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小環境,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幼兒園和教師的發展都不能脫離社會獨立發展,必須要社會的支持和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合作文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156-01
“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成員通過幼兒園組織內部的管理、教學、科研、生活和文化實踐活動所創造出來的文化財富的總結。”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幼兒園文化的組成需要有良好的合作文化才行。從這個角度來看,打造建設幼兒園教師的合作文化,營造創造和諧的氛圍,讓幼兒園教師參與合作,從而不斷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就成為幼兒園管理者的責任,對于在幼兒的管理中也就顯得很有必要而且重要了。
一、從幼兒園內部找資源,開展對話式園本研訓推動教師合作
1、讓幼兒園的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對話,通過對話走向合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的幼兒園教師會在幼兒教育教學中表現得十分優秀,成為教壇的新秀,甚至成為中堅力量。這些教師教育理念先進,教學經驗豐富,創新能力突出。讓他們與普通教師對話,通過對話,讓普通教師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讓這些優秀教師帶動普通教師,讓普通教師們從自己身邊的人學起,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2、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活動,通過共同備課走向合作
新課程理論提倡在課堂教學積極引導幼兒合作學習。其實,教師也一樣,也要心懷“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的思想,在教學中積極開展合作探究,營造人人參與、共同研討的良好氛圍,避免“單兵作戰”的劣勢,發揮“集團效應”的優勢。蕭伯納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闭f明相互交流、合作是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重要途徑。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集體備課就是一種“集團作戰”,是教學中的一種合作研討的有效形式,能夠充分發揮教師團隊的合作精神,能夠真正做到集思廣益,教師之間能夠相互取長補短,發揮集體備課的重大力量。
3、教師之間相互聽課,積極開展經驗交流走向合作
幼兒園的普通教師到外邊參與培訓、聽課的機會比較少,如果想通過到外邊學習、聽課等方式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小。我們都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一名教師,在教學中總是有他的優點的。教師之間可以空余時間深入到其他教師的課堂中去,相互聽課,相互評價,共同提高?梢杂變簣@統一組織進行,也可以教師自行選擇進行,還可以兩者相結合進行。聽課以后做到及時反饋,相互交流,最好能夠自己寫出課后感。在這樣的聽課活動中,執教老師就會收到同事帶來的建議,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執教者和聽課者都受益良多。
二、從幼兒園外部找資源,開展探究式教研活動推動園內外教師合作
1、開展合作式教學研討活動,實現園內外教師教學資源、經驗共享
傳統的幼兒園之間的教學交流活動,大都是這個幼兒園的教師到另外一個承擔公開課任務的幼兒園,然后按幼兒園課程安排,深入到課堂中聽課,真正合作往往是從下課后的評課才開始的。但是,在課后評課中,不少教師礙于面子往往只是蜻蜓點水式的講評,客套話居多,而真實的想法卻很少,這樣的合作意義不大。要想真正實現合作,達到相互提高的目的,相互合作交流的幼兒園之間事先商定公開課題、各自備好課,參與的幼兒園教師都在同級不同班執教同課題的內容,這種形式的公開課,課題相同,但是參與的教師在教材的挖掘,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教學策略的設計,教學活動的組織等方面卻并不相同,各有特點,通過這樣的園內外教學活動的交流合作,才能顯示課程園本化的特點,才能展示不同教師的教學的個性和風格。這樣教學后的評課, 才能更加深入,更體現相互之間的合作。
2、與幼兒教育專家開展互動,實現教學者和研究者之間的合作
基層幼兒園教師長期在教育的第一線,有著較為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應對一些具體問題上方法技巧比較多。但是在教育理論上卻不夠豐富,積淀較少,欠缺幼兒園專業知識。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教育實踐能力與教育理論知識兩個“輪子”都要轉,并且要轉得好。作為幼兒園一線教師,需要先進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需要前沿教育信息的引領?梢酝ㄟ^邀請幼兒教育專家,或是通過網絡與幼兒教育專家交流等形式開展互動,通過與幼兒教育專家開展互動,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就能夠很好地彌補幼兒園教師專業知識一足的缺陷,從而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改善教育教學的質量。
三、營造良好的合作環境,積極開展各類活動,推動教師與家長合作
幼兒園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小環境,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幼兒園和教師的發展都不能脫離社會獨立發展,必須要社會的支持和幫助。家長是幼兒園教育的最佳合作伙伴,他們與幼兒園、幼兒園教師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把孩子教育好。如何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充分挖掘家長的教育資源,使家長真正成為合作伙伴呢?一是可以每月或每學期集中時間向家長開放一天或兩天,在這兩天的時間里,讓幼兒家長走向講臺,給孩子們上課。家長來自各行各業,有的是中小學教師,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警察,還有的是農民,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在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下,設計符合自己職業特點的幼兒課堂教學,通過教學,讓幼兒了解幼兒園以外的更為有趣的生活,拓寬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二是在節日的時候,組織開展各類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比如重陽節時,可以把幼兒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邀請到幼兒園,讓老師、孩子、爺爺奶奶們一起包餃子,表演節目。這樣的活動只要善于思考和想像,就可以想出很多很多。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編輯部.《當代教育理論新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2] 袁振國.《中國學前教育發展戰略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6.第一版.
【幼兒園教師合作文化建設之我見】相關文章:
• 探析數的概念對幼兒小班教育的重要性
• 幼兒園室內空間色彩探究
• 走路去幼兒園
• 學前教育文化建設探討
• 簡析幼兒園課件《分一分》
• 從危機管理分析幼兒園管理對策
• 幼兒教育中繪本閱讀親子互動策略
• 幼兒園音樂活動實效性芻議
• 論幼兒園小班常規培養
• 把幼兒園搬進養老院
• 新入園幼兒適應新環境的方法
•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