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行知幼兒教育理論
1.1陶行知簡介
陶行知原名文浚,后改名為知行、行知,1891年生于安徽歙縣,終生致力于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改革。1914年,陶行知從美國學成歸國之后,就一直從事于舊中國的教育改造。1946年7月25日,積勞成疾的陶行知病逝。陶行知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育理論體系,并創辦了曉莊、工學團、育才等新型的學校。幼兒教育理論是其教育理論體系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對現代幼兒教育理論發展與實踐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2主要觀點
1.2.1生活教育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教育與生活存在緊密的聯系,人希望過什么樣的生活就會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歷,所以,幼兒教育應該建立在幼兒原有生活的基礎上,將這種生活經驗與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同時,幼兒教育不僅包括學校教育,還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范圍應該拓展到社會,讓全社會成為幼兒教育的基地。另外,陶行知認為,有效的幼兒教育應該是教學做合一,即將幼兒教學、幼兒自我學習與教學實踐融為一體,從而全面提高幼兒教育教學水平。
1.2.2創造教育
陶行知指出,有效的幼兒教育必須以相信兒童為前提,相信兒童的創造能力,促進幼兒身心發展,解放兒童的頭腦,讓幼兒自己思考;解放兒童的雙手,讓幼兒自己動手;解放兒童的眼睛,讓幼兒自己去觀察;解放兒童的嘴巴,讓幼兒自由地發問;解放兒童的空間,讓幼兒接觸大自然和社會;解放兒童的時間,讓幼兒自由支配時間,從而培養其創造力。
1.2.3科學教育
陶行知指出幼兒教育應該科學、全面,讓幼兒教師與幼兒一起“玩”,玩科學的把戲,促使幼兒以科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在教育過程中,陶行知認為科學小實驗是推動科學教育的重要途徑與手段,幼兒教師應該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向大自然和社會獲取知識,通過自制玩具與教學環境,為幼兒提供優良的科學氛圍。
2陶行知幼兒教育理論的具體實踐
2.1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陶行知指出,幼兒教育應該盡可能地利用活的環境,而盡量不用或少用死的書本。根據幼兒園教育的培養目標,我們知道幼兒園體育活動旨在培養幼兒的體育興趣與習慣,從而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通過長期的體育鍛煉,幼兒身體的各個部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其綜合能力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是建立健全合理的體育活動目標。幼兒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制定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并按照不同發展層級的幼兒適時調整體育活動目標,從而形成網格式的目標體系。二是豐富體育活動的各種形式。幼兒的體育活動主要包括晨間鍛煉、戶外游戲、體育教學課的相關活動三個主要的方面。在幼兒進行體育活動之前,教師應該自制器械,促使幼兒能在使用各種體育器械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給幼兒足夠多的空間與時間,讓幼兒根據自身需要參與丟手絹、跳繩等游戲活動。另外,幼兒教師還應該根據體育教學課活動的情況,不斷根據幼兒的學習需要和身體發展需要做出調整,從而推進教學改革,完善體育教學課程的各項活動。三是科學有序地開展體育活動。一方面,幼兒教師應該優化戶外體育活動環境,開發各種有助于提升幼兒能力的場所,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器械,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另一方面,因地制宜,選擇與制作合適的體育器材,探索創新,優化體育活動器材。
2.2促進各年齡段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根據陶行知的理論,兒童6歲以前是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教師應該充分發展幼兒的社會性能力。為促進各階段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我們主要應該做好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活動傳授幼兒生活方法,提高幼兒生活自理的愿望,強化與鞏固幼兒生活自理的行為與能力.二是將幼兒園環境、各領域教育、日常生活、家庭教育與道德教育相互結合,促進中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三是制定良好的班級班規,注重環境的熏陶,積極引導幼兒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提升、促進和鞏固幼兒規則意識,推動大班幼兒身心發展。
2.3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一是完善幼兒一日生活。一日生活是幼兒每天學習的主要內容,通過一日生活,幼兒的動手能力、協作能力、思維能力與語言能力將得到顯著的提升。二是在談話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為更好地解放幼兒的嘴,幼兒教師應該在晨間活動和生活活動中與幼兒交談,從而拉近師生關系,了解幼兒的發展動態,引導其參與談話,促使其將心中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并形成有意義的話語。三是在區域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區域活動是幼兒參與社會、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我們應該給幼兒大膽講話的機會,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使其與同伴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關系;另一方面,幼兒教師也應該根據每個幼兒的個性特征,對其進行啟發式地提問,促使其參與到交流與討論中去。四是在領域教學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領域教學是幼兒教育教學的主要模式,良好的領域教學總是以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培養幼兒的各種興趣為主要目標的。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將語言訓練滲透于各領域教學中,把音樂欣賞、游戲體驗、思維發展等與幼兒語言提高結合起來,全方面地提高幼兒的能力。
2.4推動幼兒科學教育發展
按照陶行知的幼兒教育理論,幼兒的科學教育是指教育者以幼兒的實際生活為中心,充分利用好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將其作為科學探索的主要對象,發展幼兒的科學思維和科學能力。一是從自然、社會等多角度選擇合適的科學內容,將科學教育與幼兒實際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幫助幼兒通過科學感知周圍事物。二是明確科學教育各階段的目標,即緊緊圍繞幼兒的情感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知識經驗的積累三個方面,全面規劃小、中、大班幼兒科學教育的長遠目標。三是設計恰當的活動,解放幼兒的雙手與大腦,促使其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交流解決問題,從而得出結論。四是材料的選取應該遵循多樣性、嚴謹性、探究性、恰當性的特點,使幼兒能在通過有效的材料完成探索活動,并保證活動效果最優化。第五,幼兒教師應該細心觀察幼兒的各項操作,鼓勵幼兒進行探索,及時解決幼兒難題,歸納與提升幼兒結論,靈活調控整個活動過程。
2.5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教育
一是踐行行知思想,開展形式多樣的音樂教育,提高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與創造性。一方面,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一日生活建立健全音樂區,并在規定時間內播放音樂,使整個幼兒園都充滿了音樂的氛圍,讓幼兒每天都沉浸在音樂的環境中,從而培養其音樂感知力。另一方面,鼓勵與引導幼兒用心感悟音樂、創造音樂,促使幼兒在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音樂的不同表現形式,讓孩子們熱愛音樂。二是引導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發展其美術能力。幼兒教師應該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讓幼兒參與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在繪畫中體驗美術的樂趣,從而積淀豐富的美術經驗,形成良好的美術感知能力與美術創造能力。
3結語
幼兒是幼兒教育的主體,教師是幼兒教育的主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促使幼兒在活動中發展自身能力。同時,我們還應該繼承陶行知幼兒教育理論,并將其充分運用于教育實踐中,把幼兒生活、社會經驗融入幼兒教育中,讓幼兒主動參與教育活動,從而真正實現“教學做合一”的目的。
作者:趙海蓉 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文新綠城育華幼兒園
【陶行知教育理論下幼兒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上一篇:技工院校聲樂教學與幼兒教育論文
下一篇:利益選擇下小學化幼兒教育論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