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建構式教育理念已滲透在幼兒教育課程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了“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要求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動手、動腦,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幼兒園在此基礎上還實施了以游戲貫穿幼兒教學的目標,幼兒教學游戲化。
目前,游戲化教學是幼兒園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所謂游戲化教學,是指教師以游戲為手段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式,旨在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游戲化教學是現代教育思想中的新概念,涉及到教學、游戲以及其之間的關系。本文主要針對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進行淺談,根據本人的實踐經驗對游戲化教學提出一些粗淺看法:
1 樹立正確的游戲觀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孩子們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如何使游戲真正成為孩子們自己的游戲,如何在游戲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玩什么,怎樣玩,玩多久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放開手,給予他們自由發揮潛能的機會。幼兒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游戲觀。從幼兒的角度理解游戲,做到在教學中游戲,游戲中教學。游戲是幼兒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動,也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游戲是幼兒特有的一種學習方式。游戲能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鞏固和豐富的自己的知識,并且能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良好情感及發展其社會性。
2 正確認識游戲化教學
2.1 游戲何謂游戲
我國學者丁海東在他的《學前游戲論》中這樣論述:“游戲是發生在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觀察的行為表現,內部有特定心理體驗的兒童主動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動”。 它具有這樣的一些特征:游戲是兒童主動的自愿的活動;游戲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圍生活;游戲是令幼兒感興趣的愉快的活動;游戲具有具體性;游戲包含著積極的約束。我們幼教工作者要利用游戲作為手段進行教育教學和正確有效的指導游戲,就必須認識理解游戲的概念、特點。
2.2 教學
學者黃人頌是這樣定義的:“我國幼兒園的教學,是教師和幼兒的共同活動。教師根據教育目的、教學大綱,有目的、有計劃的領導幼兒的學習活動,以上課為基本模式的班級集體或小組的活動,日常生活中由教師參與和指導的分散、個別的活動以及幼兒自發的學習活動等,它們有機結合,互相影響,以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教學由于受幼兒身心發展的制約,有著不同于中小學教學的特點。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應以易于理解的、簡單的、具有啟蒙性的知識為內容,通過有趣的游戲、自身的操作活動、直觀的教具、靈活的形式進行。
2.3 游戲化教學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游戲與教學是現代學前教育實踐的兩種重要手段,它們是既互相聯系又彼此獨立的兩個概念,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與途徑,我們不能將二者等同起來,更不能混為一談。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要正確認識、把握與協調幼兒園各項活動之間的關系,使它們有機聯系、相互融合、彼此滲透、相輔相成,才能夠為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服務。“游戲化教學”是指以游戲為手段,貫穿幼兒園的整個教學活動,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并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符合幼兒園教學的特點及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其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3 有效運用游戲化教學手段
3.1 在教學活動中引入完整的游戲,使教學活動游戲化
幼兒園游戲既是活動的內容,又是活動的途徑,因此教師常常利用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這時的游戲更多的是指傳統游戲分類中的教學游戲,即專為教學而設計的
音樂、體育、語言、科學等游戲。這種游戲在結構上比較緊湊,教師主要利用為各領域教學編制的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以提高游戲化教學的程度。
3.2 利用游戲因素,使教學活動游戲化
用游戲性的語言組織活動。這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經常運用的策略。這種設計主要通過富有游戲性的語言來組織活動,比如,教師經常在組織各種活動時使用這樣一類語言:“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請來了一個客人――圖形寶寶,圖形寶寶很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
3.3 運用生成策略將創造性游戲有機地融入教學
創造性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特殊意義,如何使之有機地融人教學,是幼兒園游戲化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這類游戲的目的隱含在過程中,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是一種漸性積淀的過程,不像
音樂、體育、語言等游戲的目的來得直接,因此,在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中,它常常會被由教師設計的語言、音樂、體育等游戲或被為學習活動而延伸的區域活動所代替。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是一個動態的建構過程,它需要尋求有效的整合策略,使教學和游戲自然、有機地融為一體。
4 游戲化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4.1 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
選擇難度適宜 、符合幼兒興趣、及幼兒發展需要的教育內容來融入游戲,使幼兒獲得認識上的滿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強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 。同時可以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的發展,才能使他們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4.2 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是一個既復雜又簡單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矛盾體。它對我們幼兒教師提出了一個富于挑戰性的問題:“ 如何根據不同領域的教育活動選擇恰當的游戲?”因為不同的教學活動有著不同的目標要求與內容,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先要看是什么樣的教學內容,然后再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游戲活動來完成。 只有這樣才能使游戲與教學有機融合,相互滲透,真正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體現游戲的價值。
4.3 控制游戲時間的長短
根據皮亞杰的《兒童心理理論》來看:“小班幼兒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鐘;中班的3-8分鐘;大班的5-10分鐘 ”的科學論據,我們在建構游戲的時候必須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效的利用“最佳時間”,讓幼兒掌握關鍵內容,這才是我們游戲化教學的最終目標。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中,我們應該不斷的優化游戲化教學,開發游戲化教學的新方式,更好的幫助幼兒成長。
【談談幼兒園中的游戲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創新“保育”的實踐研究
•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綜述
• 在新西蘭上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影響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
• 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策略
• 淺議幼兒園活動區域的創設
• 幼兒園已然成了“憂兒園”等
•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策略分析
• 家長參與幼兒園教研的四個層次
• 淺談幼兒園的管理藝術
• 幼兒園歌唱教學策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