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農村幼兒園的發展進程中,發展規劃是行動綱領,是園長辦園理念的集中體現,更是幼兒園適應社會發展、實施課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推動幼兒發展等多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據。一份優質的幼兒園發展規劃,凝聚著幼兒園每一位教職員工對幼兒園發展的渴望,體現著幼兒園群體的教育價值取向,能為幼兒園發展提供切實的保障。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農村幼兒園的發展規劃進行了以下探討。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發展規劃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26-01
在國家越來越重視幼兒教育的今天,幼兒園都會思考如何規劃與發展自己的幼兒園,這掀起了一股幼兒園發展與規劃的熱潮。在這股熱潮中,農村幼兒園需要冷靜地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幼兒教育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什么?幼兒園的發展與規劃的的目的是什么?應該構建一個怎樣的幼兒園才更有利于幼兒全面和諧發展?因此,對這些問題本文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與研究,探討出以下幾個關于農村幼兒園的發展與規劃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科學制定規劃,明確發展目標
農村與城市的幼兒園不同,農村幼兒園在師資、硬件設備等各方面都不及城市幼兒園,因此想要規劃好農村幼兒園,應認真研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幼兒園工作規程》以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學前教育文件的基礎上,針對農村幼兒園發展現狀,確定幼兒園在新一輪發展起點上的辦學目標。
制定幼兒園發展規劃,必須首先明確幼兒園的發展方向。制定規劃的過程,是凝煉重點建設內容的過程。經過反復研討,農村幼兒園應構建管理文化、打造“三度”教師、實施陽光課程、建設陽光環境等工作列為重點建設內容。
二、創新制度文化建設,奠定幼兒健全的人格
“以幼兒為本”幼兒園制度文化既是幼兒園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幼兒園管理思想和管理風格的重要體現。農村幼兒園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制度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的制度文化強調在制訂和執行制度的過程中要體現人的價值。為了將各項制度內化為全體教職工的自覺行為,幼兒園管理者在建立、修訂制度之前,首先向教職工宣傳,使其明確管理者的意圖,并發動全體教職工參與討論,人人獻計獻策。由于制度的建立,有教職工自始自終的參與,教職工對制度規定的內容有高度認同感,增強了教職工的責任意識,也保證了制度的順利執行,教職工也能從整個過程中找到自己工作的定位,從而營造給教師充分的創造和發展空間的氛圍。
家長參與制度建設也是管理者工作的一大特色,新《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在工作中我們以平等的態度喚醒家長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家長主動參與,積極合作的熱情,為幼兒園的工作獻計獻策,使家園融為一體,形成教育的一致性,以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
三、打造具有文化厚度、師德高度、專業深度的三度教師
在農村幼兒園發展與規劃中,師資隊伍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農村幼兒園應積極打造一支具有文化厚度、師德高度和專業深度的強大教師隊伍。
1、“學習+反思”,打造具有文化厚度的教師。建立學習制度,營造學習氛圍,引導教師博覽群書、閱讀經典,打造學習型隊伍。2、“引導+激勵”,打造具有師德高度的教師。全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知識淵博、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為人師表、群眾滿意的教師隊伍,努力實現在教師政治素質和師德素養上有新的提升,在服務社會、服務家長、服務幼兒上有新的提升,在樹立教師良好形象上有新的提升。3、“培訓+研究”,打造具有專業深度的教師。加強園本培訓與教研,分層次培養教師,拓展培訓渠道,加大培訓力度,提供多種平臺,讓每位教師都有參與培訓、上優質課、教研課和參與課題研究的機會,促使教師專業技能獲得充分發展。
四、發揮本土資源的優勢,建設陽光課程
1、引導幼兒走進自然,感悟生活
每個幼兒園都應該開發自己的特色課程,對于農村幼兒園來說,其最豐富的資源就是自然資源,熱愛大自然是幼兒的天性,幼兒生來就是對自然環境中的水、土、大氣、生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農村的孩子,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大自然。因此,幼兒園在課程開發上,應該結合當地實際開發一些陽光課程。如:可以增加一些了解彝族服飾、彝族風俗的教學內容。教師應充分的運用好幼兒園周邊的自然資源,積極的引導孩子走進大自然,讓孩子自主的去大自然中探索種種有趣的現象,使學生愉快的在對大自然有效探索中,漸漸感悟生活、學到知識、培養各種能力。
2、利用民間游戲,充實幼兒體育活動
民間游戲種類繁多;簡單易學,富有趣味性。所以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民間游戲入手,將鄉土材料與民間游戲巧妙融合,引導學生、家長收集民間各種無毒無害的自然材料、廢舊材料,引導認識民間各種材料,并充分運用材料制作器具,組織開展民間游戲,豐富幼兒的體育活動,強健幼兒的體魄。如:用易拉罐制作的踩高蹺、廢紙箱制作的滾筒等游戲。
五、努力建設陽光環境
作為一個農村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認清幼兒的特質,提供一個能幫助孩子身心健全發展的陽光環境,讓每個幼兒在這個“環境”中,能夠如魚得水,深刻體會到“這里”是專門為他準備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按自己的興趣、能力與發展階段,找尋他最“需要”的東西,從容地學習;擁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充分展現自我;從親身體驗或探索事物中,獲得成就感;愉快地成長,不用擔心會遭受斥責或趕不上別人;與同伴分享經驗;覺得被愛,肯定自己也接納他人。
總之,農村幼兒園管理者應積極投身到幼兒園的發展與規劃中去,通過多種途徑的學習、培訓,了解新的幼兒教育理念,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立足農村,充分開發利用農村豐富的幼兒教學資源,逐步走出一條適合農村幼兒的特色教學之路,讓農村的幼兒也能全面和諧發展,擁有幸福的童年。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0)
[2] 張國華.核定幼兒園教師編制,強化師資隊伍建設[J],幼教園地,2008,(12)
[3]黃甫全.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幾個問題[J].早期教育.2009(4)
[4] 彭小元.教育公平視野下的農村幼兒園課程與改革構想[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3(1)
【探討如何做好農村幼兒園的發展規劃】相關文章:
• 做好幼兒園教學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 幼兒園教師教學能力的評估報告
• 幼兒園語言教育四大誤區
• 幼兒園美術創意活動的探討
• 幼兒園學會的那些事
• 在幼兒園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
• 幼兒園的危機管理
• 簡筆畫視域下幼兒教育論文
• 幼兒園數學教育變革的分析
• 女兒在幼兒園遭遇“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