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園很多是留守兒童,父母親長期外出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結果因過度保護導致幼兒缺乏避險意識和自救技能。其實,“千般照顧,不如自護”。幼兒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但3~6歲的幼兒正處于身心發育階段,身體的協調性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經驗,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常常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說,幼兒的安全是一切發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兒生命安全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展,作為成年人,特別是幼兒教育機構的老師,要充分認識到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意識到幼兒初步的安全保護意識和能力對健康的重要意義,因為這是幼兒一生健康發展的需要。
一、利用環境文化的創設,讓幼兒了解安全知識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不僅僅是美化的作用,而且是直觀的教育方法,通過有趣的圖片、漫畫、標志符號、照片等布置安全宣傳欄或墻飾,讓幼兒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感受安全教育。如在樓梯臺階貼上小腳丫,讓幼兒知道在上下樓梯時要靠右邊的扶梯;在活動區域創設電話亭,遇到火警、生病和壞人應該打什么電話;走廊、過道等掛上安全標志。在圍墻周圍裝飾一些安全防護知識的圖片配以朗朗上口的
兒歌,讓幼兒欣賞精美圖畫的同時知道過街要走人行道,知道紅綠燈和交通標志,不能玩火,不能玩電,不從高處往下跳,不爬窗戶,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門我不開”等,通過直觀畫面了解安全知識,強化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二、利用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強化安全意識
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活動內容,通過活動讓幼兒親身經歷整個過程,增加體驗,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如小班主題《生活棒棒糖》中,通過《一個一個來》、《交通信號燈》、《不跟陌生人走》、《安全迷宮》等系列活動,讓小朋友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學習正確的玩滑梯方法;了解初步的交通規則,一定要在大人的帶領下過馬路;學習與人交往的基本技能,不能隨便抓、咬別的小朋友,等等,初步培養小朋友的安全和自護意識。中班主題:《生活蹺蹺板》。小朋友的好奇心強,對電源插座、電線、電風扇、煤氣灶、藥品、熱水瓶等都感興趣,但這些物品使用不當會造成嚴重傷害,通過觀看
課件、組織討論、欣賞故事、認識安全標志等活動,小朋友知道哪些物品有危險,遇到危險時怎么辦,幼兒園里怎樣玩,并學習簡單的自救方法。大班主題:《大家一起來》,幼兒園里的意外傷害多發生在戶外活動和上下樓梯中,通過
兒歌《樓梯歌》、畫冊《幼兒自護小畫冊》、游戲《安全大家玩》、看圖講述《流血了怎么辦》,日常生活中和緊急疏散時的上下樓梯演練,安全方面的動畫片欣賞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對小朋友進行安全教育,正確上下樓梯,在戶外活動中學會躲閃、正確跑跳、有秩序地排隊、觀察周圍環境,危險的地方不能去,了解摔傷、燙傷后的簡單處理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形成不推不擠、謙讓等好品質。
三、利用游戲活動的進行,讓幼兒掌握自救的技能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們充分利用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自救技能訓練。如在區角活動做交通警察的游戲,懂得過馬路時要等綠燈,走斑馬線;我們利用自編自導的幼兒舞臺劇《小精靈的旅行》,創設一些情境:一群可愛的小精靈去旅行,遇到了一系列問題:陌生人敲門怎么辦?想看電視了,我們怎樣插插座?水和飯菜很燙,你該怎么辦?發現廚房有煤氣的味道怎么辦?通過表演引導幼兒懂得各種各樣的自救自護的方法并進行演習。讓幼兒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培養幼兒臨危不懼、機智勇敢的品質,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四、利用一日生活的滲透,讓幼兒牢記安全理念
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時機,如晨檢:保健老師要注意檢查幼兒口袋是否帶尖銳的器具或小珠子、硬幣之類的東西,以防自由活動或午睡時戳傷或異物塞進耳、鼻、口等。再如午餐:要注意提醒幼兒餐前洗手,以防病從口入;吃飯時熱湯熱飯要吹一吹再吃,以免燙傷,吃飯時不說話以免噎著。教學活動:教幼兒正確使用剪刀、游戲棒等尖銳的東西。戶外活動時,教師在組織幼兒出活動室前告訴幼兒整理好衣冠、鞋帶,上下樓梯要靠右走;活動時要注意控制活動量不狂奔亂跑,不因活動量失控而摔傷、跌傷;玩大型玩具時幫助幼兒制定好規則,分析怎樣玩最有趣更安全;自由活動時教師要時時關注幼兒,玩玩具時不相互甩、拋、扔,不攀爬欄桿、窗戶,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遇到意外時不害怕、慌亂,要求助。
五、利用家園共育的攜手,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兒更多的時間是和家庭成員生活在一起的,有的家庭對幼兒的安全沒有足夠重視,家長對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心理未加防范,非常容易導致意外。幼兒園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關心與支持,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我們通過家長會、家訪、家長園地等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家長宣傳幼兒自我保護教育方法和途徑,指導家長從各個方面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總之,通過對幼兒進行有意識的日常安全教育,不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傷害與不幸,而且可以強化幼兒自身的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為幼兒安全行為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讓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農村幼兒園安全文化建設策略探析】相關文章:
• 山區幼兒園安全管理的幾點做法
• 消防安全管理在幼兒園的應用
• 農村幼兒園安全管理探析
• 民辦幼兒園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 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探討
• 如何抓好幼兒園的安全教育
• 幼兒園如何進行安全教育
• 談加強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
• 新時期加強幼兒園安全管理的研究
• 淺談幼兒園日常安全工作管理
• 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與實踐
• 談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