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幼兒創造性肢體表現活動的組織實踐過程中我們越發感到,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獲得的不僅僅是肢體的運動的節奏和表現力,而是身心體驗、理解、想像、思考、集中、組織、創造、情感、自我表達和交流,他們充分體驗到肢體創意活動時的運動樂趣,會對其將來形成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為終身體育作準備。
在幼兒健康領域中,運動是幼兒階段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以往認為幼兒運動能力只是從走、跑、跳、鉆、爬等基本動作游戲或體操等體育活動中獲得的,而忽視了幼兒獲得運動經驗和運動興趣的另一條有效途徑——創造性肢體表現活動。
一、什么是創造性肢體表現活動呢?創造性肢體表現活動是幼兒通過觀察物體的形態特點、變化狀態,結合生活原有經驗進行思考、想象、創造后再用肢體動作表現出來的一種運動活動。它是兒童借助于自己的身體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嘗試運動技巧,體驗運用身體表達的那種滿足和愉快的過程,因此也就自然融入了“健康”和“藝術”兩個領域的目標和內容。其實在幼兒園里,每一名教師也許或多或少的組織過這樣的活動,只是沒有意識到過去所做的就是在為孩子們提供了一些這樣的表現機會。比如:秋天到了,老師帶領孩子們觀察樹葉是怎樣從樹上飄落下來的,然后請孩子們表演這個過程,孩子們此時會扮演成小樹葉運用肢體,融入自己的感情,表現出落葉飄落時的各種姿態,這就是自然流露的一種自發的肢體表現活動。這種活動不同于我們以往組織的由教師編排動作,幼兒只是機械模仿的律動或舞蹈表演活動。由于在這種活動中孩子們始終處于積極的參與狀態,身心都極其投入,而且這種活動常常融于孩子們的游戲和模仿活動中,特別是那些能讓他們扮某一角色,或能在聽覺、視覺上給他們美感,或趣味性強的活動,深受他們的喜愛。這些活動從滿足幼兒的生理需要、情感需要出發,對激發幼兒的體育活動興趣有很大作用。
二、這種活動的價值在于:有利于幼兒獲得對自身、空間、以及自身與空間等方面的運動經驗,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充分認識自己的身體,不斷提高對身體控制和協調能力,強調在活動中大膽運用身體,以自己特有的動作方式表現出自己的體驗和情感,使他們的理解、接受和表達情感的能力得到發展,發揮潛能,賦予幼兒在活動中的滿足和成就感,提高審美能力,嘗試運用自己的身體解決問題,增強身體運動能力。《綱要》在健康領域中明確提出:“運用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提高動作的協調靈活性,組織靈活多樣的幼兒感興趣的活動,體驗運動的樂趣”,《綱要》在藝術領域中也明確提出: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激發幼兒表現、創造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直覺,抒發、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創造性肢體表現活動正是體現出這兩個領域的思想精髓。
三、為了能使廣大教師在組織類似的活動中有所借鑒,我們將創造性身體運動的一些組織與實施的具體方法,所運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師的教育行為等向大家做一詳細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在教育實踐中共享。
(一)環境的創設
首先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幼兒創設一個能夠使他們自由、大膽表現的寬松、安全的環境是激發孩子的創造、表演興趣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有利于激發孩子的創造靈感、表演興趣,支持和引導幼兒發展表現潛能,才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活動無拘無束,進入主動嘗試,探索活動的境地。
●精神環境的創設
1.提供時間與機會
在活動中我們不能只讓孩子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而是讓他們自然融入一種意境,與老師交談和用肢體表現出來,不規定統一的動作,使幼兒懂得在活動中的動作表現沒有對錯之分,對孩子的不同表現老師則表示接受與欣賞。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時間與機會,不僅僅是在組織教育活動中開展肢體創意活動,還可以利用一些隨機的時間如戶外散步,環節過渡等都可以為他們提供這樣的表現機會。
一次,孩子們在傾聽著兒童歌曲磁帶,當唱到“小老鼠嘰哩咕嚕滾下來”時,有的孩子將全身縮成一團,從小椅子上滾到地上;有的用雙手握拳做成雙臂滾轱轆的樣子,邊唱邊做;有的則做成小碎步的樣子,圍著小椅子跑上幾圈;這完全是一種自發的、在自然狀態下的肢體創意表現活動。雖然他們不會用更加準確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感受,但他們是天生的表演家,他們用最容易表達的肢體動作表現出對歌詞內容的理解。也許有的老師會認為這影響培養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造成了一些看似混亂的情景,可這正是孩子們通過傾聽在頭腦中反應后,進行自由表達的最好時機。這時老師完全可以成為一名欣賞的觀眾,并不是以組織者的身份制止這種局面讓孩子安靜下來。一定要讓孩子放開,嘗試去做各種動作,才能不斷積累他們的經驗。
2.教師自身參與和帶動
師生關系是幼兒重要的心理環境之一。幼兒園教育應“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體驗到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強調教師要以自己對幼兒良好的情緒去誘發幼兒積極的情感反應,使師生情感交融,從而使教育效果達最優化。以情感為紐帶營造新型的師生關系:平等、民主、合作。在肢體創意活動中教師首先要釋放自己,主動融入孩子們的世界,與孩子們在共同的游戲中一起用肢體表現,積極加入他們的活動,孩子們之間也是一種平等和互相學習的關系,沒有嘲笑,沒有心理負擔,這對肢體表演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精神環境的提供。
在“雕塑”活動中,教師與孩子們共同討論雕塑的各種姿勢,然后用一塊較大的布將自己遮住,也成為一尊有姿勢的雕像,放置在孩子們扮演的雕像群中,也許你的創意動作在所有雕像群中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尊,但重要的是你的參與,能夠使孩子們信心十足。
●物質環境的提供
1.場地的準備。因為肢體表現活動需要一定的空間,所以在活動前,教師要盡可能的提供給每一名孩子足夠的活動空間。在活動中有些活動內容需要孩子移動身體,或是需要在不同的空間做出各種姿態,有的則需要幾人配合,所以提供一定的場地是必要的。
2.在肢體創造活動中離不開音樂,音樂的配合與使用是活動中不可缺的要素。使用音樂和音效,使之與動作相輔相成。我們進行簡單的動作,如:踢、跳、前進、轉身時,如能夠配上一些簡單的旋律就更能激發幼兒的動感。創造某種心境和氣氛,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同時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使之控制身體動作隨之做出有節奏的表演。
例如:在幼兒園的教室里,將椅子隨意擺放,告訴幼兒你將要播放一些音樂:“在音樂播放時請在教室里到處走走,注意不要撞到別人和椅子。當音樂停止時,找到你的椅子,并用身體上的兩個部位去碰它。”“你用身體的哪兩個部位去碰它呢?”改變方式——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坐在椅子上等。
再如:在組織幼兒模仿皮球的動作中配以節奏明顯的背景音樂,孩子會在傾聽音樂的基礎上自然的隨音樂節奏控制身體模仿皮球被拍起和落地的動作。在活動中嘗試跟隨節拍表演,培養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
(二)活動內容的選擇
活動內容的選擇具有興趣性,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人、事、動物、大自然的現象等都可以成為創造性肢體動作模仿和創造對象。興趣是創造的源泉。
另外這些內容還要易于使幼兒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出來,因為模仿、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這些內容不僅可以為幼兒提供一種可以具體想象和表現的素材基礎,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延展孩子的想象,使動作有了表現創造的空間。
一次,組織幼兒參觀動物園回來后,發現孩子們對動物園里的各種動物很感興趣,孩子們談論著不同狀態,使幼兒充分了解氣球的特點,使肢體創造建立在充分感知體驗的基礎上。
●課件、圖片的使用
課件以及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應用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動態的吸引過程,同時因其具有生動形象性而倍受孩子們的歡迎,是形成有效師生互動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
在中班組織“魔法鞋”的活動中,教師設計了一個生動的課件,首先從視覺上吸引幼兒的關注點,并從課件提供的畫面中展開想象。“一只運動鞋”,人們穿上它可以做什么?“一只舞鞋”穿上它又可以做出什么動作?“一只娃娃鞋”穿上它寶寶可以做些什么?逐步引導孩子們做出各種自己想象中的動作,使活動氣氛活躍,孩子參與積極性始終很高。
但要注意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興趣高漲,有的孩子不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所以在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控制活動的節奏,可以在活動中建立必要的活動常規。而此類活動成功的關鍵即是專注力和想象力。因此可以與孩子共同制訂一項規則,就是當孩子們看到或是聽到一個信號后如拍三下手,聽到一聲鈴鼓聲等都可以作為信號,立即停止自己的活動,使自己安靜下來。
在以上三個案例中,教師采用了三種不同的方式引領活動的展開,起到一種支架作用。
3.活動的結束部分:約占活動時間的10%-20%。
主要是緩解孩子高度興奮的心情,放松身體,恢復狀態的階段。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采用播放輕音樂,引導幼兒做深呼吸,用語言引領幼兒使身體的每個部位得到休息與放松。教師還可利用這段時間總結今天的活動,幫助孩子提升、積累身體動作經驗。
結束語:在幼兒創造性肢體表現活動的組織實踐過程中我們越發感到,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獲得的不僅僅是肢體的運動的節奏和表現力,而是身心體驗、理解、想像、思考、集中、組織、創造、情感、自我表達和交流,他們充分體驗到肢體創意活動時的運動樂趣,會對其將來形成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為終身體育作準備。
對于此項活動的開展和研究我們剛剛起步,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幼兒創造性肢體活動必將會更加充分的發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和價值,最大限度的實現運動教育的整合,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的發展。
天津市河西區第一幼兒園 趙群
【積極開展創意性肢體表現活動,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相關文章:
下一篇:問題兒童的性格特點分析研究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