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自古就是世界文明禮儀之邦,文明禮貌是個人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時期不僅是孩子智力開發的重要階段,更是良好文明禮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幼兒園教育對孩子文明禮儀的養成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主要就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方法與途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方法;途徑
一、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當代社會,不再僅僅是智力較量的時代,社會大眾對于文明禮儀越來越重視。文明禮儀成為影響個人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世界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博士認為: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好階段是在幼兒時期。學前期幼兒,可塑性強,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對幼兒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于促進幼兒社會化的進程,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幼兒園成為孩子文明禮儀學習養成的重要場所。幼兒園采取怎樣的教育方法,通過什么途徑實現教學效果隨之成為孩子學習文明禮儀的重要問題。
二、幼兒園文明禮儀的具體教育方法
1.榜樣示范法。孩子在幼兒時期的學習主要是模仿性學習,他們還未形成固定的思維及價值行為觀念。在這一時期,家長、教師等能夠與孩子進行接觸的人都將成為幼兒學習模仿的對象,這時,要積極發揮榜樣的作用,以自身良好的行為舉止影響幼兒思想。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從平時容易忽視的細節做起,例如主動與同事打招呼,多使用“你好”、“謝謝”等文明用語,平時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教師都應多加注意,及時改正那些有可能多幼兒良好文明禮儀養成產生不利影響的行為。
2.情景模擬法。幼兒園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看言行文明的小視頻、動畫短片等方式?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教師設置固定情境,讓幼兒通過參與情景表演的方式可以強化文明禮儀教育效果。例如,假設幼兒需要向自己身邊的小朋友借文具,這時應該形成一個怎樣的對話;學生過馬路時應怎樣看紅綠燈,如何遵守交通規則等。通過這樣的模擬情景,使幼兒真正參與到生活中的各方面,進一步學習到禮儀知識的同時還能更好的使教師發現幼兒言行舉止中不恰當甚至錯誤的地方,及時對學生行為進行教育指導,發現教學過程中的漏洞,爭取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行為訓練法。良好的文明禮儀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它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在幼兒在心中形成正確的觀念,這個過程需要家長及教師的共同幫助,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學習,幼兒都不免存在一些錯誤觀念及行為,這就需要成人的指導幫助,將幼兒將良好言行舉止內化為習慣。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定期評選“文明小衛士”的方法,使學生找到幼兒園內不文明的行為并進行勸導,這樣一來,幼兒能夠不斷在腦海中強化行為對錯觀念,“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有利于良好文明禮儀的最終養成。
4.游戲法。依據幼兒時期孩子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幼兒園可以采用做游戲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使幼兒在歡樂中汲取知識,更有利于孩子對文明禮儀的了解與掌握。例如:選幾個孩子玩“做客”游戲,在游戲過程中,主人會說“歡迎你們來做客!”客人則會表達出“我們玩的很開心,謝謝您的招待。”的感激之情。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和有趣的游戲過程往往更能吸引幼兒注意力,增加孩子對于文明禮儀的學習興趣,無形中提高幼兒的個人文明素養,為幼兒未來發展奠定基石。
三、幼兒園展開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施途徑
1.教師注重自身言行對幼兒的影響。教師作為在幼兒園中與孩子接觸時間最長的人,其言行舉止對幼兒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幼兒園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文明禮儀素質,幼兒園可以通過定期組織老師進行教育培訓的方式不斷提高教師的禮儀教學技巧和方法。在平時工作中,教師還應注意做到自身的教學禮儀、外表服飾以及與幼兒的談話禮儀。在課堂上多使用文明用語,注意自己的外表服飾是否恰當。在與孩子進行交流時做到有耐心、語氣平和,與幼兒實現有效的溝通,及時發現交流過程中幼兒不恰當、不文明的表達方式并對其進行教育指導。
2.積極創設與文明禮儀教育相適應的園所環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幼兒園要重視環境因素教育過程中對孩子的影響。在幼兒園中,要重視墻飾的教育作用。為促進幼兒文明禮儀的養成,幼兒園在墻壁上手繪或張貼具有教育意義的圖畫故事,在走廊標注“請靠右行”、“不在走廊嬉笑打鬧”的標語等方式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文明禮儀養成。
3.開展專門的幼兒文明禮儀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向家長宣傳幼兒園對幼兒教育的要求,提高家長對孩子文明禮儀養成的重視。幼兒園可以定期設定文明禮儀周,提前制定教學計劃,在不同時間段分別對幼兒開展生活禮儀、學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和交往禮儀主題教育。在教育活動中,與幼兒進行更多交流接觸,使孩子在活動中領悟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開展文明禮儀演講比賽等類型的活動,在鍛煉幼兒口才能力和展示幼兒表現力的同時使孩子更深層的了解中華文明起源,明白其價值意義。與此同時,幼兒園應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同推動幼兒禮儀養成。幼兒園可以通過向家長發放“家長文明行為規范”的方式提醒家長在說話或做事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隨時使用禮貌用語,同時帶動親朋好友為孩子樹立榜樣,對孩子進行長期的禮儀教育,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四、結語
伴隨時代發展,社會對于個人文明禮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時期作為個人學習的啟蒙階段對未來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重視該階段的文明禮儀教育。幼兒園作為孩子的第一個啟蒙教育場所,采取榜樣示范、情景模擬、行為訓練等方法,通過環境建設、開展專門禮儀教育活動等途徑促進幼兒良好文明禮儀的養成,為孩子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吳靜(1981.4-),女,籍貫:黑龍江綏化,民族:漢,職稱:小教一級,學歷:本科。
參考文獻:
[1]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J].馬瑩.新課程學習(上)2014年06期.
[2]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初探[J].毛小英.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4).
[3]讓幼兒習得文明禮儀[J].張躍紅.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7(02).
【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方法與途徑】相關文章:
• 淺談鄉鎮幼兒園家園共育協調
• 談幾種新觀念管理幼兒園
• 淺析幼兒園感恩教育
• 美國幼兒園告訴孩子:懷疑一切
• 念兒歌,輕松適應幼兒園
• 寶寶初上幼兒園
• 讓家長助教活動走進幼兒園課堂
• 孩子在幼兒園摔傷,誰負責?
• 教育部修訂出臺《幼兒園工作規程》
• 鄉鎮中心幼兒園管理工作初探
• 幼兒園室內運動設計與實施的研究
• 學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路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