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區域材料的投放,我們首先著手于材料的收集。將由老師搜集改為發動家長、幼兒與老師一起收集材料。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根據需要通過想(利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問(問家長、鄰居等)、看(書、畫報、網絡等資料)去獲取有關的信息,通過自己動手和求助他人的幫助去獲取需要的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認識了材料的特性,發現了相應關系,獲得了相關的知識經驗,而且能不斷修改、完善自己的設想,發展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了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幼兒是學習的主體。
其次,材料投放的數量。提供足夠的可操作材料,為每個幼兒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使每個幼兒都有探究的可能。每樣材料的數目不一定和辦理幼兒的人數相等,但每個幼兒都應有足夠的、在探究物體的相互作用和關系中起關鍵作用的材料。如: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物體的沉浮時,每個小組有一大盆水就可以了,幼兒合用一盆水可使不同的材料之間、不同的幼兒之間有更多的相互作用,但是應該盡可能多的投放可沉可浮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孩子有充分的嘗試,達到經驗的概括。另外,材料投放的數量可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需要來定。
第三,材料投放的豐富性。原來,我們在投放材料時,沒有考慮到材料與幼兒生活經驗之間的關系,后來我們在投放材料時首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材料與幼兒生活經驗之間的關系為前提來進行,確保幼兒在與游戲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
第四,材料的投放要給孩子留有想象和創造的空間,以引發幼兒以物代物、以物多用,提高材料的使用價值,并以此來激發幼兒接近材料,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變、組合他們。如一根普通的冰棍筷子,在“醫院”里是“小醫生”使用的壓舌板、在“娃娃家”里是“媽媽”用來切菜的菜刀、在圖書修補區是孩子們用來舀漿糊的工具。
第五、材料的層次性。材料的操作由易到難,增加材料投放的層次性。如小班的區域活動,在孩子練習舀、夾的動作時,老師的材料投放從三個方面體現了層次性:首先是工具投放的層次性,教師先為幼兒提供廣口容器、大且深的勺子,逐步過渡到窄口瓶、小勺子;其次,被夾、舀物體的大小、形狀的不同;第三是教師為孩子制作了控制板,在控制板上畫下了容器的位置,遠近不同,從而逐步增加了孩子操作的難度。
第六、材料投放的趣味性和可探究性。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起幼兒興趣的材料才能引發幼兒產生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想看看它到底能做什么。通過材料投放的趣味性來不斷支持幼兒實現自己的想法,促進幼兒與材料的相互作用。
在著重研究區域材料投放的同時,我們對區域觀察的參與指導和活動的評價也做了一些工作。首先是活動的指導。活動有內外兩種指導方式:外指導和內指導。外指導―以教育者的身份為幼兒的活動提供的外界幫助和支持;內指導―教師作為游戲伙伴和幼兒共同處于游戲情境中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教師的指導把內、外兩種指導方式進行了適時、適度的有機結合。老師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支持和引導幼兒的探索活動,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通過角色的介入或材料的提供或提示的話介入幼兒的活動,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其同樣體驗到成功感。
其次,是區域活動的評價。教師對幼兒區域活動的評價源于教師在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對幼兒的觀察。教師觀察區域活動應根據觀察的主題和重點不同,采用不同的觀察方法。活動的評價,作為活動的重點環節可以使幼兒在評價的過程中獲得大量的反饋信息。游戲評價應注意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即通過評價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為幼兒提供交流經驗、展示作品的機會,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成功和快樂;通過評價,鼓勵和支持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的創造,激發幼兒進一步游戲的興趣和熱情。在區域活動中,首先要明確評價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激勵性評價,引導幼兒關注自己參與區域以外的游戲活動,可以通過有經驗的幼兒向大家展示探索的成果來引發其他幼兒活動創造的興趣。其次,注重評價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性。游戲對幼兒的魅力源于幼兒的自主性可以再在游戲中得到充分體現和發揮。同樣,游戲評價也應從幼兒的體驗出發,讓幼兒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幼兒回味游戲過程、整理游戲中的零散經驗、講述活動中的見聞和情緒體驗,不僅增強了幼兒的活動興趣,而且為孩子雙向交流、平行學習提供了機會。同時也有助于教師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真實想法和活動情況,提高對活動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幼兒園)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材料投放】相關文章:
• 幼兒園的人力資源管理
• 民辦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公平價值取向
• 農村幼兒教師流失原因及對策
• 幼兒園“虐童”事件的反思
• 幼兒園中的情感管理
• 幼兒園小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 衡水市幼兒園師資現狀調查研究
• 教育前置法――走進幼兒園區域活動
• 日本幼兒園的人際關系教育紀實
• 對幼兒園管理的幾點認識
• 上幼兒園的孩子哭給誰看
• 關愛每個留守兒童 ——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與對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