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愿意去幼兒園的原因 1 孩子心理孤單 一直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突然離開父母,來到陌生的幼兒園,心里難免會害怕,不安感增加,依賴感增強,出現分離焦慮。
2 不喜歡幼兒園的老師
幼兒園的老師要照顧班級里所有的孩子,精力分散了,對每個小朋友的關注就不會那么多,初來乍到的小朋友不適應。
3 不喜歡與別人分享玩具
現在的寶寶大多是獨生子女,被爺爺奶奶寵,被爸爸媽媽愛,所有的玩具和圖書都是歸自己所有,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到了幼兒園后,需要與其他小朋友共玩一個玩具,共看一本圖書。不習慣集體生活的孩子就不喜歡與別人分享了。
4 不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
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更有規律,零食的次數也有規定。一些孩子在上幼兒園前的作息時間不規律,比如晚睡晚起,午睡隨意,一天中的零食次數多,到了吃飯時間不想吃等生活習慣都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的積極性。
階段性的心理輔導很重要
3-4歲的孩子對陌生的幼兒園和不認識的老師會產生恐懼感。大多數孩子會通過哭鬧來消除心中的恐懼,進而表達出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懼,緩解孩子八園的壓力,階段性的心理輔導很重要。
1 給孩子講幼兒園的趣事
從孩子入園前的半年開始。每天給孩子說說父母自己上幼兒園時發生的事情,盡量多說一些有意思的、能引起孩子好奇心的事情,每次的時間不必太長,10分鐘左右就可以。比如,媽媽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附近沒有動物園,想看小動物是很困難的。突然有一天,幼兒園里來了只小白兔,媽媽和小朋友們都高興得不得了,又蹦又跳地歡呼著。幼兒園的老師拿來胡蘿卜給小白兔吃,媽媽和其他小朋友也拔草給小白兔吃,小白兔吃得可香了。當然,告訴孩子一些別的小朋友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
2 從圖書里認識幼兒園
可以為孩子搜集一些關于上幼兒園的照片、圖書、漫畫等,讓孩子多方面地了解上幼兒園是成長的需要,是件非常好的事情。第一次上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成長,更是挑戰,所以選擇一本適合剛上幼兒園孩子閱讀的圖書非常重要。讓孩子在視覺上體驗上幼兒園,感覺、了解幼兒園,教孩子如何面對自己,疏導孩子的害怕心理,幫助孩子消除心理障礙和心中的恐懼。
3 經常去幼兒園玩耍
給孩子報名上幼兒園后,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幼兒園玩。這樣孩子不但可以熟悉新環境,還可以增強安全感。如果孩子性格內向、膽小,可以向幼兒園老師申請,提前幾天入園,媽媽跟孩子一起去幼兒園,幫助孩子熟悉幼兒園里的設施、玩具的玩法等。
4 多接觸幼兒園的孩子
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帶孩子多接觸幼兒園的小朋友,讓孩子提前進入角色,結交朋友。身邊有認識的玩伴,即使父母不在身邊,孩子也會有安全感的。
培養寶寶5個方面的能力
1 自理能力
早早地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吃飯、喝水、洗手、漱口、上廁所,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養成午睡習慣,控制零食的次數和量,等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在入園前半年開始培養。
2 說話能力
教會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想喝水時就跟媽媽說“媽媽我要喝水”,想吃東西時就說“餓了”,而不是一味地耍賴和哭鬧。到了幼兒園后更需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否則幼兒園老師很難知道孩子的想法,
3 交友能力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的開始,也是邁向社會的第一步。需要教會孩子結交朋友,與小朋友分享玩具,分享快樂,增加上幼兒園的樂趣。
4 體質鍛煉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因心情沮喪,飲食不合口味。精神差等,易體質變弱,感冒發燒,等等,所以需要鍛煉身體,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比如,冬天時孩子穿的衣服要比大人少一件,夏天時讓孩子多在戶外活動,春秋時節多接觸大自然。
5 食欲培養
對孩子來說,吃飯是大事,要讓孩子品嘗食物的美味,培養孩子不挑食、不剩飯的習慣。盡量少添加調料和色素,培養孩子健康的口味。
父母需要做的事
1 制定好作息時間
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就和他共同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父母做好榜樣。比如,在晚上9點前上床睡覺。早上6點左右起床。中午12點到14點之間午睡,上午下午各一次點心或者水果。
2 調整好心態
孩子園內哭,媽媽園外哭,是常見的剛上幼兒園孩子媽媽的表現。媽媽需要明確的是孩子上幼兒園不是去受苦。而是去享受快樂。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不適應是可以理解的,孩子還小,沒有毅力,此時需要媽媽的堅強。孩子哭鬧,媽媽打退堂鼓,猶豫著是否今天不送了,這是不可以的。把孩子送幼兒園后,媽媽最好是直接離開,不要戀戀不舍地不肯離開。媽媽的積極心態直接影響孩子的入園心情,所以媽媽應該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適應,去習慣。
3 讓孩子動手
3歲孩子的動手能力已經非常強,很多事情孩子都可以自己完成,所以媽媽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了。比如讓寶寶自己拿吃飯用的碗筷,玩好玩具后讓寶寶學會自己整理,外出時讓寶寶自己背他的隨身物品。到了幼兒園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都需要他自己來做,所以應提前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4 交流積極話題
寶寶從幼兒園回來后,盡量不要說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之類的消極話題,應該多問孩子一些在幼兒園里發生的有趣的、好的事情,引導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好感。當孩子感覺受到委屈時,父母更應正確引導,比如夸獎孩子是個堅強的寶寶,告訴孩子有事情找老師,
父母的心情直接導致孩子的想法,父母放心地鼓勵寶寶去適應,寶寶就會積極開心地對待幼兒園發生的事情。
【我的寶寶上幼兒園了】相關文章:
• 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
• 民辦幼兒園師資管理問題探析
• 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
• 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
• 幼兒園管理之我見
• 《再見啦,我們的幼兒園》
• 開展幼兒園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 托班幼兒園午睡管理策略
• 幼兒園有效教學的準備與組織
• 幼兒教育中繪本閱讀親子互動策略
•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策略