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基本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以兒童為中心、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這是兒童教育的靈魂。但是,在現實的兒童教育中卻存在著一些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現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大頑疾。這種背離規律的教育會妨礙兒童的正常發展,釀成惡果。??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具體表現 ??
(1)在行為規范方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規守紀,少動少玩。不少幼兒園將小學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求搬到幼兒園來,往幼兒頭上套。比如對老師要絕對服從,要馴順聽話,不許頂嘴,不許辯解,不能沒禮貌;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不許玩小動作等等。??
(2)在學習知識方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以學為主,刻苦學習。不少幼兒園違背素質教育原則,不注重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不是組織幼兒從游戲中學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而是要求幼兒像小學生那樣聽課,像小學生那樣學知識,像小學生那樣做作業,辦園方向和辦園目標嚴重脫離幼兒實際。??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里面有幼兒園的責任,有家長的責任,有社會的責任,還有教育部門的責任。 ??
(1)幼兒園辦園宗旨不端正。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和許多自負盈虧或承包性質的公辦幼兒園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發展的幼兒、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作為辦園的宗旨,而是一味“向錢看”。為了多收幼兒、多賺錢,這些幼兒園一味迎合家長望子成龍和社會拔苗助長的心理,不顧幼兒的年齡實際、身心實際、接受能力實際而開設一些不該開設的課程,向幼兒提出過高的學習要求,以求幼兒拿出學習成績來,滿足家長的虛榮,并以此作為“辦園成績”向社會炫耀,以提高本幼兒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
(2)幼兒教師業務素質偏低。一部分幼兒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幼兒教育缺乏理性思考,對幼兒教育的宗旨、意義和目的的認識若明若暗,甚至錯誤地認為只要將知識傳授給幼兒就是正確的、成功的,傳授得越多越好。他們并不懂得素質教育,并不懂得全面發展,并不懂得幼兒身心特點,并不懂得教育規律。殊不知,他們拔苗助長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幫助幼兒學習知識,反而為幼兒健康成長設置了障礙。??
(3)教育部門對幼兒教育指導、監督力度不足。面對日益蔓延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政府教育部門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或者是視而不見,或者是予以默許,總之不見教育部門對這種錯誤傾向予以制止和糾正。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還從活動組織、評獎、職稱評定等方面不自覺地為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推波助瀾。 ??
(4)幼兒家長和社會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發生偏差。許多幼兒家長把上幼兒園混同于“上學”,他們認為,上學自然要學知識,哪間幼兒園所學知識多,就把小孩送到哪間幼兒園去。他們以自己的小孩所學知識多作為炫耀的資本,津津樂道,其喜洋洋。社會輿論也普遍以所學知識多少作為評價幼兒園好差的標準,迫使大部分幼兒園為了生存和發展而走上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道路。 ??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完全違背了幼兒教育的規律和宗旨,這種急功近利的小學化教育,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
(一)扼殺幼兒天性,嚴重損害幼兒身心健康??
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他們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新奇感,都想動,都想玩。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得到樂趣,在游戲玩耍中得到知識,認識外部世界,在游戲玩耍中進入人生。幼兒正處于身體早期發育成長期,身心極為脆弱。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扭曲甚至扼殺了幼兒的天性。說得嚴重點,這種教育模式是對幼兒人性的粗暴踐踏,對幼兒生理和心理的一種摧殘,將會嚴重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嚴重影響幼兒心理的正常發展,嚴重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錯過幼兒教育“關鍵期”??
從事幼兒教育研究、教學以及管理20多年的幼教專家朱繼紅認為,幼兒園應該成為孩子們的樂園,“玩”應該是他們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在玩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具備堅韌的品質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以后才不會懼怕上學。 家長們挖空心思地選擇幼兒園,一心想讓自己的孩子多學一點知識,殊不知單調的學習往往會舍本逐末適得其反,讓孩子錯過了一些受教育的“關鍵期”,如3歲前是訓練幼兒口語的關鍵期,結果被英語、算術過多地擠占了,這會阻礙孩子語言表達的全面發展。??
(三)與小學教育相脫節,對小學教育形成負面影響??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要求幼兒象小學生那樣學習知識,學習本應由小學生掌握的知識,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結果將會適得其反。??
這些幼兒園里 “小學化”教育遺留下的后果,給小學老師教學帶來諸多不便,嚴重擾亂了小學正常的教學秩序,最終受害的還是孩子們。 ??
四、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措施 ??
(一)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
幼兒教育事關21世紀中國現代化建設大業,教育部門應充分發揮其政府職能部門的協調作用,發動報社、電視臺、電臺等宣傳媒體切實加強對幼兒教育的宣傳,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宗旨、意義和目的,糾正“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完善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懂得成功的幼兒園并不在于向幼兒傳授多少知識,而在于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自立能力、良好習慣和奮發向上精神,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只有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正確調整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才能有效得到糾正。 ??
(二)在幼兒教師中開展一場教育思想大討論,提高幼兒教師業務素質??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直接實施者,端正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體幼兒教育工作者中深入開展一場教育思想大討論,將全體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徹底扭轉過來,使之適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需要。
【淺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
• 淺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