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幼兒與他人交往和思考問題的重要工具,幼兒語言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特征。幼兒園里的孩子大多是3歲---6歲,正處于詞匯數量和質量迅速發展提高的階段,同時正在學習掌握各種類型的句子,復合句迅速增加。遵循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進行適時適度的語言教育是必要的。 朋友的兒子正上幼兒園,聰明乖巧,拼音和數字寫的很清秀,是一個很可愛的孩子。可這孩子放假回家再回幼兒園時向老師問好、和同學們交流就會出現語言障礙,開口第一個字總要拉得很長,讓人憋著氣也跟著著急,但在幼兒園生活學習一段時間,這種現象就會減少、消失。老師知道孩子和家長都很苦惱,給了他們一些建議,家園共同合作創造良好環境,培養孩子流利的說話。 一、充分利用幼兒教材,引導幼兒準確的說話。 現行幼兒可以接觸到的書籍,基本上以圖畫書為主,主要是看圖說話和理解故事。這類經過精心編撰的教材,引導提示的語言十分精煉流暢,給了幼兒一個很好鍛煉說話能力的機會。特別是一些
兒歌、謎語、繞口令更能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為了引導幼兒發展口語能力,除了根據圖畫說話以外,老師可以引導幼兒突破畫面的局限,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到畫面以外更多更寬廣的天地,去想象事情更多發展的可能性,更多樣的結果。給幼兒更多說話的機會,讓幼兒更自主的說話。 二、利用卡片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多說多練。 活動的事物、靚麗的色彩總是容易引起幼兒注意力,在各種語言游戲活動中,充分向幼兒展示一些他們喜歡的東西,那些從報刊、廢舊圖書、賀卡上剪下來的各式卡片能吸引幼兒的眼球,利用卡片引導幼兒做語言游戲,激發幼兒思考,在情境再現中實現語言交流。同時,讓幼兒把自己收集的卡片帶來,參與小組和班級交流,放寬限制,給幼兒自由交談的時間與機會讓幼兒進行諸如“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故事拼接、拼圖編故事、重新排序、角色扮演、造句等。這些活動都由幼兒自己互相商量交流,如遇困難也鼓勵他們自己解決,進一步加強幼兒之間的語言交流表達。 三、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重視日常生活口語交際。 激發幼兒說話的欲望是幼兒學習語言的前提,教師要與幼兒建立一種和諧平等、輕松信任的友好關系,讓幼兒感到自己是安全的,與教師和伙伴建立起依戀情感,從而敢于表達,不斷變得愛說、大膽流利的說。在游戲活動中,創造寬松氛圍,激發幼兒表達的欲望。幼兒生活范圍狹窄、知識經驗缺乏限制著語言交流,教師要充分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口語交際。利用晨間接待向幼兒了解回家和上學的一些經歷,在課間活動時間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和有趣的事物或游戲,讓幼兒談一談,說一說自己的發現;有的幼兒在家積累了一些故事、
兒歌、古詩,可以給他們自由表達的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體驗成功的喜悅,而且還可以帶動更多的孩子有意識的去學習積累,更多的參與語言活動的交流,教師適時加入幼兒隊伍,細心觀察幼兒情緒變化,與他們共同分享快樂,共同分擔憂愁。讓幼兒的生活內容更加充實,語言交流更加豐富,不斷積累口語交際素材和經驗。 良好的語言能力是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通過不斷語言訓練形成的,愿家長和老師一道,為自己的孩子創造條件,培養孩子流利的說話。
【淺談培養幼兒流利的說話】相關文章:
• 小班幼兒早期閱讀指導方法初探
• 關于小班幼兒早期閱讀的一點體會
• 語言教育常見六大問題的引導
• 構建和諧語言生活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 幼兒語言教育略談
•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 故事:我眼中的春天
• 走進夏天-甜甜的雪糕水
• 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談話內容選擇的原則
• 中班語言教學《兔寶寶找快樂》反思
• 當幼兒的創編與日常的行為習慣相沖突時
• 提高語言教學質量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