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提到:“語言在社會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成人來說,語言有兩大功能,一是幫助人們交際,二是幫助人們思維。幼兒期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幼兒需要在這一時期大力發展語言能力。
的確,幼兒時期是掌握口語表達的最佳時期,也是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關鍵期,通過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可以豐富幼兒知識,發展幼兒智力。幼兒獲得知識必須借助口頭語言,需要通過多看、多聽、多接觸許多具體事物來增加知識,擴大眼界。
一是讓幼兒多觀察和多議論。讓幼兒多觀察各種事物可使他們擴大眼界,增長知識,豐富語言內容,說起話來言之有物。培養幼兒的口語能力,必須經常帶領幼兒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有意識地讓幼兒認識一件事物、說一件事物。比如,春天我帶孩子觀察迎春花樹,過兩天看一次,讓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花樹的變化,并指導他學說一些新語詞和句式。比如,孩子說:“以前樹上什么也沒有,現在長了好多小苞苞。”我就及時引導他學用“干枯”和“花蕾”這些詞。兒子便能夠說出“原來迎春花樹枝是干枯的,現在長出許多小花蕾、小花苞”、”一個一個的花蕾像一顆一顆小豆子”……。
二是讓幼兒多觀察。在觀察的同時,還必須引導幼兒多議論,這樣做才可以使幼兒將觀察所得到的印象及時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和鞏固下來,也就自然鍛煉了語言能力。比如,我讓孩子觀察杜鵑花時,當他看到好幾朵杜鵑花擠在一起組成一大片花兒時,孩子說:“像足球運動贏球了,許多運動員高興地趴在一起似的。”類似這樣的議論,對于加深認識、提高口語水平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三是讓幼兒多模仿。幼兒是從模仿開始學習語言的,所以應該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正確榜樣。因此,作為家長,平時說話時應做到發音正確,用詞恰當,語句要符合語法規范,聲調要自然而流暢,態度也要大方,這樣對幼兒的口語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不僅平時與幼兒交流時注意自己的語言規范,在與他人說話時也必須注意自己的語言規范。
四是讓幼兒多練習。語言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必須讓幼兒多練習,使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講述自己的見聞,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和掌握的詞匯、語法,創造性地組織語言。 比如,孩子對量詞亂用,可以組織幼兒玩“送生日禮物”等等游戲進行練習。為了讓幼兒掌握一個生詞,運用一個新詞語,家長要盡可能讓幼兒親眼看或用生動的語言加以解釋,讓幼兒親自去體會詞義,以便真正成為自己的語言,在平時說話中用得上。
【《論幼兒語言學習的雙重性與語言教育的多領域滲透》讀書體會】相關文章:
• 訓練寶寶聽覺和視覺語言游戲
• 淺談幼兒園的識字教育
• 淺談幼兒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 如何讓閱讀區成為幼兒快樂閱讀的“溫馨小屋”
• 淺談英語兒歌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
• 讀《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三步曲》有感
• 輔導幼兒講故事,讓幼兒樂于表達故事
• 喇叭花電話
• 報紙在幼兒語言的作用
• 改善兒童語言十分有效的做法
• 多方位搭建幼兒語言發展平臺
• 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全面提高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