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的學科,其抽象性和邏輯性都很強,即使教育的對象是邏輯思維能力正在發展的小學生,數學教學都比較吃力,更何況是教育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導的3~6歲幼兒。因此為了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形象化,為了迎合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來保證幼兒園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策略
一、以幼兒為主體
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四階段論中,3~6歲的幼兒處于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幼兒自我中心性特別強,這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幼兒對于教師教的內容根本不感興趣,而且并不認同,這樣勢必影響幼兒園數學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處于主體地位,一切以教師的教為中心,以學科知識為中心,忽視了教育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受教育者,即幼兒。因此教師不妨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鼓勵幼兒憑借自己的直覺、情感等形象直觀地去感受、體味、領悟、認識、發現并創造,最大限度地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學習“左”“右”這兩個方位詞時,教師首先要以幼兒為中心,引導他們認識自身的左右,然后逐漸脫離幼兒自身,通過“換座位”的游戲,請幼兒說出自己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最后脫離自身,通過“幫助小動物找家”的游戲,讓幼兒學會以客體為中心認識左右。通過親身體驗,幼兒很容易能認識左右,并且能正確區分以自我為中心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區別。
二、游戲化教學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他們接觸、認識、感受社會的渠道之一,因此可以說游戲與教學是相互滲透的。幼兒教師應盡可能地在幼兒的游戲中滲透教學知識,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只有兩者緊密結合,相互滲透,幼兒才能掌握更多知R,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跳方格”游戲中,教師可以在方格中標上數字1、2、3……也可以貼上要求幼兒認識的水果圖片、蔬菜圖片、各種車的圖片等,這樣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不僅可以學到許多數學知識,諸如:方格中有3個蘋果圖片,4個香蕉圖片,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算出方格中一共有多少個水果,在這樣的游戲氛圍中,幼兒將會在無形中掌握10以內的加減運算。而且當遇到不認識的蔬菜或者水果時,他們會積極向同伴、教師等尋求答案,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會不斷提高。
三、多媒體教學
3~6歲幼兒由于受其身心發展水平的影響,他們的具體形象思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而傳統的幼兒園教學受到環境的限制,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幼兒有時難以通過傳統的教學方法獲得更全面的知識和能力,這樣不利于幼兒的全面協調發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聽覺感、視覺感與觸覺感強的事物更能吸引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基于此,集聲音、圖像于一體的信息技術的加入恰恰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極大地提高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質量。那么教師應當怎樣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呢?教師可借用多媒體技術作為一堂數學教學活動的導入環節,也可借用多媒體技術來鞏固幼兒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體驗式教學
由于幼兒自控能力差、情緒波動大等特點,他們注意力保持的時間很短,因此要在一定時間內教會幼兒數學知識,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讓幼兒親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樣才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吸引幼兒的眼球,讓幼兒獲得數學知識。
例如,在“認識梯形”這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用“圖形王國的國王給小朋友送來了請柬”來導入,讓幼兒以一個“嘉賓”的身份親自參與到圖形party中,然后通過觀察、比較圖形王國里的各種圖形,幼兒可以初步感知每個圖形的不同,這時教師引出“梯形”,促使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最后,以圖形國王想考驗小朋友對圖形的認識為由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鞏固了幼兒對梯形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活動給予幼兒親身體驗圖形王國奧秘的機會,將枯燥的“認識梯形”變成一個有趣的party,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梯形的特征。
綜上所述,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高的學科,正因為數學的這一特點,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幼兒很難接受抽象的數學知識,因此傳統的數學模式已無法達成幼兒園數學教學的目標。基于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以幼兒為主體,遵循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基本規律,只有掌握了幼兒的已有經驗,了解了幼兒的興趣需要,然后在此基礎上再選擇一些適合幼兒的數學學習方式,比如游戲化教學、對媒體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只有在正確教學觀念的引導下,在正確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下,幼兒園的數學教學質量才能有所提高。
【提升幼兒園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與研究】相關文章:
上一篇:淺談幼兒園數學教學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