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識字不僅能讓幼兒學到知識,還有益于開發幼兒的智力。幼兒園語文教學承擔對學生進行識字啟蒙教育的重要任務,對幼兒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 幼兒教育 識字教學 識字方式
識字是學生學習所有學科知識的基礎,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就對識字感興趣,快樂識字呢?我們進行了實踐和研究。在小班進行以圖文結合為主的識字活動;中班組織從字義到字形等多種形式的識字活動;大班采取游戲比賽等,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展親子閱讀、日常生活識字等活動,積累幼兒園識字教學經驗。
一、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進行識字教學
對于幼兒園識字教學,我們首先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創造一些新穎的學習方法,同時讓孩子在溝通交流、娛樂游戲、模擬情境中自主學習,努力指導孩子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字、識字。課上,教師的作用是教會幼兒怎樣識字,注重方法的引導啟發;課外,老師要鼓勵支持幼兒細心觀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成為識字的有心人。只要教師與幼兒相互配合,在合作中學習,就一定可以在合作中進步,逐步提高幼兒的識字能力。幼兒園語文是幼兒第一次與中國文字打交道,語文是日常交流的基礎,識字是語文教學的起點,更是閱讀寫作得以完成的重要條件,它直接關系幼兒的閱讀能力與讀寫能力。就像學英語注重單詞,學語文一定要學習漢字,努力提高孩子學習漢字的熱情,讓他們喜歡學習漢字,并且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是語文教師工作任務的第一要點。
二、利用溝通交流,激發識字興趣
一位很有名的教育學家說過,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才是學習的最大興趣。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每一個小朋友都像小精靈一樣有著自己富有美好寓意的獨一無二的名字。據了解,處于6―7歲年齡階段的孩子有著對其他人強烈的好奇心,作為啟蒙老師,我們一定要好好利用孩子的這種好奇心,給孩子們創造條件,讓他們主動與同伴溝通交流。我通過學生信息表,為班級里的每一個孩子都做了名片,并且在名片上寫上姓名、年齡及家庭住址,然后發給每一位小朋友,讓他們知道這是屬于自己的名片。如果他們想認識其他小朋友并和他們成為朋友,就要主動和他們溝通,然后記住對方名片上的名字。通過這樣溝通交流的方法,每個孩子都滿臉熱情地與人溝通,不到一個月,全班孩子都已經相互認識,并且認識和記住彼此的名字。這種看似無意卻精心設計的方法,激發了孩子的識字熱情與興趣。
三、創設特殊情境,營造識字氛圍
幼兒園語文內容包括一些小故事、韻文或者
兒歌,富有情趣,情節生動,內容豐富。教學中,老師可以配上一些
背景音樂或者可愛的圖片,講解時多一些肢體動作,孩子的學習效果一定會變得不一樣。如學習秋天這個季節時,老師可以出示一些在秋天里拍攝的美麗風景畫:藍藍的天空、火紅的高粱、金色的稻田、雪白的棉花田……讓學生親眼看到秋天的美景,從而學習興趣更濃厚。這樣,看詩一般的畫面,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立刻變得趣味盎然,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和識字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另外,老師要注意使用課本中的小故事模擬情景,如學習童話故事時,可以讓學生扮演各種小角色,自制一些卡片。上面用彩色顏料筆寫上這個卡片代表的道具,如桌子、小兔子及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名字,如大灰狼、小紅帽等,這樣學生將卡片佩戴在身上或者粘貼在道具上,就可以更牢固地記憶這些字。
四、編歌謠識字漢字
一旦和歌謠相結合,枯燥的語言教學就會頓時妙趣橫生,讓幼兒感受到祖國文字的奇姿異彩,從而激發對祖國文字的熱愛,提高學習漢字和運用漢字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歌謠識字幽默風趣,朗朗上口,易學好記,既活躍了教學氣氛,又強化了識字效果;歌訣識字融分析、比較、想象為一體,能培養幼兒的分析和想象能力。我國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識字歌謠,例如“其”字的歌訣是“橫著兩根柴,直著兩根柴,老二跳進去,老八跳出來”。又如“碧”字:“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再如“日―月―明,小―大―尖,魚―羊―鮮,人―木―休。”根據漢字構字成分,把生字編成歌謠、故事、
兒歌,使字形在歡快的氣氛中扎根于幼兒的腦海,讓幼兒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五、變換形式教學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勢。根據這一特征,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否則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熄滅。在引導學生變換形式時,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兒童的天性,識字教學中游戲法的使用備受兒童的青睞。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始終處于愉快的狀態。我在識字教學中采用的游戲方式有:猜謎語、編順口溜、給字娃娃找家、找朋友、送信、摘蘋果、開火車、跨欄等。游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運用多種游戲方式,學生從中享受到了知識的樂趣,從內心激起了自主識字的愿望,達到了識字的目的。
六、開展親子閱讀,讓漢字有“用武之地”
閱讀能力形成越早,幼兒理解能力就發展越快,接受能力越強,學習興趣越高。我們幼兒園歷來都非常重視“親子閱讀活動”,開展識字教育活動后,每個班中的圖書架增加了圖書的品種,更多地使用圖文結合的書目,讓孩子在閱讀時加深對所學漢字的印象,達到復習鞏固的效果。加大家長宣傳的力度,鼓勵、引導家長在家多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活動,讓幼兒所學的漢字派上用場,驗證漢字從生活中來,同時為生活提供方便的理念。
七、班級識字評比,為幼兒識字“加油”
幼兒自尊心極強,有爭強好勝、愛表現自己的年齡特點,每個孩子都喜歡得到“表揚”。我們就抓住孩子的這個天性,采取合適的促進手段,有意引進激勵機制,幼兒的識字數量。在教學活動中,隨時發現幼兒認識的新字,并及時加以肯定,使幼兒產生增加愉悅感。這樣就支持幼兒在生活中努力地學,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識字的積極性,增添幼兒識字的渠道和機會,鼓勵幼兒在生活中收集生字,做成卡片后展示。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帶領幼兒在活動角中游戲、認記,我們還開展了“識字大王”評比活動,在全班、全園范圍內進行了評選,這樣就將識字活動融入了家長資源,大大增加了幼兒的識字量。
【幼兒園識字教學探討】相關文章:
• 幼兒園文化建設淺析
• 如何做好幼兒園中的隨堂聽課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
• 幼兒園快樂數學活動探析
• 幼兒教育義務化
• 英國幼兒園入學記
• 教師、家長、幼兒眼中的“好幼兒園”
• 幼兒園生態自然角種植園活動之我見
• 幼兒園童話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
• 如何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
• 幼兒園早期閱讀應關注的問題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