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貝進幼兒園小班了,外婆很掛心,老師說,貝貝好好玩呀,這孩子睡覺與眾不同。 自唱眠歌 老師說,貝貝午睡上床很迅速,自己會脫鞋,會蓋被,不像別的孩子單等老師來伺候。但頭一挨枕頭,奇怪的事就來了。只聽貝貝嘴里念念有詞,老師側耳細聽,傳出的是嘰嘰嘰的輕聲,這輕聲有節律,有句讀(dou ),甚至還有抑揚頓挫。讀的是什么?兩個老師誰也聽不清。別的小朋友都先后入睡了,閉著眼的貝貝還在那里嘰嘰嘰個沒完呢!
放學時,老師問貝貝的外婆:“貝貝這是在干什么呢?”外婆聽了大吃一驚,貝貝在家睡覺可沒這等怪事呀。不過一下子外婆就什么都明白了,貝貝在背誦《木蘭辭》呢!外婆告訴老師,貝貝在沒進幼兒園的那些日子里,午睡都是在外婆悠悠的吟誦聲里睡著的,貝貝最愛聽的就是一首《木蘭辭》。五言一停,五字一頓,整齊又好聽,和著外婆有節奏的拍打,貝貝甜甜地就進了夢鄉。“哈,原來貝貝自己給自己唱催眠曲呢!”老師恍然大悟道。
老師對貝貝說:“貝貝,你背詩,別的小朋友就睡不著了。試試看,不出聲也能睡著的,就從今天開始,好嗎?”貝貝點點頭。但午睡時老師一看,又樂啦,嘰嘰嘰的聲音是沒了,但貝貝的小嘴仍然在一張一合,張五下停一停,張五下停一停。貝貝在心里還為自己唱催眠曲呢!貝貝說,我又做外婆,又做貝貝,一歇歇就睡著了。
(貝貝初次過集體生活,懂得了家和幼兒園的差別,原來幼兒園里還要顧到其他的小朋友呢。外婆教的“催眠曲”仍然是要唱的,唱的方式與家里是不一樣的噢。)
摸摸小熊
貝貝進幼兒園那陣子還是夏天。每個小朋友蓋的都是自家帶來的毛巾被。頭天睡午覺,貝貝就忙忙地把毛巾被翻過來掉過去地看,急得臉也紅紅的。“貝貝你在找什么呢?”“找小熊!”毛巾被上哪里有小熊呢 ?老師奇怪了。貝貝堅持不躺下,百折不撓地找。終于,她笑了,工夫不負有心人,她找到了縫在被子一角的那快寫有她名字的小花布,然后摸著上面的小熊圖案,放心地躺了下去。
事后,老師問貝貝:“貝貝為什么要摸著小熊睡覺呢?”“摸著小熊,就是摸著媽媽的手了。”“是嗎?”老師還是不懂。“媽媽告訴貝貝,想媽媽了,就摸摸小熊,小熊是媽媽用手縫上去的!”
(貝貝學會了用另一種方式“想媽媽”,對于那些不太習慣集體生活的孩子,媽媽們不妨學學貝貝媽媽的方法,讓孩子的想念有所依附。)
【貝貝在幼兒園的午睡】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育敘事案例
• 幼兒園藝術和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
• 學前教育專業駐園研習問題與路徑
• 幼兒園與家庭合作的重要性
• 奏響幼兒園德育五部曲
• 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 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途徑
•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析
• 教育資源在農村幼兒園主題活動實施中的運用
• 幼兒園環境布置的探索
• 5歲女兒不怕幼兒園老師
• 農村幼兒園如何開展區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