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采用輪組法在幼兒園進行比較研究,從
音樂情感態度、
音樂理解力、音樂表現力三個方面比較動畫片輔助教學與圖片輔助教學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育活動中的效果,結果發現兩者存在顯著差異。與圖片輔助教學相比,動畫片輔助教學對幼兒的音樂情感態度、音樂理解力、音樂表現力都會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動畫片;幼兒園音樂教育;情感態度;理解力;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7)03-0025-04
雖然許多幼兒園在音樂教育教材、教法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用圖片輔助教學等,但長期以來片面重視技能技巧的觀念依然難以改變,音樂教育始終跳不出幼兒圍著教師轉的怪圈,難以“讓幼兒在主動感受和自然表現中進行快樂的音樂學習”。〔1〕而要改變這種現狀,動畫媒介無疑是一種可以利用的手段。雖然目前國內外的大量研究分析了動畫片對兒童的消極影響,如占用時間過多,導致不良行為習慣等,〔2〕甚至有學者指出“電子媒介使得兒童過分成人化”。〔3〕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借助動畫片媒介進行學習是一種伴隨性質的學習,兒童可以在娛樂體驗的同時無意中接受一定的認知、語言、審美等方面的教育,〔4〕這種學習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然而,鮮有國內外學者就動畫片媒介及其與兒童教育之間的關系進行系統研究。基于此,筆者試圖探討如何在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發掘動畫片輔助教學的潛力,在充分滿足幼兒興趣的同時,對動畫片的音樂要素加以周密組織和巧妙引導,從而提高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效果。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選取浙江師范大學幼兒園大班的40名幼兒為研究對象。男女各20人。由于樣本規模不大,為了使研究結果更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采用分層抽樣法抽取被試。排除已經接觸過實驗教材內容的幼兒,由幼兒園教師和保育員根據平時觀察對其余大班幼兒進行綜合能力打分,在排除得分最高和得分最低的幼兒各5%之后,根據好、中、差的比例隨機抽取被試。40名幼兒分為甲、乙兩組,每組20人,男女各10人。
本研究主要采用輪組實驗法,輔以觀察法。實驗教材分A、B兩種,各為一套內容相同的動畫片和圖片教具。選取幼兒園中專業水平相似的兩位教師分別擔任A、B兩種教材的教學工作,每位教師采用相同教學步驟和大致相同的教學語言,分別用動畫片或者圖片教具對甲、乙兩組被試進行同一教材的教學。主試在教學中和教學后分別對被試的音樂情感態度、音樂理解力、音樂表現力進行觀察、測定,然后整理檢驗實驗結果。
本研究采用動畫片、圖片作為直觀教具。動畫片故事情節完整,片長在15分鐘左右。圖片為根據動畫片內容繪制的30cm×21cm彩色圖片8~10張。教材A為故事《西游記》,配套音樂為《白龍馬》。《西游記》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共同保護唐僧由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主試選擇和繪制內容一致的動畫片教具和圖片教具。教材B是故事《啄木鳥》,配套音樂為《蘋果樹找醫生》。《啄木鳥》講述了啄木鳥伍迪與房東太太之間的有趣故事。主試同樣選擇和繪制內容一致的動畫片教具和圖片教具。
“音樂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種審美感染的過程。”〔5〕本研究根據幼兒的表現,從“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注意力集中持續時間”兩方面評價幼兒的音樂情感態度。本研究以活動中幼兒是否容易受外界無關刺激干擾和經受干擾后能否迅速回轉注意力作為“注意力集中程度”的評價指標。根據這一指標,“注意力集中程度”分為四級:(1)“很好”,即不易受外界無關刺激干擾;(2)“較好”,即雖然易受外界無關刺激干擾,但能將注意力迅速回轉到教學活動中來;(3)“較差”,即易受外界無關刺激干擾,而且有時不能迅速回轉注意力;(4)“很差”,即易受外界無關刺激干擾,而且經常不能將注意力回轉到教學活動中來。本研究以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到注意力明顯分散的相隔時間作為“注意力集中持續時間”的評判標準。如果幼兒注意力明顯偏離教學活動,而且不能迅速回轉注意力,或者注意力在集中和分散間來回擺動的時間超過一分鐘,則視為幼兒注意力明顯分散。
本研究分別在活動結束一小時后和三天后,由主試了解被試幼兒對所學歌曲的感受,以此評估幼兒的音樂理解力。主試將每首歌曲各分為15個知識點,根據幼兒的表述情況,每個知識點分別得分為2分(基本能用語言表述知識點的主要內容)、1分(知識點表述有部分遺漏)或0分(對知識點表述不清)。
本研究記錄幼兒邊聽音樂邊想象、表演的情況,根據幼兒對角色和主題的創造性表現程度,將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分為三種水平:(1)“創造性表現”,即幼兒能正確表現角色和主題,而且能憑自己的理解進行創造性表達;(2)“模仿”,即幼兒能模仿動畫片或圖片中的部分情節或動作,以此表現角色和主題;(3)“不會表現”,即幼兒對角色和主題的表演不恰當,或者不愿表演。
二、研究結果
1.幼兒音樂情感態度情況統計
從表2可知,在動畫片與圖片輔助教學中,幼兒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顯著差異(0.01<p<0.05)。注意力集中的平均持續時間有極其顯著差異(p<0.01)。
2.幼兒音樂理解力情況統計
從表3可知,活動結束一小時后對歌曲進行表述時,動畫片與圖片輔助教學對幼兒表述效果的影響存在極其顯著差異(p<0.01)。活動結束三天后,動畫片與圖片輔助教學對幼兒表述效果的影響同樣存在極其顯著差異(p<0.01)。
3.幼兒音樂表現力情況統計
從表4可知,動畫片與圖片輔助教學對40名被試幼兒音樂表現力的影響無顯著差異(p>0.05)。但在動畫片輔助教學中,3名幼兒能進行創造性表現,無一人不會表現音樂;而在圖片輔助教學中僅1人能進行創造性表現,4人不會表現音樂。
三、分析與討論
研究發現,和圖片輔助教學相比,動畫片輔助教學對幼兒的音樂情感態度、音樂理解力和音樂表現力的發展都會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1.動畫片輔助教學可以使幼兒情緒快樂,態度積極主動
動畫片在人物形象設計、內容選擇、動漫技術和聲音效果等方面進行了整合,形象生動,色彩鮮艷,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參與,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視聽刺激。這些恰恰是呆板的平面圖片不具備的特點。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動畫片輔助教學比較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能輕松引導幼兒進入活動主題,順利進行下一環節的活動。而采用圖片輔助教學時,由于缺少生動形象的刺激,教師事先設計的話題往往很難引起幼兒的興趣,不少幼兒或消極應對或無所事事,影響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另外,本研究還發現,動畫片的引入使得許多男孩對音樂活動的排斥感明顯降低,他們開始喜歡并主動參與音樂活動。
2.動畫片輔助教學能夠明顯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
研究發現,在進行動畫片輔助教學時,幼兒對音樂更敏感,他們能在音樂活動結束后較長時間內保留對音樂的興趣,而圖片輔助教學的效果相對較差。同時,由于動畫片的輔助作用,幼兒對音樂的想象比較大膽,不拘一格。如在欣賞音樂《白龍馬》時,接受圖片輔助教學的幼兒只能模仿圖片上的一些情節和動作,而接受動畫片輔助教學時幼兒的想象異常豐富,他們想象著孫悟空的各種奇遇,并能設計動作進行表現。
四、對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啟示
和圖片輔助教學相比,動畫片輔助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質量。幼兒園教師在引入和使用動畫片時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以便更好地發揮動畫片輔助教學的效果。
1.貼近生活
在大多數情況下,媒介的影響是與兒童個人的原有認知結構、態度、個性、價值觀和生活環境等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兒童原有的生活經驗決定了他們對媒介的興趣和對媒介的選擇,媒介的影響力是傳播媒介和兒童個體共同作用的結果。〔6〕教師在選取動畫片時要認真考慮幼兒的原有經驗,貼近幼兒生活,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
2.目標明確
教師為幼兒提供的動畫片應該是有目的、有意義的,要考慮動畫片對音樂教育活動的支持作用以及對幼兒的啟示作用。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有的放矢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3.鼓勵探索
教師選擇的動畫片是否有價值,不僅要看幼兒是否喜歡,還要看幼兒是否能從中獲得有益體驗。教師可以通過適當設問和討論的方式,引導幼兒更深入地探索動畫片的內容,加深幼兒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4.大膽創造
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是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自主探索音樂的奧秘,學習并大膽嘗試用個人喜愛的方式來抒發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7〕動畫片輔助教學強調以鮮活的動畫形象為載體,以快樂為前提,重視幼兒對音樂的自主探索和獨特心靈感受,鼓勵幼兒創造性地表現音樂,從而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實效。
幼兒園音樂教育不是為了培養未來的專門音樂人才,也不在于教幼兒學會一些簡單的唱唱跳跳,而是為了讓幼兒在音樂中感受內心的愉悅,并能引發幼兒的審美體驗,實現幼兒全面、健康、和諧、快樂地發展(程英,2003)。利用動畫片輔助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具有可行性,能夠有效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價值。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幼兒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采用動畫片輔助教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張令振.電視與幼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波茲曼.童年的消逝〔M〕.吳燕莛,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卜衛.媒介與兒童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5〕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6〕卜衛.正確認識媒介對孩子的影響〔J〕.家庭教育,
2002,(1).
〔7〕曹理.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動畫片輔助教學與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相關文章:
• 幼兒園開放性游戲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如何加強家園合作的探討
• 淺談幼兒園戶外區域活動
• 日本幼兒園的不尋常之處
• 淺析幼兒園種植活動的重要性
• 幼兒園發展需要男教師
• 談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 幼兒園武術主題課程之我見
• 香港圣保祿幼兒園的資料室
•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幼兒園管理水平
• 淺析新時期幼兒園的管理
•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