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研究發現,教師有效的組織策略是豐富游戲材料和游戲組織形式,合理調控游戲時間,還幼兒游戲自主權是幼兒戶外游戲的最高境界,幼兒在合適的戶外游戲活動中身體、心理和情感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 戶外(游戲)活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8.254
1 研究背景
幼兒園戶外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基本內容,又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戶外活動擁有廣闊、新鮮、刺激的活動環境,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內容。其自由開放的特點能夠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不僅能給幼兒帶來歡樂的情緒,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度和動作的協調性。幼兒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接觸到陽光、稍冷稍熱的新鮮空氣,有利于增強幼兒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家長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重智育、輕體育,重室內、輕室外,重靜、輕動的現象;教師則普遍存在開展戶外游戲活動形式過于單一,過分注重安全,限制幼兒自由,活動時間無保障等問題。
2 理論依據及意義
幼兒園開展適宜的戶外游戲活動對幼兒成長的價值意義具體為:
第一,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首先,促進幼兒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幼兒的健康不僅需要營養、睡眠等保障,更與戶外活動密切相關。人體各部分器官與系統在幼兒期都是發育的關鍵階段,適宜的戶外活動可以促進幼兒骨骼、肌肉等健康成長。戶外的陽光、空氣、溫度和濕度對幼兒的皮膚、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機能也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次,能促進幼兒基本動作技能均衡發展。在戶外游戲活動中,游戲的多樣性決定了幼兒可以在不同區域,通過各類游戲和多樣的材料無形中發展各項基本技能,如在追逐游戲中,幼兒不僅要學習跑,還要學習躲閃、轉身等,不僅要協調自己的動作,還要將自己和他人的動作配合聯系起來;更能提高幼兒多種心理能力。地面上的格子、腳印、迷宮、孤線,安全舒適的塑膠草坪,大、中、小型體育活動器材,滿足了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大大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主動獲取有益于身心健康發展的豐富經驗,幼兒的好奇心、發散思維以及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很好地發展。
第二,戶外活動,促進了幼兒間的積極互動與交往。有些時候,幼兒不愿意與別人合作交往。但當幼兒在戶外活動時,卻常常主動去尋找伙伴,幼兒在操作、擺弄、移動新的活動材料遇到困難或當別的同伴需要提供幫助時,同伴彼此間配合參與,互相觀察、模仿,交流彼此交往經驗,分享情感。
3 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第一,制定研究實施方案,收集資料。(2013.4)
第二,相關實驗研究活動。
第三,結題階段(2014.3-2014.5)收集整理課題研究資料,對相關成果進行進一步論證和完善,撰寫課題總結,形成研究成果。
4 研究結果與成效
本課題從實際出發,通過研究、實踐,得出:第一,豐富游戲材料和游戲組織形式,合理調控游戲時間是戶外游戲活動中教師有效的組織策略;第二,還幼兒游戲自主權是幼兒戶外游戲的最高境界;第三,幼兒在合適的戶外游戲活動中身體、心理和情感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游戲材料是幼兒的主要學習資源,豐富的游戲材料可以為幼兒提供多種學習的方式和途徑。一是數量充足,避免幼兒因為爭搶材料而發生沖突;二是種類多樣,才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投放適宜其發展的不同材料,將室內材料帶到戶外,與戶外的自然區、玩沙區、玩水區等結合,既增加材料的多功能性,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其創新能力,又能使幼兒養成活動后主動收拾和整理材料的良好習慣。
集體游戲與自由游戲交替進行。幼兒自由游戲時教師在觀察的基礎上,及時發現幼兒需要幫助的信號,并用啟發式的語言或者動作給予提示,留給幼兒一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加強有目的的間接引導。當多數幼兒都出現無目的的游玩現象時,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幼兒進行集體游戲,帶動幼兒活動的熱情,保證幼兒在戶外活動中得到充足的鍛煉和發展。必要時,教師親身參與幼兒的游戲,更好地組織和引導游戲活動的進行,也利于師幼之間的良好互動。
適宜的戶外活動首先能促進幼兒的身體生長,增強幼兒體能。一年來,課題園幼兒出勤率較高,均在90%以上,發病率在4%以下,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明顯提高。其次,發展了幼兒的智力,豐富了幼兒的知識。在戶外活動中,幼兒通過自己的創造和想象發展活動,獨立快速和機智靈活地處理活動中發生的各種問題,使觀察和注意、思維和想象力得到較大發展。
5 存在問題及改進
5.1 存在問題
第一,教師們由于沒有相關教材的指導,戶外游戲活動內容陳舊,缺乏新穎、缺乏挑戰。戶外活動內容大多是復習性質的,舊的淺顯的居多,許多內容孩子張口就答,順手就做,輕而易舉,毫無難度可言。
第二,幼兒游戲普遍存在缺乏自主陛。大多數教師擔心紀律不好或難以應付突發事件,就按自己想法玩掌控范圍內的游戲,整個環節都是老師唱主角,幼兒成配角,孩子的主動性發揮不了,孩子沒有興趣,更無從談游戲效果。
5.2 改進措施
第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讓戶外游戲活起來。“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老師。”教師要更新觀念,改進方法,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通過各種渠道提高自身業務素質,讓孩子們在戶外活動中享受快樂,讓戶外活動成為孩子和教師傳遞信息和交流的樂園。
第二,發揮孩子的自主性,讓戶外游戲火起來。教師在游戲活動中,要以一個參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活動中去,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啟發,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愿組合,自愿選擇材料和伙伴,自愿選擇游戲角色,讓孩子在歡樂的大自然中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盡情地玩、盡情地笑。
【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研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師幼互動
• 養老院和幼兒園在一起
• 試論幼兒園多元文化 課程目標制定要求
• 思想政治工作是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
• 虐童事件反思幼兒教育管理
• 城南幼兒園與新疆一幼兒園開展“手拉手”活動
• 走向專業發展的幼兒園教師教育改革
• 《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的專業期待
• 談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反思
• 淺談幼兒園兒歌教學
• 淺談幼兒園雙語教育
•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