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幼兒園嘗試著對幼兒進行成語教學。首先,精心挑選幼兒容易理解接受、有代表性的成語,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其次,選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為他們以后的寫作能力和描述能力打好基礎。
【關鍵詞】口語表達能力 成語教學 保教并重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在教育過程中,老師不僅要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理解和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讓他們享受日常成長的幸福過程,而且要關愛幼兒,堅持鼓勵、啟發與誘導相結合的正面教育,使他們在幼兒園生活中獲得快樂和自信。它不僅要求幼教工作者要做好幼兒入園期間的保教工作,還要求要為孩子們進入小學做好準備。為此,我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同時,想辦法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寫作能力和描述能力打好基礎。
在工作中,我發現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詞匯,為了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我試著對幼兒進行成語教學。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幼兒對生動活潑、順口、獨具表現力的成語,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恰當而適量的教給幼兒一些成語,他們是能夠接受的。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挑選有代表性的成語
鑒于幼兒的年齡特點,成語必須選擇幼兒容易理解接受的。比如帶有數字的:“一五一十”“顛三倒四”“七嘴八舌”等;非常形象的如“生龍活虎”“撓頭摸耳”等;有典故的如“狐假虎威”“ 坐井觀天”等。成語的精選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
二、選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根據各類成語的不同特點,我采用了以下幾種靈活多樣的方法:
看――就是充分運用幼兒的視覺器官,在對某些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感知的基礎上,介紹成語。例如:我讓幼兒觀察兩只杯子,當他們發現兩只杯子的大小、形狀、顏色以及花紋都相同時,我就叫他們用“一模一樣”說話;在節日里,我引導他們觀察了教室里和商場門前紅燈籠、彩花、彩旗、彩燈,就教他們用“張燈結彩”說話;面對幼兒園花園里的各種鮮花,我教他們“五顏六色”“五彩繽紛”;雨后的下午,天空有云在動的時候,我就帶領孩子們在院子里觀察天上的云朵,當孩子們望著天空,興奮地指點著天空的云朵一會兒變成高山、一會兒變成輪船、一會兒又變成小馬、過一會又變成……我就會及時的教他們說出:“千變萬化”“神奇莫測”。這樣,幼兒在具體形象的觀察中,伴隨著快樂的感受,就會很容易理解這些成語,并能牢固的儲存在自己的腦海里。
講――這也就是講解成語的內容、意義或者講成語故事,讓幼兒真正理解成語的意思,以達到牢固記憶和恰當運用的目的。例如:“不翼而飛”這個成語里面有一個“翼”,而這個成語的關鍵也就在這個“翼”字。為了教好這個成語,我精心設計了一個方案:有一天,我走進活動室,裝成很奇怪的樣子問小朋友:“我放在風琴上的書怎么不翼而飛了?”孩子們不明白什么意思,都瞪大雙眼靜悄悄的看著我。我避開這個成語,以輕松的口吻問他們:“誰知道哪些東西會飛呀?”“小鳥會飛”“小蝴蝶會飛”“飛機會飛”,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嚷嚷起來了,等他們說了好多可以飛的東西以后,我問幼兒:“那么他們為什么會飛呢?”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告訴我:“因為它們有翅膀。”這時候,我就告訴他們,翅膀也可以叫“翼”。蝴蝶、小鳥、飛機因為它們有“翼”所以才會飛的,這時,幼兒理解了“翼”的含義,便能較容易的掌握“不翼而飛”這個成語了。接著,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下課后,一個小朋友跑來告訴我:“丁老師,我書包里的水彩筆不翼而飛了。”
對于一些有典故的成語,如:“囫圇吞棗”“掩耳盜鈴”等,我根據《成語故事三百篇》,按照幼兒喜歡的形式,改編成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故事介紹給幼兒。
動――幼兒最愛動,因此有些成語,便結合動作教幼兒學習。如教“氣喘吁吁”的時候,我先上氣不接下氣的走進活動室,讓孩子們親眼看看“氣喘吁吁”的樣子,接著讓孩子們在活動室連續做原地高抬腿動作,親身體驗“氣喘吁吁”的感受。然后再提問:“我們還會在什么時候感到氣喘吁吁呢?”馬上就會有幼兒回答:“快速上樓的時候。”“提著重東西走路的時候。”“跑步的時候。”等等。這樣,通過幼兒的聽覺、視覺、運動覺來教成語,幼兒感到很愉快,學習興趣很濃厚。
練――成語介紹給幼兒后,我就有意識地給他們反復練習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們吃午點的時候,我就會問:“今天的蛋糕真香啊,小朋友們吃的感覺怎么樣?”有的孩子就會說:“津津有味。”在他們看圖書的時候,我會說:“瞧你們一邊看一邊講,你們看得怎么樣呀?”馬上有孩子說:“津津有味。”講故事的時候,我也有意識的引用已經學過的成語,一邊加深記憶。還可以帶孩子們做成語游戲,如:猜成語:老師講出一個故事或者做一個表情動作,讓幼兒說出成語。如:“躡手躡腳”“坐立不安”等等。還可以做老師說出一個成語,讓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或表情。如:“安安靜靜”“異口同聲”等等。再比如接龍游戲。老師說出“一”,幼兒就接著說“一塌糊涂”“一心一意”“一五一十”等等。
這樣對幼兒進行了一年多的成語教育以后,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詞匯變得豐富多彩了。一次,我帶孩子們看動物園的光盤,要求他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盡量用成語表達出來,孩子們就爭先恐后的說起來:“我發現兩只鴿子長得一模一樣。”“那黑熊長得圓溜溜的,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孔雀打開了五彩繽紛的大扇子。”還有一個幼兒說:“小熊貓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竹葉。”等等。聽到孩子們的回答,我真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的長進而感到高興。
【幼兒園如何教大班孩子學點成語】相關文章:
• 幼兒園如何教大班孩子學點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