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育四大誤區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vigilia°寶瓜
誤區一:“無聲”的教育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包括談話、講述、文學作品學習、聽說游戲和早期閱讀等。不同的教育活動目標不同,但最終的目的是發展幼兒語言能力。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從幼兒的情感、認知、能力出發結合不同語言活動的特點制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在活動中努力為幼兒的語言學習創造條件,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采用有效的手段培養幼兒語言學習的興趣。
然而,有一些教師仍遵循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不能從實際出發進行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在講述活動中教師仍以講為主,以問為輔;以了解故事內容為重點;以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為難點;側重于對幼兒的情感、認知能力的培養;忽視引導幼兒,通過欣賞故事體會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教師應通過提供易于表達的詞匯和簡單的句式幫助幼兒在講述活動中感受語言的規范性。
現代兒童觀認為: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體活動的如果。要發展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就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就要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讓幼兒充分地去看、去想、去說,在體驗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誤區二:“低廉”的評價
《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評價語言是幼兒教師在實際教育活動中對幼兒實施教育評價的最直接的手段,因此教師評價語言的藝術性直接關系到幼兒身心發展及活動開展的成效。
由于教師在學歷層次、文化修養、專業技能等方面存在差異,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每位教師對幼兒的評價語言的效果也不同。不少青年教師在語言活動課上為了激勵小朋友最常用“棒”字。當幼兒回答問題正確時老師會說:“小朋友真棒!”當幼兒安心聽講時老師會說:“你表現得最棒!”這樣的評價語言在教育活動中比比皆是。教師評價的目的是要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主觀籠統的評價手段勢必會減弱幼兒的吸引力,從而使評價失去應有的作用。對于處于語言發展關鍵期的幼兒來講,簡單劃一的評價語言不利于師幼之間情感的交流,更有礙于幼兒語言智力的發展。作為語言教育活動的引導者應加強理論學習,廣泛閱讀,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在活動中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充分滿足不同兒童的心理需要,靈活運用激勵性評價語言,促進幼兒主動、有效地學習。幼兒園可以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師徒結對、邀請專家專題講座等形式幫助教師提升語言素養,使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步提高。
誤區三:“孤獨”的反思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什么是教育反思呢?教育反思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通過回顧、診斷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與修訂,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效能的過程。幼兒教師通過反思自己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的教育行為,并積極思考、研究新的策略來解決實踐中的問題,才能優化教育過程,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專業化成長的目的。
目前幼兒園教學反思中最常見的是教師的個人反思,很多教師通過與自己對話,打開“自我反思”之門。尤其是青年教師通過個人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效率,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教學經驗。但是由于語言教育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教學經驗的缺乏,許多教師反思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真正做到在理論指導下學會反思,在反思過程中領會理論。在實踐中關注幼兒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映,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地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需要借助集體的力量推動個人的成長。
而集體反思是在個人反思的基礎上開展的一種互動式活動。幼兒園教師共同研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困惑,結合每位施教者的教學反思,彼此分享成功的經驗,互相剖析失敗的成因。集體反思能夠集思廣益,幫助教師在交流和碰撞中相互啟迪,共同提高。例如: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教研活動中,教研組通過組織一線教師圍繞一個課堂教學案例具體分析: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是否結合目標確定教學的重、難點;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是否在教學中以幼兒為本;充分體現出對兒童的關注與尊重等等。集體反思的結果使教師個人的思考與集體的智慧有機結合起來。
誤區四:“膚淺”的做法
幼兒教師在不同的活動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條件。但是在語言教育活動中,一些教師不注重通過互相滲透各領域的教育,將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結合起來。
教研活動是教師相互交流、合作學習與研討的有效途徑,是教師成長的基石。而一些幼兒園的教師把教研當作一種負擔,不積極參加本園的語言教育活動的培訓學習,更沒有勇氣在區域間的教研活動中充當角色。
幼兒教師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應該始終是幼兒的鼓勵者、合作者和支持者,同時也是一名不斷探索、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學習者,避開禁區,將會在“活教育”中做出“活智慧”。
(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浦區教育局;連云港市新浦區浦南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語言教育四大誤區】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班級環境創設
• 幼兒園專題研討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 學前教師培訓現狀與培訓需求
• 幼兒園保教結合問題淺談
• 幼兒園常規教育研究
• 幼兒園浸潤式音樂欣賞活動研究
• 探析幼兒園活動游戲化教學策略
• 提高民辦幼兒園保教質量“五招”
• 幼兒園“新政” 識字要收費等
• 淺談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
• 提升幼兒園信息化水平的新舉措
• 幼兒園音樂教育南北對話會議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