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新世紀,學前教育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目標和價值取向都有所轉變,不僅著眼于眼前發展,更關注長遠進步。《指南》強調學前教育要重視幼兒的興趣、愛好和需要,要求幼兒園要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讓幼兒暢享童年生活。事實證明《指南》對幼兒園教育活動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指南》;幼兒園;教育活動
幼兒園教育出現的不容忽視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幼兒的健康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出臺了《3-6歲兒童發展指南》,對幼兒園教育的很多細節進行了規定。本文嘗試研究《指南》在幼兒園教育的應用,一方面可以使人們進一步認識《指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為改革幼兒園教育提出一些建議和參考。
一、當前幼兒園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存在小學化傾向。不少幼兒園都出現了許多有關部門審定的幼兒園課程方案中沒有的內容,如專門的拼音寫字活動,100以內的加減,有非常明顯的小學化傾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如果強制幼兒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
2.游戲變成教學工具。福祿貝爾認為幼兒園教育就是游戲活動,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認為幼兒應該從游戲中得到發展。目前幼兒園確實非常重視游戲的應用,但一些也只是將游戲當做教學工具。我曾看過一個游戲情境:老師扮演“司令員”,小朋友扮演“士兵”,“司令員”隨機抽取一張手里的數字卡片,讓“士兵”根據卡片上的數字運送相應數量的“炸彈”。這樣的活動雖然能讓幼兒學到一些知識技能,但忽視了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的快樂與自主。
3.家園處于隔離狀態。家園共育是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來的概念,然而從目前來看,家園目前尚沒有建立友好的互動關系。下面是我和一位幼兒教師的對話:
我:您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外界阻力嗎?
師:肯定有啊,我覺得最大的阻力是孩子的家長。
我:為什么呢?
師:現在很多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是想讓孩子學會什么知識或技能的,回到家家長問‘今天在幼兒園學了什么啊?’如果說玩了什么游戲,就覺得交的錢都浪費了。這種思想其實也會影響到我們老師,為了滿足家長需要,不得不放棄游戲教學。
可以看出一些家長還是抱著傳統觀念,認為學習和游戲不能融為一體,這種思想也間接影響到了教師。
二、《指南》對幼兒園教育的指導作用
1.降低了幼兒的認知難度。認知是幼兒主要的心理活動之一,是幼兒進行學習的重要前提。目前幼兒園 “小學化”傾向嚴重違反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而《指南》的出臺促使安排的教育要降低幼兒的認知難度。如科學領域的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子目標,要求5-6歲的幼兒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它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這樣的教學安排是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對幼兒園“小學化”起到了警示作用。
2.提高了幼兒在態度、情感及能力方面的要求。學前期幼兒的好奇心、興趣愛好都處于關鍵發展階段,目前幼兒園直接對幼兒展開知識灌輸,扼殺了幼兒的童年快樂。《指南》對培養幼兒的情感、態度和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如健康領域的情緒安定愉快子目標要求4-5歲的幼兒愿意把自己的情緒告訴親近的人,一起分享快樂或求得安慰。幼兒園可以按照指示培養幼兒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
3.強調了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事關終身發展。雖然《指南》沒有把“學習品質”作為獨立領域予以呈現,但在其他五個領域的學習與發展建議中提出了學習品質的培養。如社會領域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子目標,要求5-6歲幼兒能主動發起活動或在活動中出主意,遇到困難不輕易求助。這些要求對幼兒園培育幼兒的學習品質提供了指引。
三、《指南》在幼兒園教育的應用
1.快樂地玩,有效地學。《指南》非常強調游戲在幼兒生活中的獨特價值,為幼兒組織游戲活動時,應該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體驗到滿足感和充實感。因此幼兒園要精心設計游戲,創設富含教育因素的游戲環境,投放合適的游戲材料。一是注意材料的多樣性,通過幼兒的自由操作與擺弄、與多樣化材料互動,幼兒能初步完成意義建構。二是注意材料的層次性,使不同個性和操作能力的幼兒都能在游戲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
2.家園共育,形成合力。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指南》也一直強調家園合作的重要性。首先,幼兒園有必要邀請專家或教授為家長舉辦講座,向家長介紹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利用家長會、家訪、微信等渠道向家長傳達幼兒園的教育要求。發揮《幼兒成長檔案》的作用,詳細記錄并分析幼兒在幼兒園中的行為,定時發放給幼兒家長查閱,使家長全面了解孩子。
3.加強反思,不斷前進。《指南》要求幼兒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時發現教育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有鑒于此,幼兒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首先,在評價內容方面,一是要評價幼兒參與教育活動的興趣、活動密度和互動等;二是要評價幼兒教師的指導行為、環境創設能力和游戲設計能力等。其次,在評價人員方面,要由園長、教師、家長和幼兒一起構成評價小組,讓教師進行自評與互評,全方位地評價出幼兒教育活動的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 蘭一心.立足《指南》,科學實施幼兒教育[J].福建教育,2015(Z5).
[2] 孟慶玲,敖敦,仲偉秀等.《指南》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兒童與健康,2016(7):4-6.
[3] 徐亞群.淺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幼兒園
音樂活動中的運用[J].教?W管理與教育研究, 2016,1(10):33-33.
作者簡介:沙恬琰,1998年3月,女,江蘇常熟人,本科在讀,學前教育方向。
【《指南》在幼兒園教育的應用研究】相關文章:
• 探究幼兒園語言課教學
• 淺談如何創新幼兒園管理
• 微課在中職學前教育課程建設中應用
• 哭著不上幼兒園
• 民辦幼兒園教師職業歸屬感探究
• “武”文化背景下的幼兒園管理
• 幼兒園實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分析
• 試析幼兒園中幼兒告狀現象
• 幼兒園戶外游戲材料投放策略
• 幼兒園新手教師培訓研究
• 幼兒園雙語教學的調查與分析
• 語言與科學幼兒園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