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教育是幼兒的啟蒙教育階段,在其整個教育階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教育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其中,通過生態教育能夠幫助幼兒樹立對生態環境的認識與保護意識,進而使幼兒在幼兒園活動中通過實踐探索提升他們的各項能力。本文將針對生態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進行簡要分析和探究,旨在通過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提升生態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生態教育背景;幼兒園;環境創設
幼兒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的活動中度過,因此,幼兒園的環境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要求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創設良好的幼兒園環境能夠促進幼兒能力的全面發展。生態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通過將生態理念融入幼兒園教育,有利于培養幼兒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與生態道德理念,進而提升幼兒對大自然探索的欲望。
一、當前生態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首先,當前的幼兒園教育中過于注重對幼兒知識層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對幼兒其他能力方面的教育,對生態教育背景下的環境建設缺乏足夠的認識,對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良好的教育環境對于培養幼兒優質的品格與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的幼兒家長越來越重視將孩子送入環境好的幼兒園,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接受良好環境的熏陶,在好的教育環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與品質。因此,幼兒園領導管理者與教師要提高對生態教育與環境對幼兒身心發展重要性的認識與重視程度,明確生態教育背景下環境創設的目標,將生態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幼兒的生態意識上,而不僅僅是追求理論知識的教學效果。其次,在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過程中,缺少環保理念與設施的建設,例如:幼兒園組織的垃圾分類回收活動;幼兒園的桌椅板凳等設施都可以作為生態環境創設的一部分。但目前的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缺少對這些資源高效的利用率。此外,教師在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對幼兒的人身安全過分擔憂,導致活動中缺乏對調動幼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行為,對于活動的組織目的缺乏清晰明確的認識,導致活動缺乏目的性與有效性。
二、生態教育背景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基本思路
1、注重整體性、系統性與和諧性相統一
生態教育背景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要與生態系統的特點相協調和相適應,由于生態系統具有整體性、系統性與和諧性的特點,而生態教育是針對生態系統的知識進行的教學,因此,要求在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過程中也要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與和諧性相統一的原則。首先,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與教師的教育觀念中要貫徹生態理念,進而使得幼兒園的課程體系構建與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安排都能夠體現生態理念。其次,幼兒園環境的創設需要以幼兒園的辦學思想和理念為指導,同時與幼兒園的教學課程相適應。此外,幼兒園環境的創設主要包括幼兒園的整體環境設計、戶外活動場所、公共區與班級環境的設計要體現出協調統一的原則,進而提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整體和諧性。
2、盡力保持環境的天然性
幼兒園環境的創設需要從室內和室外兩個方面進行,但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環境的創設,都要盡力做到保持環境的天然性,避免過多的人為裝飾。室外場地的創設需要保留原有的生態草地,不使用塑膠綠地或其他材質的鋪設草坪,保存自然生態的原貌,進而能夠為幼兒提供接觸生態自然的機會。草地上的各種類型的野草、野花和蟲子能夠讓幼兒有對生態環境更多探索的內容。室內的環境創設可以選用生態材料,讓幼兒盡量多的接觸自然生態的物質。
3、環境創設應根據當地特色進行
在生態教育背景下的環境創設需要結合幼兒園所在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同時根據幼兒園自身的特點、資源以及課程的情況進行。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上,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資源,氣候環境及風土人情等文化,引導幼兒參與到與植物、動物有關的活動中來,善于發現身邊自然生態環境的特點,并產生對自己家鄉生態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三、生態教育背景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有效措施
1、將自然生態元素搬入幼兒園室內環境
在幼兒園室內環境的創設上,要做到生態、自然環保,通過大量的環保材料的應用將自然生態元素引入到室內環境中,創造充滿生態氣息的幼兒園室內環境。例如:幼兒園的室內裝修與裝飾上采用天然環保型材料,裝飾的物品要簡單,幼兒用的桌椅和床等使用原木材料,引導幼兒收集一些樹葉、花草、造型奇特的石頭等對室內環境進行自主的裝飾設計,還可以利用生態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教具和裝飾品,擺放在室內的窗臺或懸掛在室內墻壁上,進而有效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與動手操作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立專門的區角,作為幼兒收集材料的擺放區與成品的展示區。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激發了幼兒對生態自然的探索欲望,并提升了幼兒對生態自然的了解程度。
2、幼兒園戶外環境將游戲、自然體驗與教育相融合
在創設幼兒園戶外環境的過程中,將游戲與教育與大自然有效融合,讓幼兒體驗到戶外生態環境的生機與活力。在戶外環境中,幼兒可以通過游戲活動自由奔跑,同時設置對于自然生態環境主題相關的教育活動,引導幼兒通過對環境的探索與觀察體會大自然的奧秘。教師在進行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自然環境情況做好場地的規劃工作,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滿足幼兒對生態自然的探索與審美需求。空間場地的規劃要按照功能進行活動區的劃分。例如:對于空間較小的幼兒園來講,需要對有限的空間進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可以通過在戶外的連廊附近種植不同品種的攀爬植物,進而既對連廊起到了美化作用,又能夠使幼兒有了對生態植物與環境探究的機會。幼兒園的后院也是可利用的空間之一。幼兒園可以將后院規劃成生態園,在其中種植一些生態植物,如可以食用的水果植物和農作物,開設生態園采摘活動,讓幼兒體驗到親手采摘的樂趣,并對不同植物種類的特點進行觀察。其次,幼兒園要在戶外的玩具器械的設置上體現生態理念,做到玩具設施與自然環境相統一。例如:可以在大樹下掛繩子做成秋千等,進而為幼兒提供了娛樂設施的基礎上,對生態環境進行不同視角的觀察。
3、充分利用幼兒園以外的生態環境資源
不同的幼兒園位于不同的生態環境內。例如:有的幼兒園位于環境優美的地區,附近有校園、廣場、植物生態園、海洋館等場所,都可以作為生態教育環境創設的資源。通過組織幼兒在校園內進行寫生、郊游等活動,分別設置不同的活動主題,例如:帶幼兒尋找具有特點的葉子,通過對不同植物葉子的觀察,發現其不同的特點,鍛煉了幼兒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對大自然的探索能力與對問題的總結分析能力。此外,還可以開展類似的親子主題活動,鼓勵家長的參與,拉近親子關系,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幼兒園環境能夠給予幼兒足夠的刺激,在多重刺激下,幫助幼兒各種行為習慣與能力的養成與提高。當前階段,生態教育成為幼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生態背景下進行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能夠有效提升教師與幼兒的生態教育與環保意識,強化他們的環保行為,使幼兒的身心在良好的環境中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同時提高幼兒生態教育的效率和質量,符合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標準和要求。
參考文獻:
[1]鄭坤.生態學視域下幼兒園環境創設實踐的分析[J].時代教育,2015,(6):202-202.
[2]宋江羽.生態學視域下幼兒園環境創設初探[J].好家長,2018,(36):16-17.
[3]宋巖.生態學視野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探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6).
[4]沈雪松.基于生態學視域的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5):16-17.
作者:王國棟 單位: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生態教育幼兒園環境創設】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美術活動中信息技術的運用
下一篇:幼兒園小班中秋節活動方案設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