布局,其中包含有教學區、娛樂區、行政辦公區、餐飲區等功能分區。建筑在平面造型中,呈圍合式的內天井形式,布置有5部疏散樓梯,其中教學樓南部設置有2部疏散樓梯:2部三跑樓梯布置在建筑的兩端,1部設在樓梯中間;教學樓北部布置2部三跑樓梯。在交通疏散上,利用兩端的樓梯滿足疏散要求;而且通過對樓梯造型的處理,極大地豐富了建筑平面及其立面的效果。
幼兒教學樓其教學用房為3層,行政辦公以及管理用房為局部4 層,整個建筑形體從立面造型上看,高低錯落有致,形態變化多樣,符合幼兒建筑形體活潑、色彩明快的特點。
從建筑單體的豎向功能分區來看,主要將幼兒活動室布置在1~3層,而將陳列、展覽館以及行政用房布置在3~4層,這樣布置的優點在于將孩子的教學區與教師的行政區進行了合理分隔,使得教師辦公不會受到孩子們的影響,真正做到了各在其位,各行其是。
在建筑形體中,建筑平面輪廓采用多種幾何元素組成:方形、圓形、扇形,這3種形狀恰到好處地組合在一起,使建筑形體整體感覺協調、自然、靈動,富于生命的活力。
在建筑立面上,通過對女兒墻高低錯落的處理手法,使得建筑形體在高度上錯落有致,給人以一種生動、挺拔的感覺。幼兒園教學樓在功能上滿足了幼兒建筑規范的要求,外形上動感十足,立面造型結合平面立意,使其更具特色。
建筑立面采用的色彩明快活潑,以粉、紅、橙等暖色系為主,營造出一個富有生機的建筑外立面,在周圍環境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奪目。在高低錯落的女兒墻上,利用剪切挖空的手法,形象地設計出一個個卡通大象的形態,憨態可掬,給建筑立面增光添彩。
3.建筑與場地的合理布局
幼兒園以多媒體綜合樓為布局中心,建筑以南設計為分班活動室及寢室;中部布置有扇形分班教室以及教師辦公用房,并留出內天井;以北布置為輔助用房。功能分區合理,使用方便。綜合樓為校園主要用房,以教師行政辦公為中心,經連廊連接教室、音體室、溜冰室、室內游泳館、餐廳等功能房間,將幾大功能分區緊密結合。校園南區布置有室外分班活動場地、植物觀賞園區;校園西區為地塊的主入口區域,正對其入口布置為硬地鋪裝的國旗升旗臺,為孩子健身、升旗、游憩等戶外活動提供了便利的場所;校園東區布置了一塊60m的塑膠跑道運動場以及利用綠色停車位(以植草做停車位的鋪墊),為園區增添綠色的自然色彩,并可供幼兒園教師停放車輛。
幼兒園建筑功能布局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幼兒和教師們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因此,在規劃設計時,要將地塊的功能布局作為重中之重,合理權衡建筑單體與場地周圍環境的規劃原則及布局主次關系。
只有將建筑的空間關系與場地的關系理順后,才能設計出功能合理、使用便捷、交通流暢的室外大環境。
該幼兒園總體規劃正是依據上述功能布局的原理,按照主與次、內與外、動與靜的原則進行的,力求達到在視覺空間和使用上都能滿足幼兒和教師們教學、休息、辦公、娛樂的需要。
1)幼兒園規劃設計注重主與次的搭配。所謂“主”,就是指烘托的對象,即建筑單體;“次”,指襯托建筑的室外植物及配景。規劃中,場地以西、以南設計有2個出入口,均能讓人在進入場地的一瞬間,就能一睹整個建筑的風采。舉目四望,郁郁蔥蔥的綠植及別致的園林小品,使建筑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中,真正達到了建筑與環境的自然融合。
2)幼兒園建筑注重動與靜的分離。所謂“動”,是指娛樂、休閑、運動的場所;“靜”,是指休息、辦公的場所。在此次規劃設計中,將“動”的功能用房與“靜”的功能用房,通過空間位置隔開一定距離,動、靜分離,使幼兒園在細微之處亦能體現出人性化的關懷。
3)幼兒園建筑注重內與外的分離。
所謂“內”,指的是幼兒園建筑以及室外附屬環境;“外”,指的是規劃場地之外的場景。規劃設計中,沿著場地四周紅線以內,種植有行道樹,既起到了分
隔內與外的空間,又在處理手法上通過虛實對比,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效果。
4)幼兒園規劃設計注重順應地形的走向。通過巧妙的組織,將各個功能區塊、道路流線等布置得與地形走向相協調,從而使得校園整體規劃和諧、優美、極富層次感。
4.建筑與景觀的有機融合
以主入口、次入口、建筑單體的交叉處為景觀主軸,是整個校園景觀的核心,同時也是幼兒、教師們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區域。校園內設置有小丘,種植有無毒、無刺的植物,配以石刻、雕塑,與幼兒園建筑前的小廣場組合形成了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使人一進校園便能感受到勃勃生機。
5.設計體會與思考
通過這次幼兒園的設計創作,筆者認為,進行幼兒園設計一般可采用2個步驟:①“從立意入手,―設計構思―細部完善4個過程。
“從立意入手,再調整形式”是指接到設計任務后,要先確立一個大體的設計主題,圍繞這一重心,將建筑形體與主題相互呼應;在形體確定的基礎上,再來調整建筑功能,經過反復調整,最終完成整個設計。
“從形式入手,再調整功能”是要求設計者對功能布置具有一定的實際經驗,首先從建筑空間形態和造型入手,確定一個優秀的空間形體,再將功能填充和組織起來,經過多輪調整之后,使設計變得更加完美。這種形式可極大地發揮空間想象力,也有利于把握建筑形體總造型。
6.結語
該幼兒園的規劃與建筑設計,將活潑、富于特色的建筑形體與地塊及室外環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營造出一個富于盎然生機的幼兒園環境。在規劃設計中,將園內的建筑、景觀、游戲等不同使用功能的用地,按照主與次、內與外、動與靜的原則進行了布局,從而將該縣機關幼兒園規劃設計成為一個集教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地,使活潑、可愛的孩子們能夠在其中愉悅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林川.幼兒園交往場所設計探討[J].建筑學報,1990(11)
[2]馬克?杜德克.學校與幼兒園建筑設計手冊[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3]尹青.建筑設計構思與創意[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淺談當前幼兒園的建筑設計要點】相關文章:
• 幼兒園提升環境價值的策略
• 淺議幼兒園家園互動的途徑
• 如何開展幼兒園逃生演練活動
• 戶外游戲活動在幼兒園的價值
•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打擊樂器活動
• 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需要人文關懷
• 幼兒園園本教研初探
• 淺談幼兒園科技教育
• 談“幼兒園數學教學”
• 幼兒園成本收費的必然與可行
• 如何做好幼兒園的家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