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首次明確了幼兒早期閱讀在兒童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必要性:“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多種方式的
繪本,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庇變涸缙陂喿x能力的培養已經勢在必行,早期閱讀的意義不在于對
繪本內容的記憶,而在于繪本閱讀的過程。因此,為了保證與提高繪本閱讀的有效性,對幼兒繪本教學的策略研究非常重要。
一、精挑細選合適繪本
1.年齡適宜性。
小班:畫面內容簡單、動態明顯、背景清晰、文字盡量少或者沒有,便于幼兒觀察學習。中班:畫面主體明顯、有相應配角、有時間發生的環境,以便激發幼兒用完整句表達內容,畫面文字要短而少。大班:以人物故事為主,緩慢豐富、能給予幼兒充分觀察、猜測和推理的線索,畫面上有一段文字。
2.個體適宜性。
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個體特點來選擇相應的繪本內容,比如針對膽小的孩子,可選擇《膽小先生》;針對挑食的孩子,可選擇《多多什么都愛吃》,針對愛說謊的孩子可選擇《狼來了》……教師在充分考慮每個幼兒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提供了符合幼兒興趣需要、具有個體適宜性的閱讀材料,去暗示幼兒,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在經驗中形成自己的認識。繪本材料是無聲的,它能給幼兒一種無形的指導和暗示,幼兒在閱讀時,將閱讀的繪本內容與自身經驗結合起來,實現了幼兒自我精神世界的升華。
3.文化適宜性。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各國的觀念也大大不同,有些國外的繪本內容所傳遞的思想和觀念跟我們國內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日本的繪本《我家是動物園》反映出的親子關系和教養態度和我國就有許多不同,作品主要講的是:一個叫祥太的小男孩,把自己和家人都想象成了動物,把家想象成了動物園,然后把自己和家人一一介紹給大家,日本的家庭中的每個人的角色個性形象與我國的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不相像,那么這個讀本會是怎么樣的效果呢?而德國繪本《鱷魚愛上長頸鹿》講的是一個小小矮矮的鱷魚先生,愛上了挺拔美麗的長頸鹿。故事從鱷魚先生喜歡上了長頸鹿,并試圖讓她看到自己開始的,最后他們“撞”在了一起,他們對望著,那一刻幸福來臨。然而給幼兒讀這樣的繪本,如此明目張膽地“談情說愛”是否合適?
二、賞心悅目閱讀繪本
1.創設自主閱讀繪本的機會。
首先應該給孩子自由閱讀時間,讓幼兒自主閱讀繪本,不能人手一本的就利用多媒體技術,以PPT的形式,讓孩子們自由觀察,引起幼兒對活動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尋找自己喜歡的或者有疑問的繪本畫面,通過自己發現問題來獲得相關的信息。當然為幼兒創設自由閱讀的機會,教師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幼兒自由閱讀時,教師往往起著巧妙而實在的引導作用,使幼兒能進行有效地觀察和想象。
2.師幼共讀,提升繪本內涵。
教師要與幼兒一起集體閱讀繪本,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表達以及同伴互相傾聽、互相補充的能力,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繪本書面的信息,教師根據繪本所提供的各種文字、圖畫,提升幼兒對文學的感受能力,從而提升繪本閱讀的內涵,同時幫助鞏固理解閱讀內容,使孩子們能把繪本看懂、看明白。
3.情境表演,再現繪本內容。
有些繪本可以編排成故事劇,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片段式表演,甚至只是對話練習和表演。如在開展中班繪本《我也要搭車》時,教師與幼兒分別扮演獅子爺爺與兔子、刺猬、長頸鹿,鼬對話,當汽車開到幼兒面前時,要求和小動物一樣說一句有禮貌的請求搭車的話,就能坐上這輛好棒的公共汽車了。故事表演讓幼兒學說了獅子爺爺和動物間的對話,懂得請求他人幫助時要說有禮貌的話,這大大調動了幼兒的興趣,讓課堂氣氛變得很活躍,更給了孩子們直觀的感受,同時再現了故事中的內容,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閱讀的力量》作者史蒂芬?克拉克說:“有些人根本沒有機會培養閱讀習慣――他們以后會遭遇到讀寫的困難,且困難之高,將難以應付今日世界的需求!奔ぐl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影響很大。如今早期閱讀活動在幼兒園方興未艾,大家都在積極探索、積累有益的經驗,相信在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努力下,閱讀會更加有效、有意義,為幼兒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教師研究綜述
• 淺談幼兒園趣味洗手之心路歷程
• 淺談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奧爾夫的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自主午餐管理策略探微
• 幼兒園小班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
• 泰國吊腳樓式幼兒園
• 游戲環境下幼兒園論文
• 提高幼兒園音樂活動實效性的策略
• 幼兒園教師如何幸福從教
• 淺談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
• 在幼兒園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