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階段,學前兒童美術成為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組成,社會對優質高職院校學前教育人才的美術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必須利用提高學前美術教育實效性的途徑,逐步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如此才能夠保證學生適應當前幼兒園學前美術教育的素質要求。本文圍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提升”展開討論,從三個維度出發對之進行了論述,希望能夠促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提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美術審美;審美能力
美術教育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教育旨在培養學生觀察美、欣賞美、捕捉美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隨著社會對幼兒教育重視的不斷提高,社會對高職學前教育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為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高職院校方面需要牢牢把握時代賦予的先機,積極設計策略優化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以確保其能夠契合幼兒教育、能夠符合社會對優秀高職學前教育人才的期望。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培養內容和意義
(1)培養內容。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培養的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培養學生的視覺審美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從形體、色彩、線條、空間構圖等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利用視覺欣賞感悟深層次的審美理想、審美形式和審美內容,幫助學生培養視覺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完善審美心理結構。第二,深化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引導學生接觸各種形式的藝術,引導學生從審美經驗向審美作品遷移,學生的藝術審美更為深刻,藝術體驗更為豐富,從各種藝術作品中捕獲到的審美意象也將更加豐富和鮮明。第三,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生活中無處不存在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培養不應該局限于特定的藝術形式,而應該幫助學生能夠從最普通的事物上捕獲美、感受美并創造美,如此學生才能夠更為全面、健康地發展身心,也才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后續的幼兒教育事業中。(2)培養意義。首先,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學生有了更強的感受美形態、美結構、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才能夠有更為高尚的審美情操,更為完善的人格。其次,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幼兒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便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如果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自身沒有較強的美術審美能力,那么培養幼兒的美術審美能力必然是“紙上談兵”的空想。故而無論是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自身發展角度來看,還是從幼兒教育發展來看,培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都具備極強的現實意義,必須得到高職院校以及高職院校教育者的足夠重視。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培養問題
(1)教育不重視審美能力培養。眾所周知,高職教育與高等教育不同,更重視職業能力、職業技能培養。職業能力以及職業技能培養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更是提升高職學生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武器。正因如此,高職院校學前教育一直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美術技能,卻往往比較忽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很多教育者在落實教學工作時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培養學生的美術技能,學生的美術能力較高,卻沒有分析鑒賞藝術作品內涵的技能,無法體驗作品的藝術美感,美術審美能力的制約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舉步維艱。(2)教育教學缺乏相應的審美情境。美術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通過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實現與美術作品作者對話進而感受美、欣賞美的過程。毋庸置疑的是,精良的美術館、展覽館、博物館以及各種美術展覽活動能夠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審美能力提供相應的物質條件以及審美情境。然而,并非所有的高職院校以及高職學前專業教育者都能夠重視相關物質條件以及審美情境的有效利用。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嚴重,很多地區受經濟條件影響,并不能滿足美術審美能力培養所需的物質條件,這無疑會阻礙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培養工作的開展,進而嚴重制約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3)對審美能力認識不正確。由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者普遍不重視培養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進而使得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對美術審美能力存在“誤解”,很多學生都有著極強的審美局限,即便在投身教育事業多年后,對美術審美能力的定義還停留在“像或者不像”層面。正因如此,他們無法完成幼兒想象力培養的幼兒教育使命,不能很好地引導幼兒欣賞美術作品,更不能培養幼兒的審美情緒,這不僅會影響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還會制約幼兒美術教育的發展,影響幼兒教育事業發展。
三、優化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培養的策略
(1)端正高職院校教育的教學思想。高職院校美術教育者是引導高職學生正確認識美術審美、培養美術審美能力的主要負責人,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鼓勵并引導教育者端正自身的教學思想,要善于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構圖、色彩、線條、形狀、空間等引導學生感悟美術作品的內在美,逐步培養學生的視覺審美觀,完善其審美心理結構。例如,教育者可以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為學生展示不同畫家的作品,讓學生進行作品比較總結,歸納出作品的特點以及其中蘊含的抽象美,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直觀感受美術作品之美。其次,教育者應善用課上、課下時間幫助高職院校學生端正美學審美能力培養認識,要確保學生能夠意識到美術審美能力培養與自身發展的重要性,進而積極配合教育者的相關工作,消減美術審美能力培養的阻力。(2)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雖然精良的美術館、展覽館、博物館以及各種美術展覽活動是最佳的培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的素材,但由于并非所有的高職院校周邊都有上述寶貴資源,因此,如果條件允許,教育者應重視上述資源素材利用;如果條件不允許,教育者應積極主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向學生展示美術館、展覽館、博物館中的作品圖像,還可以利用課堂教育展開情境教學法,在潛移默化之中熏陶學生,使學生發現美、感受美,進而順暢后續教育銜接。(3)善用討論,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審美能力。討論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化自身的美術審美方式,從整體角度全面提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因此,教育者應重視師生討論、生生討論以及班級內小組討論等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查閱資料并與其他同學討論,一方面激發學生主動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將學生的美術審美培養“常態化”。如此,在脫離課堂教育、脫離教育者之后,學生也將有能力自行提高自身的美術審美能力、發展自身的綜合素質。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肩負著為社會培養優質幼兒教師的艱巨使命,必須重視自身的學生培養效果,要將培養學生美術審美能力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要有意識地啟蒙學生,培養學生的藝術涵養,只有學生能夠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能夠捕捉到生活中的美,有較強的美術審美能力,學生才能夠在工作之后在教育教學中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就現實情況而言,當前階段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培養仍然存在問題,培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是高職教育的“當務之急”,教育者以及高職院校應善用開設美術欣賞課程、組織美術審美討論等策略提高學前美術教育實效性,推動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丁玲.淺談美術教育中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審美教育[J].時代教育,2011(2):36.
[2]劉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4(3):250.
作者:劉洋 單位: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審美能力探討】相關文章:
上一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