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幼兒教師安全教育素質的緊迫性 據報道:“在我國,每天大約有40個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兩萬名少年兒童非正常死亡;還有40—50萬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觸電等意外傷害。這其中約有80%的非正常死亡本可以通過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得到避免的。”[1]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我們不禁要問:除卻兒童的年幼無知外,這些事故背后是否存在責任淡漠,制度缺失,措施不到位等問題?同時也不斷拷問著幼兒園安全制度及管理問題,意味著幼兒園應不斷加大安全管理,對幼兒教師安全教育素質提出更高的新要求。
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幼兒園十分重視安全工作,圍繞安全工作目標制定了各類安全措施,但卻不夠關注教師內在責任心的培養。幼兒教師的安全意識僅停留于幼兒不要受到外顯傷害,卻很少深入研究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并且缺乏相應的安全自救自護的常識與技能。[2]這說明,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基本的安全常識還是有的,只是缺乏專業的安全教育素質和技能。
因此,幼兒園要想做到安全“零”事故,必須從思想層面、知識層面、實踐層面及教學層面提高幼兒教師的安全教育素養,多層面、多渠道、多方式提升幼兒教師安全教育素質,進而盡可能減少安全教育事故的發生。
二、幼兒教師安全教育素質的結構
(一)理念層面: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
幼兒教師的安全意識是幼兒教師對教學、生活、游戲等活動中的各種有可能對自身或幼兒造成傷害的外在環境條件的一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是對安全現實的一種反映,是幼兒教師自我保護和保護幼兒的先在要求。它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高級的心理形式,是幼兒教師安全教育素質的基礎。[3]
幼兒教師的安全意識具體包括:首先,要認清安全事故與災害的嚴重性,認清安全對于幼兒園教育及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時刻保持安全的警覺性。其次,教師要時刻注意幼兒園內環境存在的安全隱患,能做到及時消除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安全隱患。再次,教師要時刻做到腦中、心中、眼中有幼兒,以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為核心。要想做到幼兒“零”事故的發生率,教師必須樹立時時處處保護幼兒安全的責任意識,事故嚴重、災害頻發的風險意識,預防為主、防范在先的超前意識等等。
(二)知識層面: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首先,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識和安全知識。主要包括:消防安全知識、食品安全知識、交通安全知識、健康安全知識等。教師還應熟知一旦發生這些方面的安全事故時,能夠第一時間做出準確的判斷,同時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和解救方法,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其次,熟知幼兒園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應急處理涉及的相關政策和法規。主要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交通安全、傳染病的防治等危及幼兒生命安全的重大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中的相關內容。
(三)實操層面:熟練基本的安全防范應對技能及安全教育素養
首先,幼兒教師應熟知工作崗位的安全技能。為了確保教育教學活動安全有效地開展,幼兒教師應根據幼兒身心的發展特點及活動所屬領域的不同要求,掌握相應的安全技能。如:藝術活動時要具有防范幼兒動作打傷,或者繪畫的工具戳傷的能力;科學活動時要防范用于進行實驗的用具可能造成事故的能力;健康活動時要有防范運動器械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的能力;戶外游戲活動時要有防范大型玩具或場地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的技能;發生突發事件(踩踏事件、火災、地震、觸電等)時幼兒教師要有采取積極應對措施的能力。
其次,幼兒教師應具有安全教育的能力。要想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最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和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這樣就可以將事故的發生率及傷害降到最低程度。這就要求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活動,在玩的過程中讓幼兒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和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進而實現幼兒完整生命的可持續發展。雖然生活中的安全隱患防不勝防,但我們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以及其他專門活動來增強學前兒童躲閃、奔跑等快速反應能力,并通過模擬演習提升他們求生技能。
三、幼兒教師安全教育素質的培養
目前培養幼兒教師安全教育素質的內容沒有系統進入我國幼兒教師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因而造成幼兒教師自身的安全意識缺失,安全知識匱乏,防范、應對安全事故的能力薄弱。為此,對幼兒教師的安全教育素質進行培養是當前學前教育領域亟需解決的課題。
(一)學前師范院校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地開發利用
從幼兒園發生的系列安全事故和對事故的應急反應可以看出,幼兒教師的安全教育素質是比較缺失的。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幼兒教師安全教育素質缺失的現狀,必須從幼兒教師培養的源頭著手,在學前師范教育中開設相應安全教育課程,并把它作為公共必修課程,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安全教育觀念。
開設安全教育課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學校層面要充分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校長作為學校第一責任人,要保證學校安全教育課程實施的執行力度。5.12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桑棗中學就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正面案例。最開始面對老師的不贊成和學生的質疑,校長依然堅持安全教育課程在學校的實施,并結合實際開展模擬演練,才有了后來的當地震發生時,即便校長不在現場,師生也能井然有序地進行疏散,并且無一傷亡的奇跡。因此,開展學校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正如德國著名教育哲學家博爾諾夫(Otto Friedrich Bollnow)所言,學校教育不可能消除危機或遭遇,其所能做的只能是讓學生作好心理準備,并為學生準備好應對的方法或技能;此即應對突發事件或災難的技能教育所應完成的任務。[4]二是細化學前師范院校安全教育的教學內容。目前,學校的安全教育在我國還沒有公認的教材,雖然也會有一些教程,但都是針對大學生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規知識,并沒有將其納入課程體系當中或者進行相應的細化教育,也沒有專門針對幼兒教師需掌握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訓練。因此,根據專業需求研究并制定課程的教學大綱,組織編寫適宜的、細化的安全教育教程是一個重要項目。
(二)對在職幼兒教師進行安全應對技能培訓是提高安全素質的主要方式
以教師整體水平較高的北京市為例,據調查,接受過安全教育培訓的教師人數也僅占12.6%,近九成的教師是沒有接受過培訓的。[5]因此,要貫徹實施幼兒園安全教育,培養幼兒教師的安全教育素質,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對全體在職幼兒教師進行安全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在培訓中模擬訓練,在訓練中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只有幼兒教師自身具備了良好的安全常識和熟練的安全防范、應對技能,才能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或者當發生事故或意外事件時,才能更科學地指導幼兒有效疏散,規避意外。
在職幼兒教師的安全培訓方式主要有:一是上級教育部門在幼兒教師的培訓機構或進修學校舉辦幼兒園教師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置的專項培訓,或可分層次進行短期的專項培訓。首先對幼兒園的園長和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專項培訓,然后再安排時間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進而做到層層有安全意識、人人有安全責任、事事能安全應對。二是各幼兒園利用園本研究的方式,請園外的專家或專門機構的安全人士來園進行專題輔導,學習掌握有關安全知識與技能。三是幼兒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多種方式進行自學或大家一起討論安全常識,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
參考文獻:
[1]蘇婷.校園侵害:你了解多少?.中國教育報,2004—3—29(4)
[2]顧榮芳.對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思考.幼兒教育,2006(11)
[3]杜德櫟.安全教育素質是教師必備的素質.教學與管理,2011(6)
[4]張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究.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博士學位
論文,72
[5]劉艷虹.北京市中小學教師實施安全教育的現狀調查.教師教育研究,2008(1)
【幼兒園安全教育】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幼兒園安全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安全教育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幼兒園安全教育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幼兒園安全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安全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安全教育探究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