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期國家頒布《3-6歲兒童發展指南》,表示國家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教育高度重視,同時也為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4―6歲的幼兒,一般正處于幼兒園大班,這個時期幼兒的心理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保證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我們在工作中進行了嘗試和探索。從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出發,從幾個方面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如:使幼兒保持愉快的心境、對幼兒實施愛心教育、發揮游戲功能等,把教育教學活動與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正確引導幼兒社交,有效促進了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 心理健康 教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213-02
引言
“早期的心理健全,對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很重要” 是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的話。研究表明,一些成年的心理疾病可以追溯到幼年。4~6歲一般人記憶的起始點,也是建立健康人格的關鍵時期,幼兒園是幼兒的重要活動場所,以此幼兒園大班的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4~6歲的幼兒可塑性大,本研究通過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幫助教師將理論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提高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1.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1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認知不清
無論是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還是在理論研究中,都存在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與“幼兒心理健康”的內容界定模糊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在如今少量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中,大多偏重心理學,偏重對常見的行為問題以及幼兒異常心理的介紹、診斷和治療。這具有一定、心理咨詢等概念,應區別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國受傳統教育文化、觀念等因素影響較多,忽視了幼兒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養,導致在學齡前兒童中普遍存在著任性、獨立性差、心理脆弱、缺乏創造性、怕苦畏難、缺乏合作意識等問題,很多兒童還存在行為和心理偏差,如多動、吸吮手指、孤僻、攻擊行為、情緒障礙等等。
1.2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缺乏有機整合
、僭趯τ變航處煹娜肼毲芭囵B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零散,極少有開設專門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高校,導致幼師常常出現輕心理保健重身體保健的現象,幼兒心理健康的專門教育活動或在其他領域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活動也很少開展;②在幼兒園教育課程實踐中,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少部分滲透在其他領域課程內容之中,如引導幼兒個性的健康發展、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等。這些內容之間沒有統一的觀念以及一個內在的聯系。而且許多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沒有納入到幼兒園教育之中(如性教育的缺失),也沒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夠重視,整合度不夠[1]。
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探討
2.幼兒心理將康教育的對策
2.1提高教師素質
從幼師角度來說,首先應具備正確的教育理念,將教育面覆蓋到全體兒童,要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僅僅是關心幾個兒童,而是保證整個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狀況在一個良好的水平,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標。有權威學者提出:如果教師自身心理存在障礙,幼兒出現心理障礙的幾率也較高,會對幼兒的心理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不能在兒童面前表現出煩悶、焦躁等不良情緒,應該將不良情緒遠離課堂,同時更要加強心理健康、自身品質的培訓力度。
2.2為兒童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
處于幼兒園大班的兒童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有必要改善幼兒的外部環境,從而改善幼兒的心理狀況!队變簣@工作規程》當中明確有規定,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展現的平臺,建立與教育相符合的環境。因此,在課堂環境方面必須保證使用、衛生、安全、提高綠化的覆蓋面,積極營造一個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征的教育空間。心理環境對幼兒的影響較大,同時也關系到教師開展教育的有效性,優越的心理環境能夠幫助幼兒樹立優良的品質以及奮發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教師和幼兒之間的良好溝通[2]。
2.3強化幼兒的心理輔導教育
對幼兒的心理輔導含有學習輔導、人格輔導、生活輔導等方面,心理輔導使幼兒心理健康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具體方法如下:①人格輔導,即教師以自身的較強素質感染幼兒,使其懂得從事物中獲得快樂,懂得具備被愛的感知能力和愛人的能力,同時還需要教育幼兒在與老師、同伴、家長溝通時的禮貌,最終形成一個懂得協助、合作、寬容、尊重的人際交往能力。②學習輔導,學習輔導則是對幼兒學習能力的培養,包括記憶能力、理解能力、觀察能力、聽說能力等方面的鍛煉,學習輔導的目標是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學習能力,并且這種能力在日后能夠不斷發展,為幼兒未來更高學府的學習做好鋪墊,讓幼兒能夠從學習中培養興趣,從而使幼兒產生良好的學習態度。③生活輔導,生活輔導是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其直接決定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以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為輔導目標,讓幼兒懂得自己解決的生活小事自己動手,培養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同時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能夠判斷好與壞,初步形成對自己對他人的責任感[3]。
3.結語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幼兒成長的必要工作,也是幼兒園教育的核心目標。需要教師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因此,積極開展全面又有針對性心理教育,為幼兒的不斷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紅.讀懂孩子,別樣彩虹再現[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22(18):355-357.
[2]單彬彬.淺談如何在親子活動中保障幼兒的心理健康?D基于對農村幼兒園親子活動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4,35(24):66-67.
[3]李梅華.小學生身心教育與心理健康[J].現代閱讀,2015.11(22):98-99.
【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探討】相關文章:
• 關于留守兒童學前教育調研
• 新時期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提高策略
• 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實踐和思考
•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現狀及建議
• 蘭州市區幼兒園幼兒體質現狀調查
• 幼兒教師職后培訓思考
• 淺談幼兒園游戲教學
• 淺談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開發與應用
•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欣賞教學研究
• 某不規則幼兒園的設計應用分析
• 幼兒教師入職準備現實困境與出路
•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管理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