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的氛圍――科學 童趣 開放 辦園理念是一所幼兒園的靈魂,我們科技實驗幼兒園倡導“讓每一個孩子在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能主動探究,親歷發現 ”,我們帶給孩子的學習是快樂的。
我們在與教學區相對的開放式圍墻邊建構了頗具規模的“小小生態園”,飼養孔雀、鴿子、小鳥、烏龜等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利用有限的空間,在食堂后院開辟了“科學種植園”,種上了季節性的蔬菜,讓孩子觀察、了解它們的生長過程;開設了常州市第一個“科學發現室”,有實驗角、有探索區,有操作臺,讓孩子們在里面自由的動手動腦,探索發現。
走廊及各班的活動室內是多元風景線,教師和孩子們用聰穎與巧手,創造性地利用各種材料繪制了簡單且實用的活動墻面,有科技小作品:“發光的奧運娃”、“拼裝小汽車”、“誰先落下來”等,符合各個年齡段的幼兒,可供孩子們了解科技小常識;有幼兒科學繪畫作品,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有化石標本,帶領幼兒走進遠古時期……“我的發現”“我的遐想”“我的創造”“我愛科學”,真正體現了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放學了,家長和幼兒經常在長廊里留戀忘返。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隨時可見,隨手可觸,濃郁的科學氣息時時感染著孩子,讓孩子得到了潛移默化的熏陶,為幼兒園開展科技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日常活動中,我們堅持“六個一”工程,即:每天一則科學小常識、每周一個科學小實驗、每月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每月更換一次科技小墻報、每學期開展一次科技小制作評比、每年五月舉辦一次科技節。我們利用契機,搭建平臺,“科學小常識、小故事”,讓每一個孩子自信地走上舞臺講述科學故事,叢中學習科學家的勤奮、探索精神,明白道理,增長科學知識。
二、課程的建構――整合 滲透 雙贏
1、設置情境,形成鼓勵孩子探究的氛圍。
教師以有趣的情境引入,孩子的注意力能很快地集中,并被教師所設置的懸念所吸引,這時候再適時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或讓孩子們自己提出疑問,鼓勵孩子把自己想到的都大膽地表達出來,能使孩子感到他們能提問,能發言,有權利發表自己的見解。
2、鼓勵孩子猜想和假設,并進行記錄。
作為孩子學習科學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我們考慮到孩子由于年齡、經驗和認識水平的局限,常常用獨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維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說出絕對正確的答案,所以在這個時候,允許孩子出錯,耐心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即使孩子說得不著邊際,也要尊重孩子間的差異,接納每一個孩子的觀點,力求真正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除此之外,我們還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形成個人猜想記錄,有的也可以改變由我們教師自己把孩子們的想法畫下來,形成集體猜想記錄。
3、鼓勵孩子操作驗證,嘗試動手解決問題。
如果只讓孩子猜想,孩子的認識最終只能是一無所知,或者一知半解。這時最好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帶著疑問,按自己的想法去選擇材料做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和假設是否正確,我們沒有急于在孩子動手做之前就把答案告訴他們,也沒有在孩子的操作過程中左右孩子的思想,暗示實驗的結果,而是放手讓孩子大膽地動手做,鼓勵孩子把看到的都記(畫)下來。我們教師只是隨機地指導,通過提問、參與、建議等形式引導孩子一步步邁向科學概念的原理,并有目的有意識地觀察記錄孩子在實驗中的表現,使用的材料、方法,語言表述以及觀點和發現,便于進行有針對性的概括和小結。
4、讓孩子與同伴進行交流、匯報,引出新的實驗。
當孩子在實驗操作中有了發現之后,無論他們探究的結果與設想是否一致,我們都盡可能地為孩子間的交流創造條件,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集體面前匯報自己的實驗過程,鼓勵有不同看法的孩子可大膽提出質疑,把自己的觀點提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討論,我們教師再結合孩子們的觀點,把一些孩子們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科學概念進行簡單的概括和小結,并將孩子們提出的有疑問的問題記錄下來,作為下一次實驗要探究的問題,
三、師資的培養――學習 提高 特長
(一)通過教師的不斷學習,以淵博的學識作為形成自己教學特色的保證。
談起教師和學生的學識,人們常比作是一桶水與一碗水的關系。我認為,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它必須有源源不斷的補充。教師不但要熟知本學科的知識,還應當掌握相關的其它知識,在學生面前你就是一座知識的寶庫;而不是一個形將干涸的水桶。
(二)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后記。
已獲取的教學經驗和積累的方法,是教師的寶貴財富,教師的教學后記,是積累財富的手段。只有不斷的積累、總結、反思、完善、更新,才能將教師的教學特色不斷發揮出來。
(三)有計劃的讓老師接受培訓,根據需要大膽培養專業型老師。
多了解教育前沿的信息,現在是網絡時代,可以利用各種方法有計劃的讓老師接受培訓。第一、外出培訓。第二、與名師結對,定期來園輔導和不定期咨詢。第三、積極發揮教研組的作用,定期開展業務練兵活動,開展課前鉆研、課中探究、課后總結的方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培養智慧型教師為目標,喚醒教師的創造職能,科研求實,教育求新,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理念,充實了園本課程,改善了一大批教師的教育行為,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
(作者:常州市鐘樓區科技實驗幼兒園園長)
【幼兒園科學特色建設的思考】相關文章:
• 探討幼兒園科學教育內容的構建
• 如何科學的創設幼兒園的環境
• 南京市實驗幼兒園的科學發現室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開展初探
• 優化幼兒園科學活動教育教學
• 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的組織策略
• 談幼兒園科學教育環境的創設
• 關于幼兒園科學課程的教學思考
• 淺談幼兒園教學中的科學啟蒙教育
• 幼兒園如何進行科學教育活動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
• 對幼兒園科學探究體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