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指以促進幼兒自主發展為目標的,在幼兒、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下,對幼兒在幼兒園活動環境進行改造、影響、美化和積極利用,使之更加適合幼兒成長的一個動態發展的活動過程,主要包括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方面。物質環境包括幼兒園室內外活動空間的物質條件與設施,精神環境指教師和幼兒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所構成的教育氛圍及人際關系。
關鍵詞:幼兒 環境 創設 幾點 看法
我國古代偉大的學者墨子曾做過這樣一個比方,一件白色衣服,如果放到青色染缸里就會變成青色,放在黃色染缸里就會變成黃色。這個比喻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循序漸進不知不覺的過程。幼兒園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一、對環境創設含義理解的誤區
(一)將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要理解為物質環境創設,忽視或分割了精神與物質環境創設的關系。四壁空空,缺乏活動材料的幼兒園,孩子會產生厭園情緒,材料豐富而教師卻不能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和精神氛圍,孩子同樣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因此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是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孩子的精神樂園,對孩子的成長是重要的。
(二)將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要理解為班級環境的創設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包括多方面空間的綜合作用,例如:室內外的地面、墻面和空間、而并非單純指班級環境,多方位多空間綜合,能夠盡可能多的為幼兒提供接受各種知識和信息刺激的機會和條件,促進幼兒的無意識學習能力,使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識。因此應該讓幼兒能接觸到的幼兒園的每一寸空間,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墻壁,都具備利于引發和支持幼兒通過與之相互作用而主動獲取有益的經驗。例:樓梯的三字經、一樓的童話故事、樓梯間的幼兒繪畫作品展示、樓梯的成語接龍、吊飾上的古詩與英文單詞、花叢中的提示語等等。
(三)將墻飾理解為單純的展示
一說起幼兒園的墻面環境,我們的頭腦里馬上會浮現活潑可愛的形象,鮮艷亮麗的色彩,逼真的卡通動物,美觀,整潔,富有童趣,似乎是幼兒園的一貫要求,可是當我們辛辛苦苦地墻壁布置得漂漂亮亮,卻發現辛勤的汗水只是起到掛歷的效果時,是否該反思,墻面環境創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墻面環境的教育價值到底如何來體現?
二、環境創設的原則
我們認為幼兒園環境創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兒童性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是我們的宗旨,也是環境創設的根本所在,環境創設不是教師的獨角戲,主角是兒童。我們力圖使環境體現出“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思想,以激發幼兒探索活動和游戲的興趣,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除此之外,我們讓孩子們走進幼兒園就仿佛走進的大自然的懷抱,墻壁上的花、草、鳥,空中隨風而動的各種掛飾,大廳逼真的長頸鹿和大樹、逼真的各種昆蟲、操場上的沙池和攀爬墻等等,我們讓環境更加立體、動態,力求讓幼兒園的每面墻都能說話,每個角落都能成為孩子活動的空間,使孩子們在環境中學習,在環境中發展。
(二)生活性
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幼兒的環境規定著幼兒的生活。”幼兒園的環境,惟有適應兒童的生活,才能說話,才能與兒童對話。以春天為例,為反映春天的氣息及配合教學的需要,“白雪皚皚”的外墻變得“生機勃勃”;孩子們手工制作的迎春花躍然墻上,無論是教室的窗簾、還是走廊花盆里新長出的嫩芽,戶外的桃花,都在清清楚楚的讓孩子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都在清楚的告訴孩子,春天來了,同時為了讓孩子們每時每刻與春天相伴,在自然角里,有小烏龜,生活著小蝌蚪,有孩子們親手種下的一顆顆破土而出的各種種子,親手飼養的小動物……在這個小小的世界里,我們讓快樂與孩子相伴。(中三班自然角的蝌蚪昨天已經長出了四條腿,小尾巴還在。)
(三)整合性
幼兒生活在一個整體環境中,這個環境是教師、家長、幼兒
一起創設而成的,因而需整合各方資源一起創設環境。在環境創設中,我園充分發揮幼兒、教師、家長的作用,讓每個班的小朋友了解本月的主題,教師在其中要引導幼兒將興趣點與當前的教育內容有機結合,同時發動家長與孩子一起收集各種無毒的、可利用的廢舊物品,配合主題制作相應的玩教具。或者搜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帶到幼兒園,整合教育資源,達成家園共育的目標。
(四)一貫性
幼兒教育必須為幼兒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園的環境創設十分注意一貫性,著重通過環境創設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安全常識教育及日常科學教育。如:我們在幼兒園經常活動的地方,設置了安全標識、良好習慣養成圖示等。每月的最后一個周末都是本月寶寶的集體生日,孩子們在這一天收獲祝福、送出祝福、分享快樂。每年的母親節、父親節,幼兒園都會成為孩子們表達愛的場所。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糧食日、愛牙日,孩子們都會在幼兒園里宣布他們的決定。在萬圣節來臨的時候,幼兒園就成了孩子們的魔法城堡,在圣誕夜來臨的時候,幼兒園一定會是圣誕老人出沒的場所。六一兒童節、元旦,孩子們在幼兒園分享歡樂。
(五)適應性
環境創設不僅要適應兒童的特點和生活,也要適應幼兒園自身的
特點、能力和發展需要,幼兒園要利用現有資源,因地制宜的進行環境創設。舉例:呼倫貝爾幼兒園的輪胎、廢舊物品制作的球等等。
這幾年,我們本著兒童性、生活性、整合性、一貫性和適應性的創設原則,正在努力實現“綠化、凈化、美化、兒童化”,為幼兒創造出了一個優美的育人環境,努力使幼兒園成為孩子們喜愛的“花園、家園、樂園”。
正如蒙臺梭利所言:“在教育上,環境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從環境中吸收所有的東西,并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瑞吉歐學前教育研究者指出:應將環境看作一個“可以支持社會、探索與學習的容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可見,環境的創設和布置,已經上升到與日常教學活動平等的地位,成為課程設計和實施的重要因素。同時環境能協助受教育者提高能力,幫助其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環境做為一種“隱性課程”,對幼兒的發展,特別是情緒情感、社會性、個性品質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幼兒園工作是美的事業,是愛的事業,一所幼兒園能否成為幼兒真正的樂園,環境是關鍵。
《幼兒園環境創設》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課題,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逐步落實,我相信會有更好的、更適合自己的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方案,老師們一定能創設出有自己幼兒園特色環境。
【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幾點看法】相關文章:
• 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發展
• 小議托班(小小班)入園初的環境創設問題
• 幼兒園識字環境創設“四性”
• 淺談幼兒園環境教育
• 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多元互動
• 幼兒園怎樣進行環境創設
• 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幼兒環保教育
• 挖掘農村自然資源 豐富幼兒活動內容
• 談幼兒園環境創設
• 東營市實驗幼兒園創優雅教育環境促幼兒和諧發展
• 優化園所環境 促進素質教育健康發展
• 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幼兒環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