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樣化的人才需要多樣化的基礎教育陣地,構建與我們偉大時代相適應的有個性、有目標、有創新的特色幼兒園,培養社會需要、立足于社會的人才也是我們幼兒園所追求的目標。看到所謂的特色幼兒園尤其是私立園對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規范辦學理念的沖擊,甚至造成公立園的效仿;對社會、家庭教育觀念的影響甚至誤導;對幼兒成長和發展造成的弊端甚至阻礙和困擾,我認為幼兒園特色要準確定位,必須以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為前提,以《綱要》的指南,以保證幼兒健康成長和發展為目標!在辦園目標理念中體現,在課程中體現。?
關鍵詞:特色辦園
一、特色幼兒園產生的背景?
1.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不斷進步,社會多樣化的需要開始呼喚多樣化的人才。多樣化的人才需要多樣化的基礎教育陣地,一樣的模式,一樣的臉孔,一樣的教育,一樣的標準,已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幼兒教育的新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構建與我們偉大時代相適應的有個性、有目標、有創新的特色幼兒園,來推動幼兒園的全面發展。?
2.隨著改革的需要,幼兒園紛紛面臨改制的嚴峻問題,因此如何挖掘自身潛力,營造特色優勢,來立足于社會,不被社會所淘汰,就成為近年來幼教工作者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相應的,各種特色的幼兒園也踏著時代的脈搏應運而生了。?
什么是辦園特色?特色幼兒園到底辦的怎樣?各種特色在幼兒園辦園過程中是不是得到體現還是僅僅成為幼兒園吸引生員的一件法寶呢?在實施過程中,有沒有違背幼兒教育規律、發展規律的行為出現呢?造成怎樣的后果呢??
二、特色幼兒園現狀分析?
以我市為例:共有幼兒園58所,其中公辦幼兒園(城市加農村)10所,其他部門辦(酒鋼四零四)2所,私立幼兒園34所。幼兒在園人數5137人,其中公辦園3234人,私立園1903人。全市幼兒入園數2603人,其中私立幼兒園入園幼兒1249人,占在園人數的71%,全市幼兒總入園人數的48%;公辦幼兒園入園幼兒1354人,占公辦園在園人數的38%,全市幼兒園總入園人數的52%。這個數字很清楚的看到,私立幼兒園雖然規模小,硬件軟件都相對公辦園較差,但是生源滿滿。這是為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1.幼兒園公辦和企辦幼兒園相對收費較高,有些家長望而卻步。 2.私立幼兒園開設各種特色教學,雙語、珠心算、拼音、識字教學為主,深受家長輕睞!?
多年的教育實踐和思索,我認為特色辦園存在誤區,背后隱藏著許多的問題。?
1.特色幼兒園其實對“特色”的認識模糊不清,“特色教育”扭曲變異。?
私立園以知識教育為特色, “小學化”教育傾向極為嚴重,有的從小班起就開始教幼兒寫字,學拼音……特色,實際就是迎合家長,把知識灌輸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教育活動,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嚴重違背了《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綱要》精神。?
2.特色幼兒園的“特色”造成幼兒心理負擔:超負荷的知識灌輸給孩子們的大腦加壓,給家長們也帶來了壓力,孩子學不好就認為“我家孩子笨,太貪玩”,單一的教學內容,呆板的教學模式,過度的結果要求,導致家長的教育方法也簡單粗暴,給孩子造成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大的是產生心理障礙:孩子們出現害怕面對困難、興趣易轉移、注意力不集中不愿與人交流,孤僻、脾氣暴躁、馬虎等等不良的個性心理表現。?
3.“特色課程”的設置,對家庭教育指導陷入誤區: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學前期也就是幼兒園教育當作是小學教育的預科班,知識的儲備期。(經向個別退園幼兒家長了解,他們對轉入企辦、私立幼兒園的原因直言不諱:他們雙語學的快,還有珠心算,每天教拼音計算,孩子上小學會很輕松)?
現如今“特色辦園”走向誤區,嚴重制約了幼兒園發展,尤其是孩子的可持續全面發展。幼兒園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促進幼兒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心理素質、社會交際能力才是造就兒童心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法寶。幼兒園不是人才培養的終點,在這里,需要的不是培養出
音樂家、畫家、歌唱家、科學家、探險家,而是使他們從小形成“XX家”要具備的心理品質和學習習慣,激發其好奇心、認知興趣和求知欲望。?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員王極盛連續5年對入學高考狀元進行心理測試和智力測試后發現絕大多數狀元的智力水平為中等。心理素質卻非常好。通常他們遇到困難總能嘗試著選擇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中央電視臺《絕對挑戰》欄目,招聘方不光是看學歷,而是更加注重綜合能力的測試,如親和力、組織能力、探究能力、決策能力等等。?
三、特色辦園的條件和途徑?
社會需要復合型的人才,如何發揮幼兒潛能,開啟孩子的智慧。我認為特色辦園應該堅持做好以下幾點:?
(一)從幼兒園的客觀基礎出發,把握社會的需求,尊重幼兒個體成長的需求,準確定位特色目標?
恰當的辦園目標是幼兒園發展的藍圖,是幼兒園建設的指南,也是衡量幼兒園是否具有潛力的準繩。幼兒園的個性首先體現在辦學目標上,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也有了追求的動力。?
1.從幼兒園客觀基礎出發:一些幼兒園發展不是很快,究其原因,關鍵是隨大流,逐大波造成。要根據幼兒園的客觀條件,發揮自己的優勢。從我園的客觀條件看,政府投入雖尚顯不足,但周邊有良好的社會教育資源(公園、部隊、食品廠、工廠、社區),有家長的大力支持,因此我園以“自然孕育健康童年”為理念,充分利用這些社會資源,開展“三生”教育,開展“愛”的教育,開展家園共育親子社會體驗活動,努力實踐陶行知“生活教育”、“平民教育”思想,從而創學校特色,走內涵發展之路。 ?
2.把握社會的需求。社會的客觀需要是構建現代幼兒園的根本依據之一,研究表明,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對幼兒園的建設要求越來越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要體現出時代特征;2)要有創新特點;3)體現素質教育的基本標準。?
我市近幾年來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西部一顆璀璨的明珠城市。根據嘉峪關市發展的時代特點,借助深厚的本土絲路文化的底蘊,我園將“嘉峪關本土資源開發”作為十一五期間的課題研究重點,并開展了一系列來自孩子身邊的有意義的教育教學活動,在本土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生活教育方面效果顯著。?
【走出辦園誤區,打造特色幼兒園】相關文章:
• 利用本土資源打造特色幼兒園環境
• 以精細化管理打造特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