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難 春節長假過完了,家長該收拾心情開始上班了,孩子們也該去幼兒園了。可問題來了,孩子好像還沒從過年的氛圍中緩過來,不愿意起床,更不愿意上幼兒園。
年后入園第一天,楊女士就把4歲的小雪送去幼兒園了。“她在路上又哭又鬧,根本控制不住。”楊女士說,“本以為把她送到幼兒園后就會好些,可是老師連續3天給我打電話,說她在幼兒園總是無故哭鬧,還不睡午覺,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楊女士很苦惱,不知道該怎么辦。
家長支招
茉莉花:我的孩子也出現過這種現象,我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在家多呆兩天,調整她的作息時間,然后從下一周起送去幼兒園,情況會好很多。
午夜:我的辦法是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告訴他幼兒園的小朋友和老師都等著他呢,激起他對幼兒園生活的期望,慢慢就適應了。
念念:如果家長有時間可以陪孩子在幼兒園呆上一陣,鼓勵她多跟小朋友說話、玩耍,待她玩得起勁時,家長可以借故離開,告訴她一會兒回來接她。
凈水樓臺:我兒子今年3歲,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提早接孩子回家,讓他慢慢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小孩子都喜歡跟同齡人一起玩,等他漸漸對新事物有興趣后,過節對他的影響也就變得微乎其微了。
專家解答
節假日后孩子再次入園,往往會出現哭鬧、難送或身體不適,不上幼兒園等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假期孩子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家長嬌慣和放縱,這些都給孩子入園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既然孩子已經不愿意上幼兒園了,就該想想怎樣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恢復飲食習慣
許多家長覺得平時沒有時間給孩子弄好吃的,正好利用年假好好補償一下,于是想方設法給孩子買好吃的、做好吃的,只要孩子想吃,不管什么時間,全部滿足。還有部分家長怕孩子吃少了,所以一到吃飯時就端著碗追著喂;對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一概滿足。因此,假期過后,部分孩子就會出現不會自己吃飯,正餐時間吃不下飯或者身體不適,嚴重的則不能按時入園,甚至要送醫院。為了孩子能順利地回到幼兒園,家長要盡快恢復過節前的飲食習慣。
恢復作息時間
一到假期,好多孩子的生活習慣就改變了,玩玩具、吃零食、睡覺等,想怎樣就怎樣,這就打亂了孩子在幼兒園中建立起來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最突出的就是午睡,部分孩子干脆就不午睡了,這樣不僅破壞了孩子正常的作息規律,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的生活,能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有規律的起居習慣,如早睡早起,按時午睡,睡前不給孩子看過多的電視節目,不提供新玩具或其他新鮮的東西等。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有些家長對孩子比較溺愛,無論是春節還是周末,都幫孩子做這做那,所以孩子在幼兒園需要自己動手做的時候就不會了,這樣不僅影響孩子的情緒,還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建議家長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服、獨立大小便等。不要嫌孩子太慢或做得不好而又開始幫他,要慢慢養成其獨立的習慣。
給孩子做心理暗示
過年這段時間,孩子們遠離了幼兒園,整天在家長的精心呵護中,隨心所欲地生活。假期過后,一聽說要上幼兒園,孩子就會對幼兒園、老師產生恐懼。因此家長應在家里經常跟孩子一起談論幼兒園的事情,表現出對幼兒園生活的極大興趣,還可以告訴孩子,老師打電話來說這幾天他表現得非常好,很喜歡他之類的話。這樣的暗示可以激發孩子入園的動力,不至于“談園色變”。
【幫孩子“回歸”幼兒園】相關文章:
• 河北 幼兒園不得開展拼音教學
• 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培養
• 在幼兒園滲透傳統節日教育
• 幼兒足球發展理念及路徑探究
• 踐行幼兒園特色發展
• 淺談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的探索
• 外來務工子女學前教育現狀與質量提升
• 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優化模式之我見
• 幼兒園室外游戲活動場地設計探析
• 幼兒園“小幫手”現象研究
• 幼兒園管理如何實現以人為本
• 比利時幼兒園:一個老師帶一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